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长春宫 的原始碼
←
长春宫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长春宫'''<br><img src="https://pic.pimg.tw/snefru5535/1380194914-3137949153.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snefru5535.pixnet.net/blog/post/255312017 圖片來自痞客邦]</small> |} '''长春宫''',为[[北京故宫|紫禁城]]内廷[[西六宫]]之一,,位于太极殿之北,[[咸福宫]]之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春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永宁宫,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复称长春宫。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后又多次修整。咸丰九年(1859年)拆除长春宫的宫门长春门,并将启祥宫后殿改为穿堂殿,咸丰帝题额曰[[体元殿]]。 [[长春宫]]、[[启祥宫]]两宫院由此连通。[[辛酉政变]]后,[[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居于此宫 ==历史== 长春宫是紫禁城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朝]][[永乐 (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春宫”,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为“永宁宫”,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复称“长春宫”。[[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后来多次修整。[[咸丰]]九年(1859年),拆除长春宫的宫门长春门,将[[太極殿|启祥宫]]后殿改成穿堂殿,由[[咸丰帝]]题额曰“体元殿”。长春宫、启祥宫两宫院自此连为一体,形成了南北四进院落。 明朝,长春宫为妃嫔所居,[[天启 (明朝)|天启]]年间[[李成妃 (明熹宗)|李成妃]]曾居此宫。清朝,长春宫为后妃所居,[[乾隆帝]]的[[孝賢純皇后|孝贤皇后]]曾居住长春宫,死后在长春宫停放灵棺。[[同治]]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一直在长春宫居住。《王氏东华续录》载,“咸丰十一年,[[同治帝|上]]奉[[慈安太后|母后皇太后]]居长春宫履绥殿,[[慈禧太后|圣母皇太后]]居长春宫平安室,每日亲诣问安。”《清穆宗实录》载,“咸丰十一年九月甲寅,[[同治帝|上]]奉[[慈安太后|母后皇太后]]、[[慈禧太后|圣母皇太后]]还宫。上诣绥履殿问母后皇太后安,平安室问圣母皇太后安。” [[隆裕太后]]当上太后之后,便移居长春宫。《宣统政纪》载,“宣统元年十一月,崇上[[隆裕太后|皇太后]]徽号,[[宣统帝|上]]诣长春宫,恭进母后皇太后奏书。”《清代内记注》载,“宣统二年正月初十日,隆裕皇太后[[万寿节]],遣官祭太庙后殿。上诣长春宫皇太后前行礼。” 长春宫正殿前檐挂有“长春宫”陡匾。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帝]]命依照[[永寿宫]]陡匾的式样,制作十一面匾额,并亲自题写,分别挂在[[东六宫]]、[[西六宫]]除[[永寿宫]]之外的其他十一宫的正殿。乾隆帝还下谕旨:“自挂之后,至千万年,不可擅动,即或妃嫔移住别宫,亦不可带往更换。”<ref name="dazszb">{{Cite web|title=一幕幕后宫的悲喜剧|url=http://paper.dzwww.com/shrb/content/20120818/Articel23002MT.htm|accessdate=2019-09-30|date=2012-08-18|publisher=生活日报数字报}}</ref> ==建筑== 长春宫的主要建筑有: *长春宫:面阔五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出廊,明间开有门,隔扇风门,竹纹裙板,次间、梢间都是槛窗,步步锦支窗。