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顯應祖師 的原始碼
←
顯應祖師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顯應祖師'''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taiwanhot.net/wp-content/uploads/2018/10/5bb6fe18aa671.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www.taiwanhot.net/?p=638583 圖片來自taiwanhot] </small> |} '''顯應祖師'''({{bd|||1134年|catIdx=X显}}),[[宋朝]][[河南]][[僧人]],俗姓'''黃''',名'''惠勝''',精通[[佛法]],在[[福建]][[永春]]、[[安溪]]兩地弘法,深得民心,[[圓寂]]後被該兩地的百姓奉祀,頗享[[香火]]。<ref>[http://www.taiwanhot.net/?p=638583 顯應祖師],taiwanhot</ref> ==介紹== [[清]][[乾隆]]時的《永春州志》記載: 顯應祖師「幼不茹葷,預知禍福」,且還能為民祈雨:「歲大旱,語人曰:吾能致雨。禱經罷,忽曰:眾可急歸。未及半途,大雨滂沱」,求雨甚驗,故人稱之為「黃水車」。 顯應祖師至[[福建省]][[永春]]結庵,後離永春,改往[[安溪縣]]泰山(大尖山)修道。[[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年)在安溪[[湖頭]]建「'''泰山巖'''」,修道,直至[[圓寂]]。 《[[閩書]]》上說:昭應祖師([[清水祖師]])建造[[清水巖]],白米自動出現;[[顯應祖師]]建造[[泰山巖]],磚瓦自動出現;[[惠應祖師]]建造泰湖巖,木材自動出現。被視為三大[[神蹟]]。 顯應祖師生時即靈異,有德於民。[[坐化]]後,許多百姓紛往瞻仰,且集資增修廟宇,尊為神明。後受詔封為「'''顯應普濟大師'''」,俗稱其「'''顯應祖師'''」。亦有人稱「'''泰山祖師'''」、「'''泰山顯應大師'''」者。由於顯應祖師在永春弘法、安溪修道至於仙逝,故永春、安溪人也頗為崇信祭拜,如清[[康熙]]時[[大學士]][[李光地]]家族即是。 顯應祖師在[[臺灣]][[新北市]][[泰山區 (新北市)|泰山區]]有二廟,曰[[頂泰山巖]]、[[下泰山巖]]。「泰山區」之名,亦由「泰山巖」而來。 另五股區龍鳳巖,林口區頂福巖亦有名气。 顯應祖師與[[泉州]]安溪最負盛名的佛教高僧'''[[清水祖師]]'''常被誤會為同一人,但考其出身、事蹟、行誼皆不同,實為兩人,不可混淆。 ==組合== 「[[法主公]]」意為[[法術]]高強的[[神明]],各地信奉的法主公組合均不同,大多有「張法主」與「蕭法主」,在[[永春]]、[[安溪]]一帶,顯應祖師亦被視為法主公之一。 在[[德化]]的「法主公組合」是[[張慈觀]]、輔天真君[[蕭朗瑞]]、弼天真君[[章朗慶]](一說姓洪)等[[結義]]三兄弟,是為「法主三公」。在[[永春]]、[[安溪]]一帶亦是「張、蕭、章」;亦有人奉祀「張、蕭、黃」,加入了[[顯應祖師|黃法師]](顯應祖師)。[[漳平]]則是「張、蕭、吳」,張、蕭二法主之外,加入[[保生大帝|吳真人]](保生大帝),或是奉祀「張、蕭、吳、黃」。[[福州]]是「張、蕭、連」,即[[張慈觀]]、[[蕭朗瑞]]、[[連光陽]]三位真人。[[潮州]]的[[客家人]]則是「張、蕭、劉、連」四聖,即[[張慈觀]]、[[蕭朗瑞]]、[[連光陽]]、[[劉志達]]四聖,四聖也就是[[五營神將]]中的東南西北四營的主帥。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佛教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顯應祖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