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陕西道情 的原始碼
←
陕西道情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陕西道情</big> ''' |- | [[File:陕西道情.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陕西道情 类型;传统戏曲剧种 属性;说唱艺术 境域;陕西省 |} '''陕西道情'''是[[陕西]]省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属于说唱艺术。因由古代道士念经唱词,诵说道教情理而得名。陕西道情有[[陕北]],关中,[[商洛]]和陕南四大流派,亦称四路道情。他们之间的差别主要在演出形式上。陕北和关中道情多为坐班演唱和广场演出;商洛和陕南则主要以皮影戏形式演出。陕西道情主要有帮腔的形式。扮演者在前台演唱,后台附以帮腔,几乎是每两句唱词都要帮腔一次。<ref>[http://www.fengsuwang.com/minjian/zhouzhidaoqing.asp 陕西周至道情 ] , 炎黄风俗网 2019-03-06 </ref> ==起源== 道情又名"拉波戏"。因有帮腔伴唱而得名。流行于关中、安康和商洛地区。 传统道情有围桌坐唱,广场踏席,皮影演出等三种形式。1956年后发展为舞台戏曲剧种。 道情的声腔来源不详,根据关中民间长期有"一经二词三道情"的说法,可能源于关中道教的说唱音乐,由道教的诵经唱词发展而来。(1963年《陕西省文化局关中道情调查材料》)具体形成时间无考,从[[宝鸡]]阳平镇姜马道情班现藏清[[乾隆]]六十年(1795)的道情抄本《[[五果争先]]》、《[[石佛衣]]》等剧目考证,乾隆末年,关中西府地区,已有道情的班社演出活动。与此同时,安康商人[[赖世魁]],因常往关中经商,还把关中道情带至安康,组建了赖泉班。[[嘉庆]]以后,道情进入了发展盛期。关中的西府、中府、东府各地,都 有道情的演唱活动。 ===班社=== 主要有:西府眉县[[王长官]]寨班,岐山蒲村进香会班、麦禾营班、[[八家村]]班,中府西安市郊的新筑、灞桥、[[三桥]]、引镇的道情班,东府大荔的[[沙苑村]]班、蒲城的石羊村班等。 ===活动地区=== 于安康的恒口、五里坡及北区等地。其中,李家班还收藏有[[嘉庆]]年间的道情抄本《[[望夫山]]》、《赵王村》、《战漳河》等。[[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关中临潼行者村道情艺人[[白米虫]](因爱吃大米,故名"白米虫"),还南往商县,以小磨沟[[王彦杰]]祖父家为基地,组班授徒,将道情传入商洛地区。 ==发展== [[File:陕西道情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民国年间,道情仍有发展。安康地区,仅旬阳、安康两县,就有二十余班。安康有[[李守金]]、王自成、王鹏举、郭荣华、杨朝洪、李清魁、冯成秀等领的班子,旬阳有庞世堂等领的班子,继续于安康县城、恒口镇、老君关及旬阳县城、赵湾、甘溪等地活动演出。每年安康县城的土地会,可有十多个道情班赛戏演出,观众拥满大街小巷,连唱半月之久。商洛地区有商县的[[袁根祥]]班、苏效瑞班、王占鳌班、周子举班、李绪平班、王让班、[[崔启运]]班、舒金贵班、张银贵班、刘双合班、李兴臣班、李仁杰班,丹凤的[[李昌林]]班、善念班等。关中地区,大荔的沙苑,宝鸡的姜马,眉县的[[王长官]]寨道情班,以及西安附近的新筑,长安的引镇等地道情会,仍在继续活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传统道情的演唱活动,依然有增无减,并涌现出一批新的班社和艺人。历史悠久的宝鸡姜马道情班,培养也了一代新人,有[[姜福]]、马生福、马定乾、姜得用、[[姜银科]]等二十余人。商县出现了金鼎班、科义班、新安班等班社及艺人[[王治银]]、贾西明等。安康还相继建立了专业道情班,当地政府分派专职干部予以领导和管理,除演传统剧目外,还演出了《[[北京四十天]]》、《赤胆忠心》等新编历史剧与现代戏《[[白毛女]]》、《穷人恨》等,为配合土地改革运动,做出了贡献。道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艺人的不断创造,加上各地所用方言语音的不同,艺术上出现了明显的差别,形成了三路道情,即关中道情、商洛道情和陕南道情。