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鞭檐犁头尖 的原始碼
←
鞭檐犁头尖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鞭檐犁头尖</big> ''' |- | <center><img src=http://img1.iplant.cn/gotoimg/236/ABE11093C9BACB22.jpg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www.iplant.cn/info/%E9%9E%AD%E6%AA%90%E7%8A%81%E5%A4%B4%E5%B0%96?t=p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鞭檐犁头尖 别 名:半夏、田三七、 疯狗薯、水半夏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天南星目 科:[[天南星科]] 族:天南星族 属:[[犁头尖属]] 组:异型组 种:鞭檐犁头尖 命名者及年代:(Lodd.) Blume,1832 中文学名:Typhonium flagelliforme (Lodd.) Blume |} '''鞭檐犁头尖'''(biān yán lí tóu jiān),学名:Typhonium flagelliforme (Lodd.) Blume,俗名:'''水半夏''',异名:Typhonium cuspidatum Heterostalis flagelliformis Arum cuspidatum Arum flagelliforme ,别 名:'''半夏、田三七、疯狗薯、水半夏''',是[[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块茎直径可达2厘米,上部周围密生肉质根。叶和花序同时抽出。叶柄中部以下具宽鞘,叶片戟状长圆形,基部心形或下延,前裂片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花序柄细,佛焰苞管部绿色,卵圆形或长圆形,檐部绿色至绿白色,披针形,雌花序卵形,雄花序黄色;附属器淡黄绿色,子房倒卵形或近球形,花柱不存在,中性花上弯,黄色,先端紫色;上部的锥形,浆果卵圆形,绿色。4-5月开花。 分布于[[孟加拉]]、[[印度]](东部)、[[斯里兰卡]]、[[缅甸]]、[[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爪哇]])、[[帝汶岛]]、[[菲律宾]]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广东]]([[从化]]、[[连山]])、[[广西]]南半部至[[云南]]东南部([[金屏]])。生长于海拔350米以下的山溪水中、水田或田边以及其它湿地。 该种块茎入药,能燥湿化痰、止咳,内服治咳嗽痰多、支气管炎,常与半夏通用;外用治跌打损伤、疮毒。 <ref>[http://www.iplant.cn/info/%B1%DE%E9%DC%C0%E7%CD%B7%BC%E2 鞭檐犁头尖], 植物智, 2020-01-18</ref> ==鞭檐犁头尖形态特征== 鞭檐犁头尖 块茎近圆形,椭圆形、圆锥形或倒卵形,直径1-2厘米,上部周围密生长2-4厘米的肉质根。叶和花序同时抽出。叶3-4,叶柄长15-30厘米,中部以下具宽鞘,基部鞘宽达1.5-2厘米; 叶片戟状长圆形,基部心形或下延,前裂片长5-14厘米,宽2-4厘米,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侧裂片向外水平伸展或下倾,长三角形,长4-5厘米,宽3-5毫米,侧脉4-5对,其中1对基出,均上举,表面略隆起,背面不明显,Ⅱ级侧脉和网脉极纤细,集合脉2条,外圈靠近边缘,内圈与边缘相距3-5毫米。 花序柄细,长5-10(-20)厘米。佛焰苞管部绿色,卵圆形或长圆形,长1.5-2.5厘米,直径1.2-2厘米;檐部绿色至绿白色,披针形,常伸长卷曲为长鞭状或较短而渐尖,长7.5-25厘米,下部展平宽5-8厘米。 肉穗花序比佛焰苞短或长,有时极长,达20余厘米,雌花序卵形,长1.5-1.8厘米,下部粗8-10毫米;中性花序长1.7厘米;雄花序长5-6毫米,黄色;附属器淡黄绿色,具长2.5毫米的柄,下部为长圆锥形,向上为细长的线形,共长16-17厘米,基部粗5毫米。 雄花:雄蕊2,药室近圆球形;雌花:子房倒卵形或近球形,花柱不存在,柱头小。中性花:中部以下的棒状,长达4毫米,上弯,黄色,先端紫色;上部的锥形,长2-3毫米,淡黄色,下倾并有时内弯。浆果卵圆形,绿色。花期4-5月。 ==鞭檐犁头尖产地生境== 分布于孟加拉、印度(东部)、斯里兰卡、缅甸、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爪哇)、帝汶岛、菲律宾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广东(从化、连山)、广西南半部至云南东南部(金屏)。生长于海拔350米以下的山溪水中、水田或田边以及其它湿地。 鞭檐犁头尖 ==鞭檐犁头尖繁殖方法== 采集种茎:鞭檐犁头尖主要通过无性繁殖分离新个体,将母体分离的地下小块茎挖出,另行种植即培育成鞭檐犁头尖苗。由于鲜块茎不易贮藏,在中国南方一般在田间留种自然越冬。在10月份至播种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区间留种(留种田留种期间不能有水)。冬季高寒天气时注意覆草保暖防冻害(一般年份地下块茎能自然越冬不受冻害)。翌年春季播前挖起稍推晾,筛选健壮、无病虫害小块茎(个体以0.5克左右为最佳)作种茎,每亩大田用种茎30千克左右。 播种方法:选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作苗田。每亩大田需苗田67平方米左右。3月初翻耕,然后整细耙平作畦,畦宽1.3米、沟宽40厘米,做到畦平、土细、沟深。整好畦后每67平方米苗田畦面均匀泼施人畜粪水100千克,隔夜即可播种。选晴好天气于3月播种,播时土壤保持湿润(干旱时可灌1次水使之湿润),于苗床均匀播种茎,播后均匀薄覆细土(焦泥灰更佳),然后每亩用50%乙草胺75-100毫升对水50千克细喷封草,再起拱棚覆盖农膜(注意防鼠害或野猪取食)。4月初出苗后根据气温情况,及时上水通风炼苗,早上棚内外温差不大时揭膜通风,傍晚覆盖农膜。气温回升稳定后揭膜,拔除苗床杂草,并每亩泼施稀薄人畜粪1000千克或尿素5千克。 ==鞭檐犁头尖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选灌水方便、排水良好、肥沃、深厚、通透性好的砂质壤土。4月上、中旬结合翻耕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厩肥1000千克,后施碳铵40-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 移栽:当苗高8-10厘米、有2-3叶时即可移栽。移栽时分批筛选大苗,长1批栽1批,大苗壮苗单株栽插,小苗弱苗2株1穴。密度以20厘米×20厘米或20厘米×23.3厘米为宜。 施肥:移栽后20-30天施追肥。第1次每亩施尿素5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第2次追肥看苗定量施肥,叶色落黄时施尿素5-8千克。10月下句开始倒苗。 水浆:整个大田生长过程的水浆管理以干湿交替的比较好,其长势健壮、不易倒伏、产量高。 采收:加工立冬开始采收,排干水开挖,挖起推放筐内盖好,忌曝晒(否则不易去皮)。洗去泥后按大、中、小3级筛分,分别装入编织袋,反复揉搓去皮,直至外皮变白,清洗干净后曝晒,干后即可上市。 ==鞭檐犁头尖主要价值== 块茎入药,能燥湿化痰、止咳,内服治咳嗽痰多、支气管炎,常与半夏通用;外用治跌打损伤、疮毒。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鞭檐犁头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