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邹守益 的原始碼
←
邹守益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邹守益</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6002482-918d5beadf2d5054?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300/h/24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so.com/view?q=%E9%82%B9%E5%AE%88%E7%9B%8A&src=tab_baike&correct=%E9%82%B9%E5%AE%88%E7%9B%8A&ancestor=list&cmsid=e05b77b19aa84431cbc217059a725875&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83#id=d07bd5c31d3bf51aae4121294fb1039c&currsn=0&ps=53&pc=53 简书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邹守益''' (1491-1562) ,字谦之,号东廓。[[江西]][[安福县]]北乡澈源(今[[江西省]][[安福县]]连村乡新背老屋里村)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邹守益一生尤其重视教育,崇尚简易明白、朴实无华、直指本心。他认为,教育是人后天赖以长进的最根本的途径。守益教人,把王守仁的"致良知"学说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并对"致良知"作了充分的发挥。邹守益著作有《东廓文集》《诗集》《学豚遗集》等。今有《东廓邹先生遗稿》传世。北乡澈源邹氏,是江南极负盛名名门望族,四代人中有七名进士,一名解元,五名举人,一名贡元。其中明正德年间的邹守益最为名重。"<ref>[http://www.jgsdaily.com/2015/1130/1011.shtml 邹守益],吉安新闻温网</ref> ==基本信息== {| class="wikitable" |- |本名||邹守益|| 出生时间||1491年 |- |字 ||谦之 || 逝世时间|| 1562年 |- |号 ||东廓 || 作品||《折叠湖头岩》《折叠广德题屏风画》《避暑》《嘉溪吟》 |- |作品 续||《斋居夜怀》《答王朝美》||《赠渭川东希节》《睡起怀诸友》《宜春台》 |- |} ==人物生平事迹== '''邹守益'''邹守益少年时便博览群书,以理学气节自命。17岁时,中[[江西]]乡试。正德六年(1511)参加会试,当时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人称阳明先生)为同考官,见邹守益考卷非凡,便将他拔为第一(会元),参加廷试又名列[[进士]]第三([[探花]]),被授为[[翰林院]]编修。任职仅一年,便辞职回乡,专心研究程朱理学,但对二程、[[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久思不得其解。正德十三年(1518),[[王守仁]]在赣州任地方官,邹守益前往谒见,两人反复辩论"良知"之学。邹守益对[[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学说以及用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心领神会,极表赞同,使过去存在的疑虑一扫而空。他恍然大悟地说:"道在是矣!"于是拜[[王守仁]]为师,潜心钻研阳明心学。邹守益从此成为王守仁的高足弟子与良友,并开始在[[赣州]]讲学。 ===嘉靖初年=== 嘉靖初(1522),朝延起用邹守益。邹守益路过[[浙江]],又会见了[[王守仁]],相论问学一个多月。王守仁恋恋不舍,学生问其故,王守仁答道:"曾子有所谓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谦之近之矣。" ===嘉靖三年=== 嘉靖三年(公1524)二月,朝廷爆发了争论世宗本生父尊号的事件,史称"大礼议"。邹守益刚正不阿,大胆上疏力谏,并指出世宗的行为违背礼教古训,要求世宗纠正错误,信用忠臣。世宗大怒,下诏狱严刑拷打,并贬为广德州判官。 在广德,邹守益以教化治郡,撤销不在祀典的祠庙,建复初书院,延请王守仁高足弟子王艮和其他学者来讲学,并作《谕俗礼要》在百姓中宣讲。当时的[[思想家]]、[[文学家]][[李贺]]对邹守益在广德务以教化为重的治理方式很是钦佩。 ===嘉靖五年=== 嘉靖五年(1526),邹守益在从政之余回到安福,与三舍[[刘邦]]采等在安福的王门弟子联系建立讲会"惜阴会"。讲会隔月举行,每次五天。安福和吉安等地的同道闻风赶至,甚至象[[钱德洪]]、[[王镜]]等王门高足也专程从浙中赶来。