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长安县 的原始碼
←
长安县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长安县'''秦时为长安乡,汉高帝五年(前202年)长安置县,汉高帝七年,以为国都。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因原汉代长安城年久失修,地下水污染严重,乃于龙首原南面兴建大兴城(李渊即位后又改名长安城),长安县治所因而迁于大兴城内,自此成为大兴城附郭县。民国元年(1912年),长安城设西安市。1949年,长安县迁于韦曲。2002年,长安县撤县,原辖有区域并入西安市,设为长安区。<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长安县] </ref> ==简介== 长安县地处关中平原中部,东临蓝田县,南接宁陕、柞水县,西与户县接壤,北和[[雁塔区]]、[[灞桥区]]为邻,从东、南、西三面拱围西安。县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北跨度55公里,东西跨度52公里。地貌多样,山、川、[[塬皆]]俱。总面积1583平方公里,城区距西安市中心8.7公里。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长安县,七年(公元前200年)从栎阳迁都长安。长安县初属渭南郡,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属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属右内史,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属京兆尹。 王莽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撤长安县,置常安县,并置首都于常安城。常安县属京兆尹。 刘玄更始元年(23年)撤常安县置长安县。 东汉置长安县、杜陵县,并属京兆尹。建武六年(30年)将奉明县(汉宣帝置,故城在长安县城北4公里)、渭城县(汉高帝置,故城在今咸阳市东)划归长安县。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强迫献帝迁都长安。 三国时,魏置长安县,属京兆郡。 西晋置长安县,属京兆郡。晋将长陵县(汉高帝置,新莽时曰长平,故城在今咸阳市东北20公里)、安陵县(汉惠帝置,莽时曰嘉平,故城在今咸阳市东)并入长安县。愍帝(313年~317年)建都长安。 南北朝前赵、前秦、后秦皆置长安县,均属京兆郡(尹)。前赵刘曜建都长安。前秦苻健亦都长安。后秦姚苌撤长安县,置常安县,并以常安为首都。北魏置长安县,属京兆郡。太武帝神三年(430年)改常安县为长安县,四年划杜县(秦武公置杜县,汉宣帝元康元年改杜陵县,新莽曰饶安县,晋曰杜城县,后魏曰杜县)、长安、蓝田三县毗邻地置山北县。西魏(535~556年)置长安县,属京兆郡,建都长安。北周(557~581年)置长安县,属京兆郡,建都长安。明帝二年(558年)划长安、灞城(秦襄王时芷阳县,西汉时灞陵县,新莽时水章县,晋时霸城县)、山北三县部分地区置万年县,属冯翊郡;建德二年(573年)撤杜县、灞城县,归入万年县。 隋置长安县,并撤万年县,置大兴县,置首都于大兴城。文帝时两县属雍州,炀帝改雍州为京兆郡,两县属之。 唐置长安县,并撤大兴县,置万年县,改大兴城为长安城,置首都于长安城。长安、大兴两县属京兆尹。武德二年(619年)分万年县置芷阳县。七年(624年)废芷阳县入万年县。总章元年(668年)分长安地置乾封县,分万年地置明堂县。永昌元年(689年)析长安地置永昌县。长安二年(702年)废乾封县入长安县,废明堂县入万年县。神龙元年(705年)废永昌县。天宝七年(748年)改万年县为咸宁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万年县。 五代皆置长安县、万年县,并属京兆府。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撤长安县,置大安县,撤万年县,置大年县,皆属大安府。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撤大安县,置长安县,撤大年县,置万年县。 宋置长安县、万年县。宣和七年(1125年)撤万年县,置樊川县。长安、樊川两县都属永兴军路京兆府京兆郡。 金置长安县、樊川县。皇统六年(1146年)废乾佑县(唐置安业县,曾改乾元县,后复乾佑县,故城在今镇安县北40公里)入樊川县。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撤樊川县,置咸宁县。泰和四年(1204年)并咸宁县入长安县,后复置咸宁县。长、咸两县属京兆路京兆府。 元代置长安县、咸宁县,均属奉元路。 明代置长安县、咸宁县,均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 清代置长安县、咸宁县。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分长安县南部置宁陕厅,分咸宁县南部置孝义厅。长、咸两县属西安府。 中华民国时长安县存。初属都督府民政厅辖,1912年7月后属陕西都督府辖。