<ref>[http://www.cncz360.com/news/show.php?itemid=23233 陕西“三大道情”之一--商洛道情] , 商洛地情网 2017-05-12 </ref> ===关中道情=== 以长安为正宗,故名"长安道情",亦称"关中道情"。演出主要为坐唱和广场踏席形式。盛行于长安、临潼、蓝田、户县、咸阳、兴平等县,尤以西安市郊的灞桥、三桥等地最为有名,号称道情的戏窝子。向西流布到西府宝鸡、岐山、眉县、长武、礼泉、扶风等县市,向东流播于东府大荔、蒲城等县。关中道情的传统剧目中,本戏有七十余本,折戏一百余本,有"正扎戏"和"乱扎戏"之分。正扎戏即神仙道化戏,以道教故事为题材,旨在宣扬道教教义,代表剧目有《[[大孝传]]》、《湘子出家》、《卖道袍》、《拜寿》、《[[认母]]》、《哭五更》、《挂画》、《归山》等。乱扎戏以历史故事戏、神话与民间故事戏为主,在演出剧目中占多数,主要的有《[[黄风岭]]》、《江流化缘》、《下昆仑》、《五雷阵》、《走麦城》、《[[五龙阵]]》、《玄武关》、《柳家坡》、《破洪州》、《[[石龙洞]]》、《杨二姐赶会》、《姐妹争嫁妆》、《王公敬怕老婆》、《四岔捎书》等。音乐唱腔以板式变化体为主,有欢音和苦音之分,俗称"阴波"和"阳波"。传统的唱词曲牌---九腔十八调,流传保存下来的仅有八腔十一调。八腔有《[[节节高]]》、《高腔》、《推句子》、《皂罗袍》等,十一调有《大红袍》、《蛤蟆跳门坎》、《哀连子》、《拖音》、《气头子》、《塌句子》等。板式变化体系统,基本唱腔板路有《慢板》、《二六板》、《飞板》、《串板》、《滚白》等。麻韵即帮腔,是道情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常用的有皂罗袍韵、大欢韵、小欢韵等五种。最能突出道情音乐特色的乐器为渔鼓、简板和三才板,艺人有"顶天立地的渔鼓,降龙伏虎的简板"之说。 ===商洛道情=== [[File:陕西道情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盛行于洛南、商县县境,流行于丹凤、镇安、山阳、商南、柞水等县。多以坐唱、广场踏席和皮影演出为主要形式。传统剧目大致与关中道情相同。民间故事戏更有特色,主要有《老鼠告猫》、《[[小女婿]]》等。音乐唱腔为梆子击节的板式变化体。唱腔板路主要有《紧板》、《二八板》、《辘子》、《尖板》、《滚白》等,除有欢音、苦音之分外,兼用麻韵。以说唱体静板为主要演唱形式,唱白在音乐间歇中进行。唱腔多用真假声结合,民间有"平、压、吼、跳"之说。平用真声,压用假声(即二音子),吼用喉音,多为花脸所用,跳音音程变化较大,多用于生、旦唱腔。<ref>[https://www.feiyiw.cn/mobile/index.php?act=view&app=article&article_id=31989 【传统戏剧】商洛道情戏(商洛市)传承人:刘浩智] , 非遗网 </ref> ===陕南道情=== 多以皮影形式演出,盛行于安康、旬阳,流行于白河、平利、紫阳、汉阴、石泉、西乡、城固、洋县、南郑、汉中等县。传统剧目有一千二百余本,多为历史故事戏和民间故事戏,神仙道化题材戏不多。剧目特点是:本戏多,折戏少,还有连台本戏《[[粉妆楼]]》、《文天祥》等,可演十几天。文戏重唱工,词藻秀丽,武戏重表演技巧。常演剧目有《大闹红灯》、《广寒图》、《荆钗记》、《五侯山》、《六巧图》、《雄黄剑》、《反冀州》、《黄花铺》、《笔砚仇》、《快活林》、《盘蛇山》、《张良卖布》等。音乐唱腔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板路十六种,有《二流》、《代板》、《尖板〕等。欢音称"软调",苦音称"硬调",有麻韵。丝弦曲牌有《点点花》、《柳青娘》、《风入松》、《寄生草〕等二十六种。唢呐曲牌有《清水令》、《大开门》、《满江红》等六十五种。伴奏乐器,清光绪二十年(1894)由艺人杨天才增加了唢呐,民国初年又由艺人杜柄增加了板胡,使伴奏音乐得到了丰富和提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各地道情均由坐唱、广场、皮影等形式,发展成舞台演出形式。1956年,陕南道情皮影老艺人张子成,在安康恒口农业社成立了文艺俱乐部,首次试排了道情戏《三进士》。