惜阴会的建立,为江右王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王守仁]]听说惜阴会建立,特作《惜阴说》予以高度的评价: "同志之在安成者,闲月为会五日,谓之惜阴,其志笃矣。……知良知之运无一息之或停者则知惜阴矣。知惜阴者则知致其良知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知微之显,可以入德矣。……" ===嘉靖六年=== 嘉靖六年(1527),邹守益升为[[南京]]礼部郎中,广德州的士民为颂扬他的政绩,立生祠以纪念。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王守仁去世,守益哀伤万分。为继承王守仁遗志,守益与[[湛若水]]、[[吕楠]]、[[钱德洪]]、[[王钱]]、[[薛侃]]等论学,讲会不息,并在[[杭州]]建立天真书院,集同仁讲学,传播王学。 ===嘉靖十三年=== 嘉靖十兰年(1534),邹守益回到家乡传经讲学。他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倡导在家乡兴利除弊。他对县内编修县志、族谱,重刻厘弊军册等盛事热情支持并作序,主要有《安福丛录序》《安福粮总录序》《安福三刻县志总序》《安福重刻厘弊军册序》《遗爱集序》等。他崇尚忠义正直,疾恨邪恶奸诈,他作《李忠文公祠碑》以纪念[[李时勉]],作《刘忠憨公祀典碑》以纪念刘球,大力张扬正气。他还与[[刘邦采]]、[[刘文敏]]、[[刘子和]]等人创建复古、复真和连山诸书院,并作《重修学宫记》《创建复古书院记》《重修儒学记》以叙其事。他酷爱家乡的山山水水,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饱含深情。每当闲遐之时,他便游览县内的风景名胜,并多有唱咏。蚓《游武功上西石屋山》《集云庵》《谈道石》《游机心潭至龙潭》《同讷溪罗念庵刘三五游九峰》《石屋山》《游天台山》《马迹石》《过三峰》《归自武功至瀑水岩》等,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清新瑰丽的诗作。 为了传播王学,邹守益还利用县内书院,为四乡会讲授阳明理学精髓。春秋两季则合五郡出青原为大会,郡邑乡大夫都前往参加。这是继惜阴会后,[[江西]]又一个闻名[[中国]]的学术盛会,来自[[江西]]乃至全国的王门弟子在这里聚集一堂,探讨学问。在邹守益等人的努力下,青原山成为当时一个重要的学术中心。 ===嘉靖十一年=== 嘉靖十七年(1538〉,邹守益任[[南京]]吏部考功郎中,次年为司经局洗马,充经笼宫,为皇帝讲解经传史鉴。不久又改任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执掌南京审林院。这期间邹守益都是任文官,没多少实权,原因是他刚正不阿,敢言直谏,为朝廷所顾忌,所以敬而远之。在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后,邹守益一上任就着手整顿学风,严格学校管理,激励学生专心向学。后又因犯颜直谏被贬滴归乡。 回到安福,邹守益更"以觉人垂后为己任",每月的初一、十五召聚门生讲习于明伦堂,复古、复真等书院纷纷邀请他主讲。邹守益讲学言语明白简易,听者很受启悟。此时的"青原会"还在继续进行,邹守益成为青原会的主讲。 然而王门弟子也并非人人都能遵守王守仁修己正身的那一套规矩,"精进者寡,因循者众,是忽实修而崇虚谈"。为了扭转这种不良学风,保持过去"惜阴会"的传统,嘉靖己菌(1549)正月初八,邹守益作《惜阴申约》,严厉批评参加讲会的部分会友的陋习,严格要求大家:"自今以往共决除旧布新之策,人置一簿用以自考,家立一会与家考之,乡立一会与乡考之。凡乡会之日……相与虚心稽切:居处果能恭否?执事果能敬否?与人果能忠否?尽此者为德业,悖此者为过失。德业则直书于策以示劝,过失则婉书于策以示戒。其人会者策书姓名,下注愿如约,其不愿者勿强其续,愿人者忽限时。"用以督促会友们的道德躬行。 为了叙述[[王守仁]]的生平、学术成就与学术传递,王守仁去世后,王门弟子合作编修《王文成公年谱》,守益被推为编修总裁。然而没有等到《年谱》修成,便因病逝世,终年72岁。隆庆初(1567),赠[[南京]]礼部右侍郎,溢文庄。据历史学家分析,真正得到王阳明理学真传的就数安福的邹守益。流传于[[江西]]的江右王学,在邹守益等人的努力下,最终成为王学最有力的继承者。在越中流弊错出的情况下,使阳明之道赖以不坠,邹守益作为江右王学的开山与掌教,其王学造诣的精深和见解的超群是无与伦比的,其在传播王学的过程中所做的大量宣传教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功不可没。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哲学家]] [[Category:教育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邹守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