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辞海》1914年民国军政府秦省都督府撤咸宁县并入长安县。后属关中道。1927年改属陕西省政府。 1949年解放后,长安县1953年前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后属陕西省人民政府,1958年12月后属西安市人民政府。 ==县城变迁== 长安素无县城,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至中华民国28年(1939年),县署一直在古长安城中。28年(1939年)5月14日,县政府迁至大兆镇洪福寺,至38年(1949年)。初,仅占有土木结构旧庙房20余间,当年7月增建土坯墙、麦草顶的简易房舍60余间,大兆荒僻村落之状略有改观,饮食、百杂店铺渐增至20余家,从业约百人。民国间,曾在韦曲设立县城筹建委员会,但无实举。 1949年7月16日,长安县人民政府迁至韦曲。韦曲原为一古老村落,秦汉时已有相当人口。唐代达官显宦在这里广建庄园、宅第,以唐中宗韦皇后之母及宰相韦安石等人为代表的韦氏家族庄园尤为著名。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之诗句,道尽当时韦曲之迷人景色。民国末年,韦曲仅有商号9家,私人诊所1个,除国民党陆大参谋班有几十间公房外,其余建筑多为私人房舍,且绝大多数为土木结构,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街道为土质路面,狭窄弯曲,高低不平,晴扬风尘雨泥泞,惟一的一条简易公路(西安至汤峪)从中通过。人口仅千余,油灯照明。中共长安县委、长安县人民政府迁驻后,市镇建设迅速发展,面貌日新月异。1987年底,城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建筑总面积88.62万平方米;人口3153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485人;年工业总产值3327.1万元。驻有机关、部队、学校、工厂、商店等单位205家,其办公、营业、住宿绝大多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一个新型的市郊型城镇及其经济形态已经形成,成为西安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的卫星城。 ==历史沿革== 秦武公十一年(前687)设杜县,是中国最早的县;秦孝公12年(前350年)所设咸阳县 西汉高祖5年(前202年),废咸阳县置长安县,雍正《陕西通志》载:"长安以秦长安邑为名。"高祖7年(前200)年,由栎阳迁都长安。长安属渭南郡,9年,隶属内史。太元初年(前104年)归京兆郡。县治在长安城西北横门内(今未央区六村堡北侧),此时的长安辖区基本上是今天的全部西安城区、长安西北部和未央区西部、雁塔区全部。当时东西长14公里,南北长16、5公里,东邻霸陵县、奉明县、南邻杜县、西接户县、西北邻渭城县、北依长陵县。 王莽建国元年(前9年),改长安县为常安县。刘玄更元年(公元23年),恢复长安县名。东汉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强迫献帝迁都长安。 三国魏、西晋长安县,属京兆郡。后秦时,改长安县为常安县,北魏时期,再次恢复长安县县名。 隋文帝时长安县属雍州,炀帝改雍州为京兆郡,长安县属京兆郡。 后梁开平元年改长安县为大安县,治所在西小城(今西安市西关一带),属大安府。 后唐同光元年(923),恢复长安县县名,此后,后晋、后汉、后周一直未变。 北宋宣和七年(1125)长安县属永兴军路京兆路京兆府。金仍属京兆路京兆府。 明洪武二年(1369)废奉元路设西安府(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西安),长安县属之。 民国初年,长安属关中道,归省政府直辖,1928年,成立西安市政府,分长安县所属城内及四关划归西安市,1930年11又撤销西安市政府,原划地面仍归长安管辖,成立长安县城关区管理西安城关行政。1942年,成立西安市政处,次年再次成立西安市,把城关及城周四乡面积230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 1949年5月20日长安解放,6月3日成立县政府,政府驻大慈恩寺,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辖,6月6日驻所迁往韦曲镇,6月13日县政府驻大兴善寺,7月16日再次迁往韦曲。 2002年6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西安市长安区。2002年6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45号):撤销长安县,设立西安市长安区,以原长安县的行政区域为长安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韦曲镇。2002年9月16日,西安市长安区成立。电话区号029。 ==自然地理== 位于陕西省中部渭河平原南缘,秦岭北麓,是关中平原腹地。