前廊檐下懸掛“長春宮”陡匾,兩側對聯為“月傍九霄眾星齊北拱,山呼萬歲爽靄自西來”([[慈禧太后]]题)。前廊內的檐下懸掛“澂心正性”匾([[咸丰帝]]题),兩側對聯為“風雨和甘調六幕,星雲景慶映三階”。长春宫前左、右设有铜龟、铜鹤各一对。 *长春宫西梢间:西梢间靠北设有落地罩炕,为寝室。 *长春宫西次间:靠北的花罩北侧设有坐炕。炕前的花罩南侧设有紫檀挑杆灯,灯为紫檀边框,有带宝盖的玻璃灯屏,宝盖四角垂挂着灯穗,此灯既可照明,又可装饰居室。炕上设有炕几。室内还设有脚踏和半圆桌等家具。 *长春宫明间:明间设有地屏宝座。明間內北側內檐朝南原來懸掛“敬修內則”匾([[乾隆帝]]題),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居住时,将长春宫后殿(怡情书史)西室之匾“德洽六宮”([[乾隆帝]]题)移至此处悬挂。明间东、西两侧有帘帐,分别与东、西次间相隔。 *长春宫东次间:東次間東門兩側有對聯“肇慶因時協四始,開韶交泰應三陽”([[趙秉沖]]書,上款“御制句”,下款“臣[[趙秉沖]]恭集敬書”)。東次間靠北的花罩北侧,窗下设有紫檀雕花条案,其两侧靠着东、西墙设有一对紫檀顶竖柜。紧挨着花罩南侧有一对香几、一对紫檀点翠花鸟插屏。 *长春宫东梢间:东梢间靠北设有落地罩炕,为寝室。东墙上有一幅画,画两旁有对联“□□納景環遙□,□□□□□□□”。 *绥寿殿(膺天庆):长春宫前的东配殿。面阔三间,前出廊,与转角廊相连,可以通往各殿。东、西廊内壁上绘制着18幅以《[[红楼梦]]》为题材的巨幅壁画,属于清朝晚期作品。绥寿殿前檐下悬挂“膺天庆”匾,两侧对联为“万象皆春调凤琯,八方向化转鸿钧”([[康熙帝]]题)。 *承禧殿(绥万邦):长春宫前的西配殿。面阔三间,前出廊,与转角廊相连,可以通往各殿。东、西廊内壁上绘制着18幅以《[[红楼梦]]》为题材的巨幅壁画,属于清朝晚期作品。承禧殿前檐下悬挂“绥万邦”匾,两侧对联为“麟游凤舞中天瑞,日朗风和大地春”([[康熙帝]]题)。 *戏台:长春宫南面,即体元殿的后抱厦,是长春宫院内的戏台。 *屏门:长春宫前院落的东北角和西北角各设有屏门一道,与后殿相通。屏门上书“吉慶長久”。 *怡情書史:为后院的正殿,与长春宫同期建成。面阔五间,东西各设有耳房三间。前檐下悬挂“怡情書史”匾。原来该殿明间正中悬挂“德协坤元”匾([[乾隆帝]]题),西室悬挂“德洽六宫”匾。清朝末年,“德洽六宫”匾被移到长春宫正殿明间悬挂。 *益寿斋:怡情书史前的东配殿。面阔三间。前檐下悬挂“益寿斋”匾。 *乐志轩:怡情书史前的西配殿。面阔三间。前檐下悬挂“乐志轩”匾。 *井亭:后院东南有井亭一座。 == 居住者 == *[[明朝|明]][[天启]]朝[[李成妃 (明熹宗)|李成妃]] *[[清朝|清]][[乾隆]]朝[[孝賢純皇后]][[富察氏]]:[[乾隆帝]]第一任皇后。生前曾在长春宫居住,乾隆十三年(1748年)“崩于[[济南]]舟次”后在长春宫停放灵棺。乾隆帝规定,长春宫保持孝賢純皇后生前陈设,不再住人,逢年节令悬挂孝賢純皇后像。 *清[[同治]]、[[光绪]]朝[[慈禧太后|慈禧皇太后]]:[[同治]]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一直在长春宫居住。 *清[[宣统]]朝[[隆裕太后|隆裕皇太后]]:自当上太后之后便移居长春宫。 *逊帝[[溥仪]]淑妃[[文绣]]:从1922年入宫到1924年随溥仪出宫,文绣在长春宫居住。<ref>{{Cite web|title=末代皇妃文绣的结局(图)|url=http://news.xinhuanet.com/shuhua/2010-09/04/c_12517439.htm|accessdate=2019-09-30|date=2010-09-04|publisher=新华网|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16185228/http://news.xinhuanet.com/shuhua/2010-09/04/c_12517439.htm|archivedate=2013-11-16}}</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2 中國建築]]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长春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