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隐孢子虫病 的原始碼
←
隐孢子虫病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隐孢子虫病 </big> ''' |- | [[File:9bf3a6a6f1a29de0 s.jpg|缩略图|居中|[http://www.kfzimg.com/sw/kfzimg/884/9bf3a6a6f1a29de0_s.jpg 原图链接][http://spro.so.com/searchthrow/api/midpage/throw?ls=s112c46189d&lm_extend=ctype:3&ctype=3&q=%E9%9A%90%E5%AD%A2%E5%AD%90%E8%99%AB%E7%97%85&rurl=http%3A%2F%2Fbook.kongfz.com%2F10244%2F1023747383%2F&img=http%3A%2F%2Fwww.kfzimg.com%2Fsw%2Fkfzimg%2F884%2F9bf3a6a6f1a29de0_s.jpg&key=t019a80fc4f1aa95333.jpg&s=1639210158084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隐孢子虫病'''是由一种叫微小隐孢子虫所引起的传染病,而其他品种的隐孢子虫也偶然会引起此病。症状通常于感染后7天左右出现,包括腹痛、水泻、呕吐及发热。大部分患者的病症持续6-10天,但也有可能会持续数星期。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病情可能非常严重,甚至威胁生命。<ref>[http://www.9yjk.com/%E9%9A%90%E5%AD%A2%E5%AD%90%E8%99%AB%E7%94%9F%E6%B4%BB%E5%8F%B2/ 隐孢子虫生活史], </ref> =病因= 目前认为已发现的隐孢子虫至少有6种,人和哺乳动物的隐孢子虫感染几乎都是由微小隐孢子虫所引起。 =临床表现= 1.急性胃肠炎型 免疫功能正常的感染者多表现为急性胃肠炎。[[腹泻]],每天4~10次,糊状便或水样,偶有少量脓血,可有恶臭。常伴上腹不适、疼痛,甚至恶心、呕吐。部分有发热。病程自限,多在2周内自然缓解。无复发,预后良好。 2.慢性腹泻型 主要见于免疫功能缺陷者,特别是艾滋病患者。起病缓慢,腹泻迁延不愈,水样便,量多,每天1~10余升不等,每天10次左右。偶有血性便,多伴腹痛,易发生脱水、酸中毒和低钾血症、维生素缺乏等。病程可持续3~4个月甚至1年以上,可反复发作。 =检查= 1.粪便检查 粪便镜检可见白细胞或脓细胞,但无红细胞,少有吞噬细胞。粪便中找到卵囊,一般用金胺-酚染色法进行筛查,可疑虫体时可用改良抗酸染色法,二者联用效果最理想。 2.病原体检查 收集患者粪便或呕吐物,查隐[[孢子虫卵]]囊是主要检测手段。可用直接涂片或浓集法,特殊染色检测。 3.免疫学检查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IgM抗体出现早,但消失快,不易检测到;IgG抗体在感染后两个月左右出现,可持续1年余,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单克隆抗体测定,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100%。 4.小肠黏膜活检 必要时可小肠黏膜活检。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任何引起急慢性腹泻的疾病都应与之鉴别,特别是细菌感染性胃肠炎。 =治疗= 1.支持治疗 按肠道传染病隔离,症状严重者应住院治疗,轻症采取口服补液即可。患者因严重腹泻可引起电解质平衡紊乱,必须注意纠正。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加强支持治疗。发作期间避免食用含脂肪及乳糖较多的食物,有助于缓解症状。对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也应予以对症治疗。 2.病原治疗 至今尚无疗效确切的抗隐孢子虫的药物,认为有一定疗效的药物为螺旋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大蒜素等。 3.免疫治疗 在有免疫功能损害的隐孢子虫患者,尽可能重建其免疫功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参考来源=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返回「
隐孢子虫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