全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北跨度55千米,东西跨度52千米。地貌多样,山、川、塬皆俱。名胜古迹有:客省庄新石器遗址、仓颉造字台、沣镐西周车马坑、秦阿房宫遗址、汉杜陵、樊川故道;兴教寺、华严寺、香积寺、净业寺;青华山、南五台、嘉午台、翠华山等。 ==辖区设置==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长安县,因长安乡为名。据《三辅黄图》 :"长安,本秦乡名。" 2002年6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45号):撤销长安县,设立西安市长安区,以原长安县的行政区域为长安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韦曲镇(现改为韦曲街道)。同年9月正式撤县设区。 长安历史悠久,自西汉高祖五年置县,已2200多年,曾为周、秦、汉、唐等十三朝京畿之地。2002年9月撤县设区,成为西安城市新区。现辖10个乡镇、15个街办,671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总人口92.57万人。 1949年5月20日长安解放,6月3日成立县政府,政府驻大慈恩寺,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辖,6月6日驻所迁往韦曲镇,6月13日县政府驻大兴善寺,7月16日再次迁往韦曲,全县设灞桥、新筑、三桥、龙首、渭滨、阿房、郭杜等32区224乡,面积1796平方米公里。 1950年11月,将宁陕县高丰乡秦岭以北地区180平方公里的山区划入长安,1952年8月设17区,1955年初,将渭滨、灞桥两区25乡、狄寨区6个乡,三桥区6个乡一个镇,斗门区4个乡,郭杜区2个乡,大兆区1个乡和部分村,共446自然村35522户、178812人、292平方公里土地划入西安市。 1956年2月,与高陵县互换飞地马坊滩、班家村,归新筑区,将飞越于户县境内的沣西乡北梧村调给户县,设韦曲、大兆、东兆、狄寨4个直属乡,另6区39乡。1958年将4个区辖乡划新筑区管辖。同年将狄寨公社和大兆公社的王砭、鸣犊公社的常家湾、西江村、赵家庄及新筑公社等104平方公里土地划归西安市。 至此,全县设12个人民公社,96个管区,584个生产大队,953个自然村,共96096户492819人。南至宁陕、柞水,东邻蓝田,北与雁塔、未央、灞桥及咸阳相连。1961年全县计43个人民公社,1968年县革委会成立,1978年恢复生产大队建制,1983年5月实行政社分开试点,成立7个区公署,1984年成立43个乡镇建制,第二年增加一乡。 2008年,撤销鸣犊镇、王曲镇,分别设立鸣犊街道、王曲街道。区划调整后,长安区辖17个街道、8个乡:韦曲街道、郭杜街道、滦镇街道、引镇街道、王寺街道、马王街道、太乙宫街道、东大街道、子午街道、斗门街道、细柳街道、杜曲街道、大兆街道、兴隆街道、黄良街道、王曲街道、鸣犊街道、高桥乡、灵沼乡、五星乡、五台乡、王莽乡、杨庄乡、炮里乡、魏寨乡。共有21个居委会、671个行政村。区人民政府驻韦曲街道。 2000年,长安县辖14个镇、30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864269人,其中:韦曲镇 85701人、郭杜镇38294人、马王镇 28936人、滦镇 22113人、子午镇17667人、王曲镇 20123人、太乙官镇 25370人、引镇 15440人、杜曲镇22273人、斗门镇32546人、鸣犊镇 22811人、细柳镇23166人、王寺镇29003人、东大镇 22029人、申店乡 21058人、杜陵乡 16050人、樊村乡15035人、高桥乡 26874人、灵沼乡 25985人、镐京乡 19628人、兴隆乡21266人、祝村乡 18112人、沣惠乡 17474人、义井乡12921人、五星乡 27216人、内苑乡 24214人、祥峪乡 6779人、喂子坪乡 2785人、黄良乡17241人、皇甫乡17020人、王庄乡13491人、五台乡 10688人、石砭峪乡 1828人、王莽乡 19808人、杨庄乡 17579人、大峪乡12149人、韦兆乡 11210人、留村乡7275人、库峪乡 1187人、大兆乡23703人、炮里乡 16409人、魏寨乡13459人、马兴乡 14061人、酒铺乡 6292人。 2002年,长安县对乡镇区域进行大幅度调整。区划调整后,撤销了7个县委派出机构,乡镇由44个合并为25个,其中建制镇14个,行政乡11个。人口最多的乡镇是韦曲镇,11.51万人,面积最大的乡镇是滦镇,244.63平方千米。 2006年,长安区辖10个街道、4个镇、11个乡:韦曲街道、郭杜街道、滦镇街道、引镇街道、王寺街道、马王街道、太乙宫街道、东大街道、子午街道、斗门街道、[[王曲镇]]、[[杜曲镇]]、[[鸣犊镇]]、[[细柳镇]]、[[高桥乡]]、[[灵沼乡]]、兴隆乡、五星乡、黄良乡、五台乡、王莽乡、杨庄乡、[[大兆乡]]、[[炮里乡]]、[[魏寨乡]]。 2010年,撤销高桥乡、五台乡、王莽乡,分别设立高桥街道、五台街道、王莽街道。区划调整后,长安区街办数量由原来的17个增至20个,建制乡由原来的8个缩减至5个。 ==经济发展== 经济以农业为主,产小麦、稻、玉米、棉、油菜籽、烟草等,沿秦岭北麓盛产松、杨、桦等木材及党参、黄芪、猪苓、天麻等中药材,还产核桃、柿、苹果等果品。矿产有石英、大理石、云母等。名胜古迹有丰镐遗址、华严寺、兴教寺及翠华山、南五台等风景区。