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6.203.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保羅.魏爾倫 的原始碼
←
保羅.魏爾倫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保羅.魏爾倫</big>''' |- |<center><img src=https://p0.itc.cn/images01/20210620/46aaaf382dec465a927824dbd472d780.jpeg =j4Oz-Lgt/30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473059189_581694 圖片來源]</small> |- |- | align= light| |} '''保羅.魏爾倫'''Paul Verlaine,(1844年3月30日-1896年1月8日),出生於法國洛林地區的梅斯,[[法國]]象徵派詩人。1870 年代開始的頹廢運動的典範之一。<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347278706 知乎 - 保羅.魏爾倫詩歌十一首]</ref> 魏爾倫就讀於[[巴黎]]Institution Landry,畢業後成為一個公務員。 魏爾倫很早就開始寫詩,一開始受到巴納斯詩派的影響,欣賞詩人[[勒貢特·德·列爾]]。 魏爾倫自稱是一個追求絕對的靈魂,在他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沉浸在他的夢想和感覺中,質疑這個世界,並用他自己創造的世界來面對它。作為一個平庸的學生,唯一的興趣是寫詩,魏爾倫更多的時候是在拉丁區的咖啡館裡,而不是在他就讀的法學院的講座上。 1851年,從軍隊退役後,尼古拉斯·魏爾倫 (Nicolas Verlaine) 和他的家人與一位成為孤兒的堂兄 Elisa Moncomble 一起搬到了巴黎。 1863 年,他發表了他的第一部十四行詩《普呂多姆先生》。Nicolas Verlaine 擔心兒子的藝術天賦,強迫他在巴黎的 Hôtel de Ville(市長辦公室)接受一份工作。工作之餘,年輕的魏爾倫會加入首都的時尚文壇,會見包括泰奧多·德·班維爾在內的各種詩人,並與他們討論最新的詩歌技巧。但被恐懼和希望的壓倒性和矛盾的感覺所困擾,魏爾倫陷入了絕望。只有在詩歌中,他才能找到暫時的平靜。 雖然晚年生活貧困,但他在法國文學界的名聲卻如日中天。 1894年,他在勒貢特·德·列爾死後被選為「詩王」。 1895年,他寫出最後的一本詩集《死亡》。 1896年,去世時魏爾倫被他的朋友和仰慕者稱為“大師”,但他一生中與公眾的關係並不穩固。與他的文學聲譽一樣,他的名氣也在於他與蘭波 (Arthur Rimbaud ) 風雨飄搖的個人關係。
返回「
保羅.魏爾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