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饶子和 的原始碼
←
饶子和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饶子和 | 图像 = [[File:饶子和.jpg|缩略图|center|[http://www.casad.cas.cn/wcm/sourcedb_ad_cas/zw2/json/smkxhyxxb/200906/W020100511741275120042.jpg 原图链接][http://www.casad.cas.cn/aca/371/jskxb-200906-t20090624_1808103.html 来自中国科学院学部]]] | 出生日期 = 1950年9月6日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汉 | 职业 = 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 | 母校 =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研究领域 = <br>[[医学]] }} '''饶子和 ''' * 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 男,1950年9月生,[[江苏]][[南京]]人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 男,1950年9月生,江苏南京人],饶子 饶子和(1950年9月-),[[汉族]],江苏南京人<ref>[http://2014.sina.com.cn/news/ 饶子和(1950年9月-),汉族,江苏南京人],搜狐, 2014-06-27</ref>,博士毕业于墨尔本大学医学院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专业,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研究员,南开大学校长<ref>[http://2014.sina.com.cn/news/ 牛津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研究员,南开大学校长],清华大学 - life.tsinghua.edu.cn/i...- 2024-5-28</ref>。 饶子和作为国家“973”“863”项目首席科学家带领研究组长期从事与新发<ref>[http://2014.sina.com.cn/news/ 973”“863”项目首席科学家带领研究组长期从事与新发],清华大学 - www.tsinghua.edu.cn/i...- 2024-7-22</ref>、再发传染病病原体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创新药物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在包括 Cell、Nature、PNAS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12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23项。2004年,饶子和当选为TWAS院士,2006年,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最高奖“第里雅斯特科学奖”,2011年5月当选为[[牛津大学]]Hertford学院Senior Fellow,曾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陈嘉庚科学奖”等荣誉[2]。 快速导航;荣誉奖项词条图册关系表 中文名 ;饶子和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省[[南京市]] 主要成就;发表学术论文266余篇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2项 2006荣获“陈嘉庚科学奖” 荣获“的里雅斯特科学奖” 2009荣获“杰出学术领袖奖” 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 Trieste科学奖奖 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展开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1950年9月6日 代表作品;SARS病毒蛋白质的结构与抗SARS药物研究 教育背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目录''' 1人物经历 2主要成就 3社会任职 4荣誉奖项 5人物评价 6词条图册 ==1人物经历== 1950年9月6日,饶子和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原籍江苏省无锡市。 1967年,饶子和毕业于南京市第一中学。 1968年12月,饶子和作为知青,进入江苏省兴化县周庄公社。 1973年8月,饶子和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专业学习。 1977年1月,饶子和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前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工作,担任研究实习员(至1979年9月)。 1979年9月,饶子和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就读生物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2年9月,饶子和硕士毕业后继续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担任助理研究员(至1985年6月)。 1985年6月,饶子和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 1989年6月,饶子和博士毕业后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2年9月,饶子和博士后出站之后,继续留在英国牛津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工作,担任研究员。 1996年9月,饶子和回到中国,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工作,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实验室主任(2000年8月)。 1999年,饶子和担任清华大学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2000年8月,饶子和担任清华大学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3月)。 2001年6月,饶子和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3年3月,饶子和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和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3月)。 2004年,饶子和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2006年3月,饶子和进入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06年7月)。5月26日,开始担任南开大学校长(副部长级)[6]。12月19日,担任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首任院长。 2007年3月,饶子和担任南开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常委、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校长(2011年1月)。 2011年1月,饶子和担任天津市第十二届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5月,当选为牛津大学Hertford学院Senior Fellow。11月2日,饶子和当选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学会(IUPAB)主席,成为该组织自1961年成立以来的首位华人主席[7]。 2014年2月,饶子和当选天津市科协第八届委员会主席。 ==2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饶子和长期从事与新发、再发传染病病原体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创新药物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创性成果。他主要从事与重大疾病或重要生理功能相关的蛋白质三维结构、功能以及蛋白质工程与创新药物的研究[8][9]。 饶子和在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在线粒体膜蛋白复合体II晶体结构、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LHC-II)晶体结构、SARS冠状病毒蛋白酶的晶体结构、果蝇的视觉模式识别具有视网膜位置不变性、果蝇面对竞争的视觉线索的抉择行为、拓扑性质初期知觉理论研究中都实现了自主创新的突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获得中国科学院一等奖12项、二等奖27项。