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西安发展重心南移的机遇,长安县依托紧临西安文化区和高新产业区的区位优势及秦岭北麓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主动承担和分享西安大都市功能,规划策划了"新长安战略",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强区富民、长安西安领先为目标,实施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等教育、旅游业、都市农业和,建设具有竞争力的生态文化科教新城的工作思路,全区上下合力打基础,奋力抓落实,强力求突破,区域经济生机勃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6.19亿元,同比增长1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83亿元,同比增长52.4%;财政收入达到3.12亿元,可比增长3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3亿元,增长17%;农民人均收入3331元,增长7.5%。 ==教育卫生== 长安解放后,陆续建起县文化馆、图书馆(藏书41450余册)、文物管理处、新华书店、秦腔剧团、影剧院及6座电影院。1990年全县有乡镇广播放大站43个,村广播室527个,电视差转台8座,全县广播覆盖率97.6%,电视覆盖率72%。 群众文化比较活跃。1990年末,全县有乡镇文化站44个,农村集镇文化中心7个,文化室、俱乐部80个,文化专业户37户,业余演出团72个,民间戏剧班社114个,民建戏楼100座,电影放映队97个。全县共有业余创作人员500名,创作各类作品3100件。秦腔在长安流传历史悠久,长安藉著名秦腔演员遍及西北各地。 历史文化珍贵遗产何家营鼓乐,演奏曲目有唐、宋、元、明、清各代曲牌。著名音乐专家杨荫浏等人借助鼓乐谱式,解译了南宋白石道人歌曲和敦煌曲子之谜。 以芯子、锣鼓、狮子、龙灯、高跷、秧歌等形式为主的长安社火,工艺考究,造形美观。造形奇特的长安花灯曾赴香港展出。绚丽多采的长安焰火,曾进北京表演。县内杜曲鸡子山、寺坡等地流传的"大蜡"、"添碟子"堪称一绝。 民国时期,长安县内学校体育活动较多,农村只有少量体育游戏。解放后,球类、武术、田径、体操、棋类等竞技体育在学校、厂矿、机关、农村日渐普及。1952年至1982年,全县共召开十届全民运动会。截止1985年,全县共有田径、球类、游泳等各类运动场地319处。1990年全县共举办各种运动会99次,参加人员4.27万人,年末体育达标人数1.93万人。 执教为民,创出一番好业绩。近几年,长安区教育局在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的长安四中基础上,坚持走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路子,累计投入500多万元发展信息技术。通过实行"两免一补"、减免学杂费、特困生救助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因无钱上学而辍学的状况。去年以来,全区义务段春秋两季共减免杂费2491.9万元,为义务段59058名贫困学生和1303名城镇低保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5337名贫困住校生享受生活补助96.07万元。同时,区教育局还把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办学行为作为行风建设的重点来抓,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去年以来,共完成督办上级收费案件13件,自办乱收费案件44件,下转乱收费规范办学行为信访件22件。义务教育高标准普及之后,局党委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基础教育向两头延伸。先后投资1.12亿元,完成了高职中标准化建设,使全区10所普通高中全部达到了市级标准化,其中两所晋升为省级标准化高中,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投资1.68亿元新建的长安二中新校区,也将于7月底实现搬迁。 民国28年(1939年),全县仅大兆镇和三桥镇有官办卫生所,且设备简陋,无住院条件,年门诊量4000人次左右。县内黑热病、麻疹、天花、脑炎等传染病年年流行。1949年全县人均寿命25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解放后,长安县卫生医疗事业迅速发展。1949年7月成立县卫生院,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121人。1952年全县17个区均设立卫生院。全县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长安县被评为全国卫生模范县,尚村被评为全国卫生模范村。1969年至1976年,全县648个生产大队有643个建立合作医疗站,其中233个实行免费医疗,其余实行部分免费医疗。