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黄台山 的原始碼
←
黄台山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100" align= center| '''<big>黄台山</big>''' |- |<center><img src=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23/c35f843233604c14bb9c281dc290a089_th.pn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151504348_99915847 来自 搜狐网的图片]</small> |} '''<big>黄台山</big>''',位于北园街道黄台山庄社区,北依黄河,南邻小清河,海拔61.4米,黄台山得名宇何时,未得其据。《[[山东通志●疆域]]》有一说:"所谓黄台者,今之黄台桥也。而山随黄台得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黄台山 <ref>[https://baike.so.com/doc/8097828-8414812.html 黄台山]</ref> 地理位置 北园街道黄台山庄社区 荣誉 济南齐烟九点众峰岚之一 海拔 61.4 m ==历史记载== 黄台山之东,汉代有台县。民国十五年《续修历城县志》,收王培荀《乡园忆旧录》:"济南府东北三十里有平台城,齐景公为晏子封邑,使田无宇致台与无盐,汉安帝延光三年,济南上言凤凰集台县。毛海客诗云:平台漠漠接寒秋,齐相遗封又汉侯。济水依然东北去,荒城不见凤凰游。"钟廷瑛亦有《黄台雪霁》诗云:"台侯故里压城闉,玉圃琼田踏作尘。"另有台县之名缘于黄台山之说。乾隆三十八年《历城县志》:台县,"其得名以此山与否,不可考。" 黄台山,"左挹鹊山,右揖华不注,其西南一带即莲子池故地也。稻田畦菽圃,回环映带,十余里不绝。林壑深美,最为胜处"(民国十五年《续修历城县志》)。历代诗人对黄台颇多赞誉,陈锦《再过黄台山》诗云:"黄台堤畔浪如银,埝路流沙没画轮。偏是小石能戴山,本来高鸟怕依人。"谢焜《黄台桥》诗云:"提榼归来晚,水田一径微。风轻鱼婢出,烟暖稻孙肥。落日众山紫,近城霜叶稀。儿童耽野趣,相对亦相机。"如今,黄台山及周边已经成为济南市区,唯有整治后的小清河,还能唤起人们对昔日"稻田畦菽圃"的记忆。 黄台山,过去"上有月明寺"(明《历乘》)说,寺内曾有明清、民国石碑20余通,东大殿有释迦牟尼塑像,西大殿为老子、孔子塑像,西小院有地母殿。寺前建有戏台。1046年国民党军队在月明寺修建炮楼,塑像全部被毁。1963年寺院全部被拆。黄台山也因采石,已无昔日的风貌。只是现在黄台山的东、西麓,还能看到"山"的模样。 清季,历城儒生解鉴在黄台山设帐教书,其所著《益智录》一书,诫恶劝善广泛流传。 ==周边村庄== 明代,黄台山南麓形成两个村落,分别是魏家庄和黄台山庄。上世纪50年代,合并两个自然村,统称黄台村。 ==出土文物== 1959年,在黄台山出土贝壳2500公斤。 1974年,在黄台山东麓发现一座汉代墓葬,出土的汉画像石,线条流畅,形象准确、细腻、生动,其中的七盘舞画像石,为"七盘仰置"提供了实物资料。 1988年,在黄台山西麓出土五铢钱及宋元时期的铜币50多公斤,证明了黄台山在历史上的繁华。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揭密生活]]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黄台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