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又次曾端伯春日韵四首·先生胸次艳千春 的原始碼
←
又次曾端伯春日韵四首·先生胸次艳千春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img.mp.sohu.com/q_70,c_zoom,w_640/upload/20170517/1b3b3720ff904d6586d6ae27929ceb81_th.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m.sohu.com/a/141163805_667489/?pvid=000115_3w_a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又次曾端伯春日韵四首·先生胸次艳千春'''》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之一。 从[[北宋]]开国到[[宋真宗]]赵恒朝七八十年的时间里﹐[[宋诗]]基本上沿袭唐风。主要流派有以王禹偁(954~1001)为代表的白居易体(简称白体)﹐魏野(960~1019)﹑林逋(968~1028)为代表的晚唐体和杨亿(974~1020)﹑刘筠(970~1030)﹑钱惟演(977~1034)为代表的西昆体。[[诗人]]的个人成就以[[王禹偁]]为最大。他是宋代提倡向李白﹑杜甫﹑白居易学习的第一个诗人﹐写下不少关心民间疾苦的诗篇。就流派言﹐以雕章丽句﹑多用典故的西昆体影响为最大。11世纪初二三十年的诗坛﹐基本上为它所把持。 <center>又次曾端伯春日韵四首·先生胸次艳千春</center> {{Cquote| 误逐衡阳暖,轻逃塞北寒。 偶分千里伴,翻羡一枝安。 兄弟今何许,家乡路若干。 飘零归未得,浅渚戢修翰。 |[宋]郭印}}
返回「
又次曾端伯春日韵四首·先生胸次艳千春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