1990年全县有医疗机构91所,病床813张,卫生技术人员2291人,全年医院门诊量102.4万人次。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善,大大增强防治疾病的能力。到1990年,许多危害人民生命的流行病、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控制,有的已经消灭,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计划生育从1972年开始,经过多年艰苦工作,人口过快增长状况得到明显控制。1977年人口出生率20.6‰,人口自然增长率13.15‰;1989年人口出生率18.09‰,自然增长率12.57‰。1990年全县节育率、晚婚率、计划生育率分别达到88%、56.7%和76.9%,人口出生率22.34‰,自然增长率16.24‰。在人口基数增大的情况下,1981~1990年比1971~1980年少生29928人。 ==文化旅游== '''综述''' 长安文化底蕴深厚,区内胜迹遍布,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客省庄新石器遗址、仓颉造字台、沣镐西周车马坑、秦阿房宫遗址、汉杜陵、樊川故道等文物古迹触目皆是;兴教寺、华严寺、香积寺、净业寺等佛教祖庭文化渊源流长;绵延百里的秦岭北麓苍翠神奇,植被茂盛,是西安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青华山、南五台、嘉午台、翠华山等自然景观瑰丽多姿。长安被誉为西安的"后花园"。 '''翠华山''' 翠华山名胜风景区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山体岩石崩塌形成的山崩地质地貌。《国语》记载:"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歧山崩。"据推测这次地震(公元前780年)和唐天宝年间等多次地震形成山崩景观。其山崩规模之大,地质现象之复杂,历史之悠久,保存之完整,景观之奇特,旅游价值之高,为国内绝有,世界罕见,有"中国山崩奇观"、"地质地貌博物馆"之美称,是进行科普教育和灾害地质研究的极好场所。 翠华山山崩形成的崩塌体体积达三亿立方米,分布在翠华峰、甘湫峰、正岔大坪三处。翠华峰地区主要由残峰断崖,堰塞湖和崩塌石海三部分构成。残峰断崖是山崩形成的临空面,气势磅礴,斧劈刀削;堰赛湖又名为水湫池或称天池,系崩塌物堵塞太乙河形成,湖面长600米,宽90~300米,面积200余亩,水深7米,石海最为壮观,系由大小不一的崩塌石块叠置杂乱堆砌而成,远观如滚石起伏的海洋, 整个崩塌体与西侧残峰界限分明,崩塌石块相互叠置的狭小空间形成许多洞穴,冰洞风洞即置于此。冰洞,炎炎酷暑,冰柱倒挂;风洞,盛 夏6月,凉风习习。目前又新发现奇异的蝙蝠洞。 99生态环境游西安活动起动式在翠华山隆重举行。神州世纪游,面对中国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翠华新村小吃一条街和迎客松广场的同时,加强管理,深入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服务素质,为游客创造一个功能齐全,安全、舒适、良好的旅游大环境。 南五台:位于长安区子午镇东8公里,距西安约30公里,这里盛产药材,山形拔峭,风景极其秀美。 '''南五台''' 南五台古称太乙山,为"终南神秀之区",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山上有清凉、文珠、现身、灵应、观音五峰,因其位于陕西耀县五台山(药王山)以南,故名南五台。 自然风景:从山下看五座山如笔架排列,一览无余,似乎近在咫尺,从竹谷进山至大台竟有12.5公里之遥,山重水复,美不胜收,风光无限好。 植物种类:近1000余种,有"特殊活化石"孓遗植物、瓶尔小草、观赏珍品七叶树、望春花等,南五台堪称博大的植物园,活的根雕博物馆。 天象奇观:"站立云头但见云来云去飘渺千山俱在足下,置身台上只觉非真非幻万象尽归目中"。 太兴山:志书称"铁顶武当山",自隋唐以来即为道教圣地,文物古迹众多,主峰海拔2340米,有"终南第一峰"之称。 '''九龙潭''' 风景区位于秦岭北麓,背靠佛教圣地观音山,迎面是道教福地万华山。九龙潭因有九潭而得名,九潭景色各异,潭深瀑高,于幽秀中见壮观。祥峪森林公园:面积29000亩,是秦岭北麓一独具原始森林状态的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4.5%。园内草丰水秀,四季景致迥异。 九龙谭广新街民族村:座落于秦岭深处丰峪沟内,距古城西安48公里,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别致,既有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茶舍,云南少数民族歌舞、泼水节,又有泰国斗鸡表演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民居民俗风情。蒙古包点缀在虎山上下,天然游泳、垂钓苑、烧烤区相间落户于河心公园。