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俗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俗套

來自 網絡網的圖片

俗套,讀音sú tào,漢語詞語,意思是世俗習慣禮節陳舊格調程式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俗套 [1]

拼音 sú tào

釋義 世俗的習慣和禮節

出處 《醒世恆言·李玉英獄中訟冤》

解釋

1、世俗的習慣和禮節。

2.陳舊的格調、程式。

出處

《醒世恆言·李玉英獄中訟冤》:"元來民間有個俗套,恐怕小兒養不大,常把賤物為名,取其易長的意思,因此每每有'牛兒'、'狗兒'之名。"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余大先生道:'玉兄,二十年聞聲相思,而今才得一見。我和你只論好弟兄,不必拘這些俗套。'"

趙樹理《李有才板話》七:"廣聚還要講俗套,老楊同志道:'這是制度,不能隨便破壞!'"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七、十八回:"本欲作一篇燈月賦、省親頌,以志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別書的俗套。"

茅盾《鍛煉》二四:"你這房子很幽靜,擺設呢,也還不落俗套。"

巴金《文學的激流永遠奔騰》:"在藝術上都不甘於蹈襲舊的俗套,而是努力探索。"

臧克家《京華練筆三十年》:"我學習寫點評論性質的文章,給自己立了兩個標準。一個是獨立思考,另一個是不落俗套。"

韋君宜《心中的楷模》:"這兩個字用在他身上絕非一般悼文的俗套,正是我心中切實的感受。"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