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5.160.19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李國鼎 的原始碼
←
李國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_Prime_Minister | name = 李國鼎 | image =<img src="http://archives.sinica.edu.tw/wp-content/uploads/2012/12/x01_051-02-32308-01.jpg" width="320" ><br><small>[http://archives.sinica.edu.tw/wp-content/uploads/2012/12/x01_051-02-32308-01.jpg 原圖鏈結]、[http://archives.sinica.edu.tw/?project=%E6%9D%8E%E5%9C%8B%E9%BC%8E 圖片來自中研院近史所]</small> | imagesize:250px | order =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行政院|行政院]][[政務委員]] | premierroc = [[蔣經國]]<br>[[孫運璿]]<br>[[俞國華]] | term_start = 1976年6月1日 | term_end = 1988年7月22日 | order2 = [[中華民國]] 第11任[[中華民國財政部|財政部]]部長 | premierroc2 = [[蔣經國]] | term_start2 = 1969年7月4日 | term_end2 = 1976年6月11日 | vice_occupation2 = 部長 | predecessor2 = [[俞國華]] | successor2 = [[費驊]] | order3 = [[中華民國]] 第11任[[中華民國經濟部|經濟部]]部長 | premierroc3 = [[嚴家淦]] | term_start3 = 1965年1月25日 | term_end3 = 1969年7月4日 | vice_occupation3 = 部長 | predecessor3 = [[楊繼曾]] | successor3 = [[陶聲洋]] | birth_date = 1910年1月28日 | birth_place = [[大清]][[江蘇]][[南京]] | death_date ={{death date and age|2001|5|31|1910|1|28}} | death_place = [[中華民國]][[台北市]][[中正區 (臺北市)|中正區]][[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臺大醫院]] | spouse = [[宋競雄]] | party = [[中國國民黨]] }} '''李國鼎'''([[1910年]][[1月28日]]—[[2001年]][[5月31日]]),[[經濟]]專家,[[政治家]]。[[江蘇]][[南京]]人。 [[1921年]]1月就讀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学校]],[[1923年]]入南京鍾英中學,[[1926年]]考入國立東南大學(原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8年]]更名為中央大學)[[數學系]],旋即轉入[[物理系]],[[1930年]]畢業于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先後任教于鍾南中學、金陵女子大學。[[1934年]]赴英國[[劍橋大學]]物理系留學。[[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毅然返國,曾任[[武漢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技正,並參加[[防空]]照測部隊及戰時[[鋼鐵]]生產工作。[[1937年]]12月在[[漢口]]與[[宋競雄]]女士結婚。[[1948年]]至台,曾任[[臺灣造船公司]][[總經理]]、[[美援會]][[秘書長]]、[[經濟部長]]、[[財政部長]]、[[總統]]府[[資政]]等。 從早期草擬“獎勵投資條例”、推動加工出口區,到後來協助策劃科技發展方案,創設科學園區,促進國際合作等,李國鼎先生對臺灣經濟建設貢獻良多。被稱為“臺灣經濟發展奇跡的締造者”,臺灣“科技之父”、“財經之父”、“經濟之父”。
返回「
李國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