半山坡上有"欢乐世界娱乐城",登杀石梯连接着聚仙亭,实为人们假日郊外游玩、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兴教寺''' 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也称护国兴教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长安区杜曲镇少陵原畔,长安区樊川北原(少陵塬)。是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长眠之地。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葬于白鹿原,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为樊川风栖塬,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题:"兴教"二字,从此取名兴教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长安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对促进长安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长安区"十二五"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 '''基本区情分析''' 长安地处西安市主城区南部,全区总面积15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3万,辖20个街道办事处、5个乡、24个城市社区、671个行政村。西有沣渭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有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一区多制的独特格局。 '''区位优势明显''' 长安区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南部主城区,东临蓝田,南靠宁陕,西接户县,北连雁塔,距西安市中心钟楼仅8.7公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随着地铁2号线、西部大道、南横线、子午大道等城区干线道路的贯通和三个共建区的加快发展,长安将成为交通最便捷、生活最方便、功能最齐全、腹地最广阔的西安大都市新板块,成为未来国际、国内资源进入西安的重要集聚地,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文化底蕴深厚''' 长安区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的京畿之地,地上地下遗存众多,名胜古迹遍布, 672处文物遗址中,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原始社会遗迹8处。以兴教寺、华严寺、香积寺、净业寺等为代表的佛教祖庭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长安厚积薄发、加快发展蓄积了巨大的动力。 '''科教资源丰富''' 长安区驻区高校32所,师生31万人,是全省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区域;有航天第六研究院、206所、504所、应用光学研究所等10余所国家重点研究机构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加之各高校内设科研机构100家以上,众多的包括院士、学科带头人在内的各类中高层专家学者和现代化管理人才汇聚,堪与北京海淀相比肩。丰富的科教资源、卓越的人才资源为长安实现跨越发展增添了无穷的活力。 '''生态环境宜人''' 长安区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宜,日照充足,水体、大气、土壤、植被等环境要素均符合国家一级环境标准,是西安市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有24个峪口和翠华山等10大自然景观;"八水绕长安"中的沣、滈、潏、浐、 五大河流皆源于长安;具有发展绿色产业的最佳生态环境条件。 '''经济增长强劲''' 撤县建区以来,长安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驶入快车道,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综合实力连续三年进入全市优秀行列。2010年,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市排名前三;已进入2010年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行列,跃居"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行列,发展势头强劲。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长安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