嗣后,安康汉剧团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向他们学习,把皮影道情搬上了戏曲舞台,这一次改革活动,引起陕西省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1959年陕西省文化局一面指示陕西省戏曲学校设立道情班,为关中道情培养新生力量,同时又指示长安县剧团、商洛地区剧团分别通过试排《隔门贤》等剧目,将关中派和商洛派道情,搬上戏曲舞台,于1960年参加了[[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至此,道情戏正式发展为舞台演出形式。六十到七十年代先后改编创作演出的剧目有六十多种。改编剧目有关中道情的《[[相爷搬兵]]》、《槐荫媒》、《小姑贤》、《隔门贤》、《墙头马上》,商洛道情的《水泼大红袍》、《一文钱》等。创作剧目有商洛道情的《[[山花姑娘]]》,陕南道情的《枯水新波》,关中道情的《嫁妆镰刀》、《赶鸡蛋》、《麻利嫂》等。1960年《一文钱》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发行全国各省市和[[香港]]、[[新加坡]]等地。 ===表演形式=== 陕北道情原名"清涧道情",后因"陇东道情"和山西"神池道情"流入陕北,形成了"三边道情"和"神府道情",故统称为"陕北道情"。流行于清涧、子长、志丹、[[绥德]]、榆林、子州、保安、吴起、定边、靖边、神木、[[府谷]]等地。陕北道情最早出现于清涧县东解家沟的玄武村。据该村道情艺人[[王儒伦]]口述,清道光年间(1821-1850),山西忻州一批道情艺人前来本村和附近的寨沟演出,始将山西道情传入清涧。后与当地的民歌结合,并吸收了眉户、秧歌的艺术成分,形成了清涧道情。最早组班演出的是王儒伦的老爷爷,称王家班,以坐唱形式演出。[[光绪]]年间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清涧县出现了史家河、岩头、袁家河、乐堂堡等村的道情班子。他们经常出外演出,使道情戏传播到子洲、子长、志丹、横山、绥德等地,出现了村村社社有班子的兴盛局面。演出形式从坐唱发展为舞台演出,成为各地庙会赛戏的主要娱乐品种。往往是白天演出道情戏,晚上闹秧歌社火。每年春节期间,村与村的道情、秧歌班子还要进行下帖和还帖式的相互邀请演出活动,当地称为闹红火。 [[File:陕西道情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内容=== 陕北道情的传统剧目多表现道教故事、历史故事和生活故事。有连台本戏、本戏和回回小戏。常演的剧目有一百余出,主要有《[[高老庄]]》、《湘子度林英》、《唐王游地狱》、《王祥卧冰》、《+万金》、《刘秀走南阳》、《李大开店》、《[[两世姻缘]]》、《合凤裙》、《毛鸿跳墙》、《二女子游花园》等。最长的连台本戏《雪拥蓝关》,可连演三天三夜。陕北道情生、旦、净、丑齐全,并以须生、正旦、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花脸无唱腔,均为道白。秧歌风味浓厚,动作大方,以扭、摆为主,无严格程式,生活化动作较多。重唱工,无武打戏。包头(旦角)和花脸化妆额戴明镜片,下吊两个丝帕。服装多借用秧歌衣袍,有的则沿用大戏服装。有用民间土布制作的,也有用纸剪成的,因地制宜,无一定规范。 ===音乐体裁=== 陕北道情音乐为曲牌体,曲调有《[[平调]]》、《土字调》、《十字调》、《耍孩儿》、《终南调》、《高调》、《阳北调》、《二五锤》、《十字调》、《八字调》、《太平调》、《浪堂调》、《金丝疙瘩调〕等二十余种。每调又有《平板》、《阳板》、《落板》、《代板》、《导板》等板头和板尾。无帮腔〔嘛韵〕,曲调词格一般为六字、八字、十字句式,也有三字、四字不等。四句一段。伴奏音乐分文武场面。文场乐器有小三弦、四音子(用四股弦、双马尾制弓)、管子,号称三大件。武场有简板、渔鼓和陕北道情特有的脆鼓子和小铰铰等,构成了陕北道情音乐的显著特征。 ==成熟== ===翻身道情=== 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北道情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道情艺人在传统道情的基础上,于横山等地创造出一种新道情,因多演出反映陕甘宁边区人民革命斗争生活的现代戏,故被群众称为"翻身道情"。艺术风格与老道情迥然不同,老道情深沉悲壮,新道情欢乐、豪放和明快,多富有新的时代特色,普遍受到了欢迎。老道情因之日益衰落,各地城乡班社均改唱新道情,如清涧下武村班、曹家塔班、陈家坪班、坡家沟班、八斗岔班、淮家湾班、横山破罗村班、柴辛梁班、子洲裴家湾班、强家沟班、刘家川班、子长强家沟班、榆林镇川堡班、延川白家河班等。