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麥氏點
圖片來自知乎

麥氏點又稱闌尾點(McBurney點),是指沿盲腸的三條結腸帶向頂端追蹤可尋到闌尾基底部的地方,位於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1]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病,在外科急腹症中占首位,所以麥氏點壓痛在急性闌尾炎的診斷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錄

檢查方法

闌尾位於右側髂窩,呈蚯蚓狀,開口於回盲瓣內下方2.5 cm處的盲腸,附着於盲腸的後內側壁。其體表投影在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用手指觸壓麥氏點常有壓痛。[2]

鑑別診斷

1.麥氏點

位於右側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

2.蘭氏點

位於左右髂前上棘連線中、右1/3交界處,其位置比麥氏點位置偏中及偏下方。

臨床意義

1.麥氏點即闌尾根部的體表投影點,麥氏點壓痛是急性闌尾炎臨床上最常見的重要體徵,有助於急性闌尾炎的診斷。

2.可作為選擇闌尾手術切口的標誌。

發現過程

查爾斯·麥克伯尼(Charles Mcburney,1845年2月17日-1913年11月7日)博士是美國紐約一家醫院的外科醫生。1889年他報道了闌尾炎早期手術的治療經驗,他主張闌尾炎發病第2~3天是進行手術的最佳時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