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中药大辞典》:大驳骨丹 的原始碼
←
《中药大辞典》:大驳骨丹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中药大辞典》:大驳骨丹</big> ''' |- | [[File:T01c108a4cb7e1562bd.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c108a4cb7e1562bd.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2&eid=3719580&sid=3908465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中药大辞典》:大驳骨丹 拼音Dà Bó Gǔ Dān 别名鸭仔花、逼迫树(《本草求原》),大还魂(《岭南采药录》),大驳节(《陆川本草》),大接骨草、救命王(《南宁市药物志》),大驳骨、鸭公青,十月青《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白鹤脚,大骨节草、大驳骨泊(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大叶驳骨草,黑叶接骨草(《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爵床科植物黑叶爵床的茎叶。夏、秋采收,晒干。 原形态常绿灌木,寓可达2.5米,除花序稍被微毛外,均秃净,枝粗壮,圆柱形。叶对生,椭圆形,长10~15厘米,宽4.5~6厘米,先端钝,全缘,基部渐狭而成短柄。穗状花序顶生,长7~10厘米;有多数阔卵形的苞片,长约1.2厘米,宽约10毫米,绿色,被微毛,内有花3~4朵;小苞片极小或狭;萼片5,长约4毫米;花冠2唇形,长1.4~1.6厘米,白色而有红色斑点,上唇2裂,下唇较大,短3裂,中裂较宽;雄蕊2,着生于花冠喉部,突出;花柱线形,短2裂。蒴果卵形或椭圆形,长约8毫米,有毛。花期春季。 生境分部多栽于庭园,或生于村旁、旷野灌丛中。分布广东、广西等地。产广东、广西。 性状干燥枝叶,茎枝棒状,粗约0.5~1厘米,灰褐色或黄褐色,常有粉尘状细密斑点,平滑而稍有纵绉及点状突起皮孔,节部膨大;皮薄,木部乳白色,髓部甚大,海绵状,白色;幼枝稍压扁。叶对生,革质,稍脱落,灰绿色、茶褐色或绿黄色,长椭圆形,两面秃净。气微,味淡而稍带豆腥味。以枝不过粗,叶多为好。 性味苦辛,平。 ①《本草求原》:"苦甘,平。" ②《岭南采药录》:"味苦,性寒。" ③《陆川本草》:"辛甘,微温。" 功能主治活血,祛风湿。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痈,乳痈。 ①《本草求原》:"治乳痈,功胜于蒲公英,同黄糖、酒糟捣敷。" ②《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接合筋骨。" ③《南宁市药物志):"治风湿痹痛,肺痈。"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湿,理跌打。治骨折,跌打扭伤,风湿性关节炎,创伤红肿,肋间神经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注意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孕妇内服慎用。" 复方治跌打:大还魂、透骨消、泽兰、血见愁、金牛草。同煎服。(《广东中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驳骨丹 拼音Dà Bó Gǔ Dān 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Obliqueswollen Adhatoda 别名鸭仔花、逼迫树、大还魂、大驳节、[[大接骨草]]、救命王、大驳骨、[[鸭公青]]、十月青、大叶驳骨草、黑叶接骨草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黑叶爵床的茎叶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hatoda uentricosa (Wall.) Nees [Gendarussa uentricosa (Wall.) Nees]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黑叶爵床 常绿[[灌木]],高1-2.5m。茎直立,圆柱形;新枝绿色,老枝灰[[黄色]],节显着膨大呈膝状。叶对生;具短柄;叶片近革质;椭圆形,长10-15cm,宽4.5-6cm,先端钝,基部渐窄,全缘。穗状花序顶生,长达10cm;有多数宽卵形的苞片,长约1.2cm,宽约1cm,绿色,稍有毛,内有3-4花;小苞片极小;萼片5,长约5mm;花冠二唇形,长约1.5cm,花白色而有红色斑点,上唇2裂,下唇较大,3浅裂,中裂较宽;雄蕊2,着生于花冠喉部,伸出,花柱线形,2浅裂。蒴果卵形或椭圆形,长约8mm,有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栽培作绿篱。野生于山坡、水边、跌旁灌木丛中或林下湿润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枝圆柱形,多切成段,长4-6cm,直径0.6-1cm。表面光滑,微具纵棱,灰绿色或棕黄色,节部膨大,略带紫色,断面中空有髓。叶对生,具短柄;叶片椭圆形,革质,长10-15cm,宽3-6cm,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叶面青绿色,叶背黄绿色,微显光亮,无毛。气微,味微辛。 以茎枝细、叶多、色青绿者为佳。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化瘀接骨;祛风除湿;消肿解毒。主跌打伤肿;骨折;劳伤腰痛;风湿痹痛;胃气痛;肺痈;乳痈;无名肿毒;外伤红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注意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孕妇内服慎用。 各家论述1.《本草求原》:治乳痈,功胜于蒲公英,同黄糖、酒糟捣敷。2.《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接合筋骨。3.《南宁市药物志》:治风湿痹痛,肺痈。4.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湿,理跌打。治骨折,跌打扭伤,风湿性关节炎,创伤红肿,肋间神经痛。 摘录《中华本草》<ref>[http://yc.xjlz365.com/zhongcaoyao/dabogudan.html 大驳骨丹 dabogudan],中医馆, 2018-08-19</ref>
返回「
《中药大辞典》:大驳骨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