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段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段堅

來自 網絡網的圖片

段堅,(1419--1484),字可久,號柏軒,又號容思,明代蘭州段家台人。

基本信息

本名 段堅 [1]

別名 段大人

字 可久

柏軒容思

所處時代 明代

出生地 蘭州段家灘

出生日期 1419年

逝世日期 1484年

人物簡介

"早歲受書,即有志聖賢"。明景泰五年進士,授山東福山縣知縣,萊州知府,河南南陽知府。段堅一生信奉儒家的"愛民"、"仁政"、"潔身"等正統思想。在任福山知縣時,從發展教育入手,建社學,育童士,教以小學、四書,"政教大行","吏不敢欺","士民仰戴"。在萊州知府任上,"教化大行"。在南陽創立了志學書院,召集"府學"及屬諸生,親自講解五經要義。對官吏中的不法分子,"案問不貸"。經過幾年治理,"民風翕改觀"。他說:"天下無不可化之人,無不可變之俗"。並題詩:"天下有材皆可用,世間無草不從風"。

段堅在南陽為官九載,郡人敬之。後引病歸里,以"奉先、事兄、教子、睦族、善俗"為旨,並"授徒講業",仍關心着國家的興亡。段堅一生清廉,離任時"行李蕭然","僅有祭器、書卷十數篋"。士民遮道歡迭,號泣挽留。卒後,死訊傳到南陽,士民"敬做木主",建立段氏專祠,"塑像為祖"。

段堅在蘭州東關段家台創建書院,桃李盈門,好多名士,如彭澤等都出於他的門下,後人稱為容思書院。段堅著有《柏軒語錄》、《容思集》等書。

在蘭州原東稍門外,移立有牌坊,前額書"段容思先生德教坊",背書"理學名臣",以作紀念。

史籍記載

《明史》卷281《廉吏傳》

段堅,字可大,蘭州人。早歲受書,即有志聖賢。舉於鄉,入國子監。景泰元年,上書請悉征還四方監軍,罷天下佛老宮。疏奏,不行。五年成進士,授福山知縣。刊布小學,俾士民講誦。俗素陋,至是一變,村落皆有弦誦聲。成化初,賜敕旌異,超擢萊州知府。期年,化大行。以憂去,服除,改知南陽。召州縣學官,具告以古人為學之指,使轉相勸誘。創志學書院,聚秀民講說《五經》要義,及濂、洛諸儒遺書。建節義祠,祀古今烈女。訟獄徭賦,務底於平。居數年,大治,引疾去。士民號泣送者,逾境不絕。及聞其卒,立祠,春秋祀之

《福山縣誌》卷四《名宦志》

段堅,甘肅蘭州人,天順三年由進士任本縣知縣,六事克修,百廢俱舉,一時士民居然有禮讓之風,擢晉萊州府知府。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