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高仙芝 的原始碼
←
高仙芝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高仙芝1.jpg|缩略图|right|[https://b-ssl.duitang.com/uploads/item/201412/14/20141214153812_Kw5cB.thumb.700_0.jpeg 原圖鏈結][https://www.duitang.com/blog/?id=262490610 来自堆糖网图片]]] '''高仙芝'''({{bd|?||756年|CatIdx=G高}}),[[高句丽人]]<ref name="舊唐書/卷104">[[後晉]][[劉昫]],《[[s:舊唐書/卷104|舊唐書]]》/卷104/高仙芝:高仙芝,本高麗人也。父舍雞,初從河西軍,累勞至四鎮十將、諸衛將軍。仙芝美姿容,善騎射,勇決驍果。少隨父至安西,以父有功授遊擊將軍。年二十餘即拜將軍,與父同班秩。事節度使田仁琬、蓋嘉運,未甚任用,後夫蒙靈察累拔擢之。開元末,為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ref><ref name="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等編,《[[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五/列傳第六十/高仙芝:高仙芝,高麗人。父舍雞,初以將軍隸河西軍,為四鎮校將。'''仙芝年二十餘,從至安西,以父功補遊擊將軍。數年,父子並班。'''仙芝美姿質,善騎射,父猶以其儒緩憂之。'''初事節度使田仁琬、蓋嘉運等,不甚知名。後事夫蒙靈察,乃善遇之。開元末,表為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ref>,[[唐朝]]軍事將領、[[唐玄宗]]時期的將軍,爵封'''密云郡公'''。 其最著名的事蹟是率領唐朝軍隊在[[中亞]]與[[阿拉伯帝國]]展開[[怛罗斯战役]]。 == 生平 == === 家世 === 高仙芝本是[[高句麗人]]。「高」乃高句麗王族之姓,{{fact|一般認為高仙芝乃高句麗王族之後}}。 父親是[[高句丽人]][[高舍雞]],公元668年高句丽滅亡之後,高舍雞内迁中原,一開始在河西四鎮從軍,逐漸升遷至四鎮十將、諸衛將軍。 === 從軍生涯 === 二十歲時,跟隨父親到安西四鎮,因父親的功勞而被授予[[遊擊將軍]]的軍銜<ref name="舊唐書/卷104"/><ref name="新唐書"/>,數年後,與父親一起在唐朝軍隊服務。 起初在節度使[[田仁琬]]、[[蓋嘉運]]等旗下工作,並沒有什麼名聲得到欣賞。[[開元]]末年,后来新的[[节度使]][[夫蒙靈詧]]上表把他提拔为[[焉耆]]鎮守使<ref name="舊唐書/卷104"/>、[[安西都护府]]副都护<ref name="舊唐書/卷104"/>、安西四鎮([[龟兹]]、[[焉耆]]、[[于阗]]、[[疏勒]])都知兵马使<ref name="新唐書"/>。 === 征战 === 天宝六載三月,[[唐玄宗]]特別敕令[[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由高仙芝率領步骑一萬人,從安西都護府起兵,走了十五天至撥換城(今新疆[[阿克蘇]]),又走十餘天至握瑟德(今[[新疆]]巴楚東北),又走十餘天至疏勒(今[[新疆]][[喀什]])、又走二十餘天越過[[蔥嶺]](今[[帕米尔高原]])、到达坦驹岭(今[[兴都库什山]]东端),战败[[吐蕃]]取[[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北部)<ref name="舊唐書/卷104"/>。 此后唐王朝和吐蕃、[[倭马亚王朝]]关系日益敌意。当时有72个中亚的[[粟特]]、[[印度教]]王国藩属唐王朝。高仙芝任节度使,辖区包括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咸海]]南部、[[库车]]、[[克什米尔]],在今天[[巴基斯坦]]的[[北部地區]]和[[阿富汗]]的[[喀布尔]]都设有分支机构。 ===怛罗斯战役=== 天宝九年(750年),高仙芝征服[[撒馬爾罕]]和[[塔什干]](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将当地的撒馬爾罕国王押解回[[长安]],但杀死了塔什干国王。新近崛起的[[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派出东征军,在[[呼罗珊]][[波斯]]人的协助下进攻高仙芝。天宝十年(751年),高仙芝领导的二万五千[[安西都护府]]军队在[[怛罗斯战役]]中败于阿拔斯王朝的东征军,被迫返回[[龟兹]]。之后高仙芝试图反攻,但因兵力不足作罢。此役使得中国的[[造纸术]]和[[指南针]]流入阿拉伯,对之后阿拉伯和[[欧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唐帝国虽然本身没有失去领土,但从此失去了对中亚各王国的控制。 ===安史之乱=== 755年后高仙芝入朝任右羽林大将军。 [[安史之乱]]初,他作为副元帅领军东征。因前线失利,高仙芝遂與退守下來的[[封常清]]制定退保[[潼关]]的戰略,一方面避敌之锋,同時等待各地駐軍前來援助,以阻叛军进入西京[[长安]]。不料却遭监军[[宦官]][[边令诚]]陷害“盗减军士粮赐”。[[唐玄宗]]因为安史之乱对各节度使心存芥蒂,怀疑高仙芝把长安的兵马和[[太原]]的粮草集中在潼关的目的,趁此将兩大名將高仙芝與封常清同被处死,高仙芝覺得冤枉,大声说:“我于京中召儿郎辈,虽得少许物,装束亦未能足,方与君辈破贼,然后取高官重赏。不谓贼势凭陵,引军至此,亦欲固守潼关故也。我若实有此,君辈即言实;我若实无之,君辈当言枉。”<ref>《[[旧唐书]]·卷一百零四·高仙芝传》</ref>士兵皆呼冤枉,但边令诚不听。高仙芝又回頭看封常清屍體,曰:「封二,子從微至著,我則引拔子為我判官,俄又代我為節度使,今日又與子同死於此,豈命也夫!」<ref>《舊唐書·列傳第五十四》</ref>言畢被殺。此消息撼動了唐軍,使安祿山有了再次坐大的可能。 ==后世评价== {{fact|后世的[[朝鲜人]](包括[[韩国人]])对于高句丽族的唐朝大将高仙芝十分推崇。许多朝鲜、韩国历史学家认为他是东亚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将领。高句丽人[[尚武]],高句丽灭亡后在唐境内形成多处武人集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杨保隆认为有1/3到3/4的高句丽曾被内迁至内地,并且成为中国内地一股重要的武人集团,在唐末五代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ref>http://www.trends.com.cn/travel/a/1-83541.htm 髙句丽融入汉族的确据</ref>}} == 注釋 == {{Reflist}} [[Category:唐朝军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Fact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Namespac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高仙芝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