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4.15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禀父母·劝两弟学业宜精 的原始碼
←
禀父母·劝两弟学业宜精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禀父母·劝两弟学业宜精.jpeg|有框|右|<big>禀父母·劝两弟学业宜精(曾国藩藏书楼)</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04/ba9808f17db4436fae583d083661cf3b.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30409426_481610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禀父母·劝两弟学业宜精'''》选自《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朝|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ref>[https://www.sohu.com/a/466884065_120948487 晚清重臣曾国藩家书近1500封] ,搜狐,2021-05-17</ref>。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国藩家书》章节目录:《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为政篇》、《用人篇》。 <center>修身篇</center> <center>禀父母·劝两弟学业宜精</center> {{Cquote|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六月廿八日,接到家书,系三月廿四日所发,知十九日四弟得生子,男等合室相庆,四妹生产虽难,然血晕亦是常事;且此次既能保全,则下次较为容易。男未得信时,常以为虑,既得此信,[[如释重负]]。 六月底,我县有人来京捐官,言四月县考时,渠在城内,并在彭兴歧丁信风两处,面晤四弟六弟,知案首是吴定五。男十三年前,在陈氏[[宗祠]]读书,定五才发蒙人起讲,在杨畏斋处受业,来年闻吴春岗说定五甚为发奋,今果得志,可渭成就甚速。其余前十名,及每场题目,渠已忘记,后有信来,乞四弟写出。 四弟六弟考运不好,不必挂怀;俗语云:“不怕进得迟,只要中得快。”从前邵丹畦前辈,四十二岁入学,五十二岁作学政。现任[[广西]]藩台汪朗,渠于道光十二年入学,十三年点[[状元]]。阮姜台前辈,于[[乾隆]]五十三年,县府试头场皆未取,即于是年入学中举,五十四年点[[翰林]],五十五年留馆,五十六年大考第一,比放[[浙江]]学政,五十九年升浙之出抚。些小得失不足患,特患业之不精耳。两弟场中文若得意,可将原卷领出寄京,若不得意,不寄可也。 男辈在京平安,纪泽兄妹二人,体甚结实,皮色亦黑,逆夷在[[江苏]]滋扰,于六月十一日攻陷[[镇江市|镇江]],有大船数十只,在大江游大;江宁杨州二府,颇可危虑。然而天不降灾,圣人在上,故京师人心镇定。同乡王翰城告假出京,男与陈岱云亦拟送家眷南旋,与郑苇田王翰城四家同队出京,男与陈家,本于六月底定计,后于七月初一请人扶乩,似可不必轻举妄动,是以中止。现在男与陈家,仍不送家眷回南也。 正月间,俞岱青先生出京,男寄有鹿脯一方,托找彭山屺转寄,俞后托谢吉人转寄,不知到否?又四月托李丙冈寄[[银]]寄笔,托曹西垣寄参并交陈季牧处,不知到否,前父亲教男养须之法,男仅留上唇须,不能用水浸透,色黄者多,黑者少,下唇拟待三十六岁始留,男屡接家信,嫌其不详,嗣后更愿详示,男谨禀。([[道光]]二十二年六用初十日)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返回「
禀父母·劝两弟学业宜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