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颅中窝 的原始碼
←
颅中窝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703/16c058ff9f404590ab35de08c8c72c69.jpe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324650763_120051781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颅中窝'''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ref>[https://www.sohu.com/a/130584341_507440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统~],搜狐,2017-03-27</ref>,也是我们国家优秀文明历史的象征,一直沿用至今,一个简单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国人们的聪明才智<ref>[https://www.sohu.com/a/73739477_211277 中国汉字文化,道出人生哲理],搜狐,2016-05-06</ref>,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成就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辉煌。 ==名词解释== 颅中窝位于颅底内面的中部,此窝中间部是蝶骨体的上部,从前向后计有交叉沟、鞍结节、垂体窝。两侧部在颈动脉沟的外侧,由蝶骨大翼、颞骨岩部的前面和颞鳞一部分构成。两侧部承托着大脑半球颞叶。颅中窝内孔和裂隙较多,颞骨和蝶骨内有腔隙,故比较薄弱,因此颅底骨折,多发生在颅中窝。 颅中窝生理学解剖 窝的中央是蝶骨体,体内骨质中空叫蝶窦;体的上面形如马鞍,称蝶鞍,鞍的中央凹陷为垂体窝。鞍前有横走的视神经交叉沟,此沟向两侧通神经孔。鞍的两侧有颈动脉沟,颈内动脉在此沟通过。颅中窝还有眶上裂、卵圆孔和棘孔,分别有神经和血管通过。颅底骨折损坏颅中窝病情多危重;鞍区的病变亦较多见而严重,预后多不佳。 解剖[[结构]] 颅中窝呈[[蝴蝶]]状,由位于蝶骨体中央的较小的蝶鞍和两侧的大而深的凹窝组成。形成颅中窝的骨包括:侧面的蝶骨大翼和颞骨鳞部,以及后面的颞骨岩部(图7。5C、D)。颅中窝位于颅前窝的后下方,借外侧锐利的蝶嵴和中间的蝶骨缘与其分开。颅中窝支持大脑颞叶。颅中窝和颅后窝以外侧的颞骨岩嵴和内侧的扁平骨板——蝶骨鞍背为界。 蝶鞍是位于蝶骨体上表面的鞍状结构,被前、后床突包围着。蝶鞍由3部分构成: 鞍结节(鞍角)为位于垂体窝前方的一个纤细的卵圆形隆起; 垂体窝为位于中央的容纳脑垂体的凹窝(鞍座); 鞍背为位于蝶鞍后方,蝶骨体上的一个正方形结构。 蝶骨小翼尖锐的后缘(蝶嵴)悬于颅中窝的上方。小翼在内侧终止于两个突起——前床突。“床”意为床腿,4个床突包围着垂体“床”,就像床的四条腿。共同形成蝶骨翼突。 左、右上颌骨牙槽突游离缘形成的“U”形嵴构成牙槽突。 成人颅的下面观A。颅底外面观,此面由后部的枕骨和前面的蝶骨通过骨连结而构成(在儿童时期为软骨连结)。观察位于两侧乳突中间,并与其在同一平面的枕骨大孔。同时也可观察到硬腭,它参与构成口腔顶及鼻腔底的一部分 颅底内面观。 观察切牙窝,是位于硬腭中线上的一个凹窝。注意犁骨两侧大的鼻后孔C。颅底内面的上面观。观察构成颅前窝的3块骨:额骨眶板、筛骨筛板以及蝶骨小翼。观察两侧视神经管间的视交叉沟。也要注意观察鞍结节、垂体窝以及蝶骨鞍背,它们共同构成在活体容纳垂体的蝶鞍D。右外上面观和上面观。可观察到颅腔底被分为三个阶梯层次: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下面的图解显示了构成这些窝的骨在颅中窝蝶骨体基部的两侧为四孔半月体,这些孔穿过蝶骨大翼的根部:眶上裂位于蝶骨大、小翼之间。 它沟通了颅腔和眼眶,为进入眶的眼静脉和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展神经和交感纤维)提供了通道; 圆孔位于眶上裂内侧端的后方;上颌神经穿行其中,分布于上颌和上颌窦的皮肤、牙齿和黏膜; 卵圆孔是位于圆孔后外方的一个大孔;它下通颞下窝,下颌神经和副脑膜动脉穿行其中; 棘孔位于卵圆孔的后外侧,其内走行脑膜中血管和下颌神经的脑膜支。 破裂孔(不属于四孔半月体)是位于垂体窝后外侧的一个不规整的孔;其形状只有在干的颅骨才能看到。在活体,它被软骨所封闭。破裂孔内没有垂直走行的结构。颈内动脉及其所伴行的交感神经和静脉丛跨过软骨上面,一些神经水平地跨过软骨。颞骨岩部前面的狭窄的岩大神经沟从破裂孔向后外延伸,此处尚有一个岩小神经沟。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颅中窝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