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获奖成果、高水平论文、授权专利以及成果产业化等方面一直位居全国生物学研究机构前列,科研实力和水平已经接近国际本领域的著名研究所。 '''破译疾病密码''' 2007年,饶子和受命领衔的名为重大疾病相关蛋白的功能与结构基础的研究项目,有望在5年至10年内破译人类重大疾病的相关蛋白质组学密码,为防治人类重大疾病提供重要信息。 据悉,该项目是科技部资助额最高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重点项目。有关专家指出,人类细胞中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组,由全套基因组编码控制的蛋白质则相应地被称为蛋白质组。经过10多年的研究,科学家已经拥有一张接近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但人类基因组图谱并没有揭示所有基因的“身份”以及它们所编码的蛋白质。人体内真正发挥作用的是蛋白质,其中隐藏着开发疾病诊断方法和新药的线索。 '''解析蛋白结构''' 他在《Nature》上发表了艾滋病毒基质蛋白SIV-MA的晶体结构,首次提出HIV及其家族分子的装配模型;在《Cell》上发表了HumanFIXEGF-likeDomain与Ca++结合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揭示了该分子的生物学机理;在《JBC》上发表了IgA受体-CD89的晶体结构研究成果并登上该期的封面。截止到2012年,他的研究组已系统地表达出234个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蛋白质,解析出50多个重要蛋白质的结构, '''奠定新药基础''' 在2003年SARS爆发期间,SARS病毒蛋白质的结构与抗SARS药物研究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联合研究小组成功解析出世界上第一个SARS冠状病毒的蛋白质-3CLPRO,又解析出三个全新的SARS病毒蛋白质晶体结构,获得了具有潜在临床价值的”广谱“抗冠状病毒化合物,为抗SARS药物的发现奠定了重要的结构基础,论文发表在《PNAS》上,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和重视。在《Nature》上发表文章报道了流感病毒中某种酶的活性部位的结构与功能,为抗流感新药的设计提供了思路,该项研究为“流感”病毒和抗“流感”病毒药物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学术论著''' 饶子和的研究组已系统地表达出234个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蛋白质,解析出50多个重要蛋白质的结构,在包括Cell,Nature,PNAS,JMB,JBC,JACSD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23项。发表学术论文266篇,包括《自然》(Nature)、《细胞》(Cell)系列论文14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12项[10]。 饶子和在《Nature》上发表了艾滋病毒基质蛋白SIV-MA的晶体结构,首次提出HIV及其家族分子的装配模型;在《Cell》上发表了HumanFIX EGF-like Domain与Ca++结合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揭示了该分子的生物学机理;在JBC上发表了IgA受体-CD89的晶体结构研究成果;SARS期间,饶子和研究组成功地解析出第一个SARS病毒的蛋白质-3CLPRO及其与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为抗SARS药物的发现奠定了重要的结构基础,论文在《PNAS》上发表。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0.04 《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汇编 弘扬南开精神推动科学发展》 薛进文,饶子和主编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12 《蛋白质组学方法》 饶子和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09 《蛋白质组学方法》 饶子和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学术交流 饶子和多次应邀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饶子和还作为主席成功地组织了第一、二、三届“清华蛋白质科学国际会议”。 '''承担项目''' 饶子和作为首席科学家或项目负责人承担并主持了包括国家“973”、“863”、“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取得了重要成果。国家“973”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蛋白质计划”的召集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 ==3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1年11月2日 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联合会(IUPAB)理事会执行理事、主席[7]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 天津市第12届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天津市第11届人大代表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 第四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主任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院长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分子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晶体学会常务理事兼生物大分子专业委员会主任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 “Biophys.J.”、“FEBSLET”、“Acta Cryst D”在内的多种学术刊物的审稿人 ==4荣誉奖项== 当地时间2022年4月28日,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简称AAAS)公布了2022年院士名单,饶子和在列[3]。 2016年2月获得第二届树兰医学奖 2010年6月16日,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应英国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邀请,参加该校559周年校庆,并接受该校授予的名誉科学博士学位。英国的名誉科学博士学位是英国各大学授予科学领域世界著名人士的最高学术荣誉。作为格拉斯哥大学559周年校庆的一项重要活动,此次格拉斯哥大学共为8名来自世界各地、各领域的知名人士及校友授予了名誉科学博士学位,饶子和校长是其中唯一一位学术领域的获得者。 2009年度世界高科技论坛“杰出学术领袖奖”等。 2004年8月,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3年度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3年11月,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6年,因在线粒体膜蛋白复合物Ⅱ的三维精细结构的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荣获“陈嘉庚科学奖”。 2006年,因在SARS基础研究中的卓越贡献而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最高奖——“第里雅斯特科学奖(Trieste Science Prize)”。 2008年度首届“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 1999年度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奖”。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饶子和教授目前担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分子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晶体学会常务理事兼生物大分子专业委员会主任。并担任包括 “Biophys.J.”、“FEBSLET”、“Acta Cryst D”在内的多种学术刊物的审稿人;作为组长或成员参加了国家“973”、“863”和“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重大科学基金的立项和评审工作;多次应邀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近三年以来,饶子和教授还作为主席成功地组织了第一、二、三届“清华蛋白质科学国际会议”。 ==5人物评价== 饶子和长期从事与重要病毒和肿瘤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创新药物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创性成果,在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艾滋病毒以及膜蛋白的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1. 饶子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2023-05-15] 2. 【生命学院】关于饶子和院士来生命学院进行学术报告交流的通知 北京理工大学[引用日期2023-05-15] 3. 7位华人学者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华人学者_新浪科技_新浪网 新浪[引用日期2022-06-02] 4. 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 南京市第一中学2012-10-08[引用日期2013-03-29] 5. 饶子和 中国科技大学[引用日期2013-03-29] 6. 校长饶子和2007年新年祝词 南开大学新闻网2007-01-01[引用日期2013-03-29] 7. 饶子和当选IUPAB首位华人主席 中青在线2011-11-15[引用日期2013-03-29] 8. 中国率先解析SARS病毒蛋白酶结构 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2003-11-29[引用日期2013-03-29] 9. 饶子和:积极构建蛋白质科学和脑与认知科学自主创新基地 中国科学院2006-01-18[引用日期2013-03-29] 10. (受权发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委员名单-新华网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8-03-17] 11. (两会受权发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名单 科学家生物学家人物</ref>。197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82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89年获墨尔本大学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清华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校长,天津市政协副主席<ref>[http://2014.sina.com.cn/news/ 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校长,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搜狐, 2014-06-27</ref>。 == 人物经历 == * 1968年12月,饶子和作为知青,进入江苏省兴化县周庄公社<ref>[http://2014.sina.com.cn/news/ 1968年12月,饶子和作为知青,进入江苏省兴化县周庄公社],搜狐, 2014-06-27</ref>。 * 1973年8月,饶子和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专业学习 。 * 1977年1月,饶子和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前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工作,担任研究实习员(至1979年9月)。 * 1979年9月,饶子和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就读生物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 1982年9月,饶子和硕士毕业后继续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担任助理研究员(至1985年6月)。 * 1985年6月,饶子和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 * 1989年6月,饶子和博士毕业后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 1992年9月,饶子和博士后出站之后,继续留在英国牛津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工作,担任研究员。 * 1996年9月,饶子和回到中国,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工作,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实验室主任(2000年8月)。 * 1999年,饶子和担任清华大学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 2000年8月,饶子和担任清华大学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3月)。 * 2001年6月,饶子和加入中国共产党。 * 2003年3月,饶子和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和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3月)。 * 2004年,饶子和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 2006年3月,饶子和进入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06年7月)。5月26日,开始担任南开大学校长(副部长级)。12月19日,担任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首任院长。 * 2007年3月,饶子和担任南开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常委、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校长(2011年1月)。 * 2011年1月,饶子和担任天津市第十二届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5月,当选为牛津大学Hertford学院Senior Fellow。11月2日,饶子和当选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学会(IUPAB)主席,成为该组织自1961年成立以来的首位华人主席 。 * 2014年2月,饶子和当选天津市科协第八届委员会主席。 == 研究方向及学术成果 == * 在Nature上发表了SIV-MA的晶体结构,首次提出HIV及其家族分子的装配模型在Cell上发表了HFactorⅨEGF-likeDomain与Ca2+结合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揭示了该复合物的生物学机理在2003年SARS爆发期间,成功地解析出第一个SARS病毒的蛋白质-3CLPRO及其与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为抗SARS药物的发现奠定了重要的结构基础,论文在PNAS上发表。其研究组已经系统地表达出200余个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蛋白质,解析出50多个重要蛋白质的结构。现任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联合会(IUPAB)主席。 == 主要奖励 == * 1999年 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奖” * 2003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2003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04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2006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最高奖—第里雅斯特科学奖(Trieste Science Prize) * 2006年 陈嘉庚科学奖 * 2008年 首届“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 * 2009年 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 2009年 世界高科技论坛“杰出学术领袖奖” * 2010年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名誉科学博士学位 * 2016年 第二届树兰医学奖 == 参考资料 == [[Category:科學技術人物]] [[Category:科學家]] [[Category:生物学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饶子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