从这些班社中涌现出许多优秀艺人。 [[File:陕西道情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道情剧目=== 民间自编自演的道情剧目数以百计,以现代戏为主,主要的有《[[家庭图]]》、《二流子转变》、《王长生揽工》、《劝子归队》、《纺纱》、《南下开荒》、《难民图》、《王三小求妻》、《禁洋烟》等。新道情的唱腔,经过艺人改造,板式变化体成分不断增多,采用了〔二流板〕、〔大起板〕、〔箭板〕等板路。乐器上,改用板胡为主奏,并增加了提琴、打琴、长笛等,丰富了音乐表现力。清涧骆儿巷一琴师还在四音子的基础上,改制出一种六音子,受到广大观众的赞赏。 新中国成立后,陕北新道情有了进一步发展。各村堡的民间班社不断扩大,一些班社还购置了新箱,培养出了一代新的演员,并创作演出了大批现代戏,主要有《[[支农忙]]》、《朝阳人家》、《挑女婿》、《两家亲》、《赛畜会》、《意中人》、《[[接婆姨]]》、《沙海红旗》、《土地风波》、《赞新婚》、《小四德》等五十余出。 ===主要艺人=== 有:西府的[[姜卡来]]、李德胜、马富岗,中府的[[杨老五]]、赵广庆、李文用、许成礼、李来生、白米虫等。安康地区先后出现的班社,主要有:安康的李家班、王家班、刘家班、郭家班、徐家班、周家班、杨家班以及旬阳的赵家班等。出名的艺人有:[[李九祥]]、刘海山、王全能、杨登科、牛海山、李久科、郭觉财、[[郭天鹏]]、郭老七、杨天长、杨天才、李光宗、徐远占、李荣福、[[周大鹏]]等。主要活动于安康的恒口、五里坡及北区等地。中,李家班还收藏有嘉庆年间的道情抄本《[[望夫山]]》、《赵王村》、《战漳河》等。 ==道情艺术== ===来源=== 道情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为诗赞体。宋代后吸取词、曲牌,衍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又称道歌。用渔鼓、简板伴奏,和鼓子词相类似。之后,道情里面的诗赞体一支主要风行于南方,为曲白相间的说唱道情;曲牌体的一支风行于长江以北,并在[[陕西]]、[[山西]]、江河南、[[山东]]等地发展为戏曲道情,以〔刷儿〕、〔皂罗袍〕、〔清江引〕为主要唱腔,采用了秦腔同梆子的锣鼓、唱腔,逐步形成了各地的道情戏。内容有升仙道化戏、修贤劝善戏、民间生活小戏、历史故事小说文学和传奇公案戏4类。有的地方称渔鼓或竹琴。在陕西有关中道情,是陕西的皮影戏剧种,分东路调和西路调。前者风行于黄江河两岸,后者风行于陕北同内蒙古等地。在不同地区又形成了长江以北道情"、商洛道情"、安康道情"同西凉调"等分支剧种。其唱腔特点凡至落音拖腔的地方,众人相和,以增强氛围。剧目约有二百多个,均属老艺人口传,当中若干剧目有深厚的宗教色彩。 [[File:陕西道情5.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道情派系=== 因此,[[中国]]大约有二十个省流传有道情艺术广称为渔鼓",又有[[湖北]]渔鼓"、[[桂林]]渔鼓"、[[四川]]竹琴"之别;[[山西]]则有临县道情"、离石道情"、洪洞道情"、永济道情"、阳城道情"、长子道情"、晋北道情"等十来种道情 ;晋北道情"还分为右玉道情"、神池道情"、大同道情"3大派系。 ===道情剧团=== 道情最初只是说唱形式,在清朝以前基本上没有职业班社,艺人们多是在逢年过节酬神献艺,平日则是从事农业或其他职业。到了民国初年,据传有一个武为周道情班"为晋北一带最早的职业班社。班主武为周是应县人,以领戏班为职业,他在村里集聚了二十多个艺人经常在[[大同]]、怀仁、山阴、[[应县]]、浑源一带演出,深受广阔观众喜欢。解放后,右玉县建立了专业道情剧团,1982年雁北戏校道情中专班毕业,集体分配到右玉县,组建了右玉县道情剧团。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s0338oze5he|480|270|qq}} <center>道情(陕北)·陕西非遗文化欣赏</center> {{#iDisplay:y056666ah92|480|270|qq}} <center>陕西清涧窑洞里的道情声,声声动听!</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80 戏剧总论]]
返回「
陕西道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