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风寒草 的原始碼
←
风寒草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edical}}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class="wikitable" width="20" |- ! style="background:#0099cc; color:#ffffff; margin-top:-10px; padding:10px 0;" colspan=2 | '''<big>风寒草</big>''' |- | colspan=2 style="text-align:center" |https://p1.ssl.qhimg.com/t0197ec429f8d1962ac.jpg |- |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doc/4306794-4510643.html 来自 风寒草_360百科]]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风寒草]]</br> 汉语拼音:Fēnɡ Hán Cǎo</br> 别 名:临时救、过路黄、小过路黄、胡氏排草、对生黄花叶、小风寒、红头绳、黄花珠、九莲灯、大疮药、爬地黄黄</br> 性 味:味辛、微苦,性微温</br> 功 能:祛风散寒、化痰止咳、解毒利湿、消积排石。</br> 主 治:风寒头痛、咳嗽痰多、咽喉肿痛、黄疸、胆道结石、尿路结石、小儿府积、痈疽疔疮、毒蛇咬伤。 |} </div> '''[[风寒草]]''' 中药名。为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聚花过路黄LysimachiacongestifloraHemsL.【L.huiDielsexHand.-Mazz】的全草。具有祛风散寒、化痰止咳、解毒利湿、消积排石的功效。主治风寒头痛、咳嗽痰多、咽喉肿痛、黄疸、胆道结石、尿路结石、小儿府积、痈疽疔疮、毒蛇咬伤。<ref>[https://baike.so.com/doc/4306794-4510643.html [[风寒草]]]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f> ==药性简介== ===别名=== 临时救、过路黄、小过路黄、胡氏排草、对生黄花叶、小风寒、红头绳、黄花珠、九莲灯、大疮药、爬地黄黄 ===出处=== 清代《植物名实图考》隰草类载有"临时救",云:"……春发弱茎,就地平铺。厚叶缘软,尖圆,微似杏叶而无齿。茎端攒聚,二四对生,下大上小。花生叶际,黄瓣五出,红心,颇似盘口腊梅,中有黄白一缕吐出。"并有附图。从附图上看,花聚生于茎端,其特征与报春花科聚花过路黄极为相似。 ===来源=== 为报春花科植物聚花过路黄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congestifloraHemsl.[L.hui diels ex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在栽种当年10-11月,可采收1次,以后第2、3年的5-6月和10-11月可采收2次,齐地面割下,择净杂草,晒或炕干。 ===原形态=== 多年生匍匐草本,茎基部节间短,常生不定根,上部及分枝上升,长6-50cm,圆柱形,密被多细胞卷曲柔毛;分枝纤细,有时仅顶端具叶。叶对生,茎端的2对间距短,近密集;叶柄长1.4-9cm;叶片卵形、阔卵形以至近圆形,近等长,长(0.7-)1.4-3(-4.5)cm,宽(0.6-)1.3-2.2(-3)c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近圆形或截形,稀略呈心形,上面绿色,下面较淡,有时沿中肋和们脉染紫红色,两面多少被具节糙伏毛,稀近于无毛,近边缘有暗红色或有时变为黑色的腺点,侧脉2-4对,在下面稍隆起,网脉纤细,不明显。花2-4朵集生茎端和伎端或近头状的总状花序,在花序下方的1对叶腋有时具单生的花;花梗极短或长至2mm;花萼5深裂,长5-8.5mm,分裂近达基部,裂片披针形,宽约1.5mm,背面被疏柔毛;花冠黄色,内面基部紫红色;长9-11mm,基部合生部分长2-3mm,5裂(偶有6裂的),裂片卵状椭圆形至长圆形,宽3-6.5mm,先端锐尖或钝,散生暗红色或变黑色的腺点;雄蕊5,花丝下部合生成高约2.5mm的筒,分离部分长2.5-4.5mm,花药长圆形,长约1.5mm;子房被毛,花柱长5-7mm。蒴果球形,直径3-4mm,上半部具毛;花萼宿存。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水沟边、田膛上和山坡林缘、草地等湿润处,垂直分布上限可达海拔2400m。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以及陕西、甘肃南部和台湾。 栽培生物学特性 能耐寒、耐旱和耐湿,在平坝、山区都可栽培。土壤以较肥沃、疏松、湿润的夹砂土较好。 ===栽培技术=== 分株繁殖,在春、秋、冬季均可,但以2-3月较好。挖取老株,按生根情况分成单株,每株都要有根,并带点泥土。土地软细整平,按行窝距各25cm开窝,深3-4cm,每窝栽苗2-3株,盖土压紧,使苗顶露出地面2-3节,栽后施清人畜粪水。 田间管理 栽种当年4-5月和冬季,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以后每年2-3月、4-5月和冬季各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春、夏可施人畜粪水,冬季可施腐熟堆肥或火灰。平时若有杂草要及时拔去。连续收获3年后,因根蔸衰老,要翻蔸另栽。 ===性状性状=== 鉴别 全草常缠结成团。茎纤细,表面紫红色或暗红色,彼柔毛,有的节上具须根。叶对生;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卵形、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5-3.5m,宽1-2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两面疏生柔毛,对光透视可见棕红色腺点,近叶缘处多而明显。有时可见数朵花聚生于茎端。花冠黄色,5裂,裂片先端具紫色腺点。气微,味微涩。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棕绿色。 *1.非腺毛众多,长锥形或锥形,由2-8个细胞组成;表面有时可见小疣状或锥状突起,胞腔中有时可见棕黄色分泌物团块。 *2.淀粉粒较少,单粒呈类圆形或半圆形;复粒由2-5分粒组成。 *3.花粉粒易见。 ===性味=== 辛;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化痰止咳;解毒利湿;消积排石。主风寒头痛;咳嗽痰多;咽喉肿痛;黄疸;胆道结石;尿路结石;小儿府积;痈疽疔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9;或浸酒。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edic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风寒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