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竹園壽集圖(局部)
圖片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

竹園壽集圖》是明代畫家呂紀呂文英合繪的畫作,繪於明弘治己未(1499年)。絹本,設色,縱33.8cm,橫395.4cm,無款署。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弘治己未(1499年),時任吏部尚書屠滽、戶部尚書周經、御史佀鍾三人同值六十壽辰,諸僚在周經宅邸置酒以慶,並作此圖以記其事。

呂紀、呂文英同時供奉內廷,時稱「大呂」、「小呂」。呂紀以花鳥畫著稱,此圖中背景樹石花鳥工整精細,與呂紀風格接近;呂文英擅長人物,存世作品罕見。此圖人物線條沉着,面部用勾勒平塗法,形貌寫實,特徵鮮明,從立意、布局、人物形態到筆墨都與呂文英的畫風頗為相近。 呂紀、呂文英,皆為明代宮廷繪畫大家,都是錦衣衛指揮,又都入值仁智殿,呂紀被稱為「大呂」。呂文英被稱為「小呂」。一個以花卉為專,一個以人物為擅,二人聯手作畫,自然是畫壇佳話,《竹園壽集圖》就是如此。[1]

目錄

由來

《竹園壽集圖》畫中描述了弘治己未(1499年)戶部尚書周經、吏部尚書屠滽、御史佀鍾三人同值六十大壽,諸僚至周經私宅置酒同慶的故事,從一個則面反映了明代官員祝壽之風的實況。

圖卷引首有屠滽題隸書「竹園壽集」四字,後有時人錄吳寬《竹園壽集序》,另有與會的吳寬、屠滽、周經王繼閔珪、佀鍾、秦民悅許進李孟暘顧佐十人題詩,及周經題「序竹園壽集詩後」跋。[2]

畫作內容

圖之始是湖石上並坐二人,左為御史(當時還未升為戶部尚書)鄆城佀仲、右為靈寶許進,旁有一童子拍手引導白鶴起舞以娛樂助興。陽典周經坐稍遠,叫其二子負責供應器具,長子太學生孟捧杯前行,次子刑部主事曾方恭立聽命。並立竹間的有左為瞧州李孟暘,右為臨淮顧佐,皆凝然有若思索句樣子。而鄞州(今寧波)屠滽則章句已成,有一童子捧硯,就在竹下書寫。據石案書卷首的則是長洲吳寬,在石案共坐的還有祥符王繼,手中拿著箑(扇)、執塵尾的是烏程閔珪,而獨坐而握卷的則是舒城秦民悅。二呂則並立展卷而觀,左為呂紀,右為呂文英,圖到此終止。[3]

畫作賞析

「雅集圖」的形式源自北宋李公麟所作《西園雅集圖》,明宣德時宮廷畫家謝環曾為眾閣臣作《杏園雅集圖》,突出人物的刻畫,容貌寫實,帶有一定的肖像畫特徵,這種形式在明朝前期流行一時。《竹園壽集圖》亦仿其體例。畫面中以三位壽老為主像,周圍賓客、仆童相伴。畫中諸人(童僕除外)均標註姓名,有的在庭院中觀賞仙鶴起舞,有的在竹林間提筆弄墨,有的在石桌上作詩撰文。賓主皆穿官袍,按明制官階一品至四品為緋袍,五品至七品為青袍,八品、九品為綠袍。卷尾正在觀賞畫軸的二人就是畫家呂紀呂文英,分別身着綠色和青色官袍。

呂紀、呂文英同時供奉內廷,時稱「大呂」、「小呂」。呂紀以花鳥畫著稱,此圖中背景樹石花鳥工整精細,與呂紀風格接近;呂文英擅長人物,存世作品罕見。此圖人物線條沉着,面部用勾勒平塗法,形貌寫實,特徵鮮明,從立意、布局、人物形態到筆墨都與呂文英的畫風頗為相近。[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