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道托镇 的原始碼
←
道托镇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道托镇'''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部,总面积86.46平方公里,资源丰富,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形成了烤烟、桑蚕、林果、畜牧、药材、蔬菜六大支柱产业。 ==沿革== 相传明朝中叶,相姓自相家庄迁此成村,后黄姓来居,村民临道设店,取名道托店,民国初年简称道托。道托镇原先为道托区,1985年撤区设乡,将道托区改为道托乡。 ==乡镇简介== 道托乡位于沂水县城以北8公里处,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3公里。道托镇东与莒县相邻,西南与沂城街道接壤,西与诸葛镇相依,北与高桥镇毗连。总面积86.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万亩,辖45个行政村,1.1万户,3.9万口人。西部、东南部为丘陵,东部多为平原。沐河、住龙河、余粮河、道托河四条主要河流流经乡境,建小(一)型水库1座(塔坡水库),小(二)型水库四座(胡家庄水库、西道托水库、横岭水库、桌子石水库)。东红公路纵贯乡境中部,与新拓宽的道莒路、道武路形成"十"字交通框架,户户通电,村村通路、通程控电话,6000户安装了有线电视。种植业以小麦、花生、黄烟、桑蚕、蔬菜、林果、药材为主。矿产资源主要有黄金矿、赤矿、石榴籽石、石灰石、海绿石等。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黄金矿、[[赤铁矿]]、石榴籽石、安山玢岩、石灰石、海绿石等,其中铁矿石、[[角闪岩]]、安山玢岩、金矿等储量达5000万吨以上。 '''农产品资源''' 境内农产品资源丰富,现代农业已形成优质黄烟、畜牧养殖、杨树丰产林、瓜菜、桑蚕、林果、中药材等七大基地。 '''旅游资源''' 牛心圣母山位于乡驻地东南7公里处。因牛心村90%以上的群众信奉天主教,为沂蒙地区最早、也是最大的天主教徒活动场所之一。有圣母堂、天主教堂和耶稣殉难"十四处"等,每年5月13日来自北京、天津、大连等全国各地的天主教徒都到此地教堂朝拜。 '''牛心圣母山''' 牛心官庄天主教会有着100多年的历史。牛心官庄地处沂水城东北方向12公里处,交通便利,环境幽雅,1901年前后,德籍文神父到沂水城传教,该村村民被天主教会慈善事业所吸引,领洗进教者不断增多,后在会长侯兰带领下全村村民都领洗进教。起初的教堂是5间草房。后教会在村南1.5公里处的牛心山上修建了圣母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又在村中央修建了气势宏伟的天主堂、教堂及所属房屋,开办修女院,开设西医药房,讲道学堂,修建厨房、宿舍等,兴办小学。光绪后期,牛心堂区已成为沂水县继王庄堂区之后的第二大堂区,先后有7名外籍神父主持教务。进入民国,连年战乱,局势紧张,外国神父相继撤走,教务活动由中国神父负责。1958年,天主堂和圣母堂被毁,教务活动直到1978年才逐渐恢复。1988年,重建圣母堂3间。天主堂也得以重建,教堂8间,配房13间。1993年,教区又筹资重建了大型露天"十四处"。2004年5月重建了山顶圣母大殿,长24米、宽12米、高33米,配房5间。牛心村是临沂教区远近闻名的教友村,又是修女圣召的摇篮,修女们大都服务于江苏、浙江、江西等省教会。天主教临沂教区教会公墓就设在圣母山上。经过多年植树种花,绿化了圣母山。如今一条蜿蜒盘旋的山路直通圣母堂,路两旁大型"十四处"芳草点缀。 '''特产''' 布玩具工艺品为道托镇的特色产品。该地妇女用绒布、花线等手工精心绣制而成的布玩具工艺品,主要品种有绣球、布老虎、香荷包、虎头帽、花鞋垫及各类花卉、动物等。其形态各异,色彩鲜艳、乡土味浓郁。在2005年12月首届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评选中,道托镇的解祥芳获得布玩具类"民间手工艺制作艺术家"称号。 ==文化== 道托镇民间文艺历史悠久,民歌流传很广,内容丰富,著名的民歌有《沂蒙山小调》等,吹奏乐器主要有大喇叭、唢呐、笛子、配有小锣、小鼓、小钗。舞蹈种类较多,主要有秧歌、踩高跷、狮子舞,以春节期间最为活跃。 ==经济建设== '''道托镇特色农业风情''' 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培植起了烤烟、桑蚕、林果、畜牧养殖四大支柱产业,烤烟面积每年稳定在5000亩以上,年收购中上等烟叶120万斤以上,桑园面积达3000亩,年收购鲜茧10万公斤;桃、梨、苹果、葡萄等林果面积达8000多亩;畜牧养殖以养猪、肉食鸡及大牲畜为主,每年可出栏生猪3万头,出栏肉食鸡80万只。新发展起了大棚蔬菜、大棚花卉、中药材种植等高效农业。 道托镇围绕建设农工结合型特色乡镇这一目标,大力推进"生态立乡,工业强乡"战略,积极发挥劳动力资源和农产品资源丰富、闲置场地多的优势,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把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结合起来,采取资源招商、以商招商等办法,引进能够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乡财政收入的项目,先后引进了液压机械、钢管加工、精密铸造、中药材加工、畜禽加工、假发加工、食品、制鞋、制革、化工、建筑材料、环保材料、加油站等13个项目。2005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6800万元,全乡投资过1000万元的企业3家,过500万的企业6家,过300万的企业6家,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00多户,初步形成了镇驻地东红公路两侧以加工业为主的"工业长廊"。 道托镇林下食用菌培植主要分布在后官庄和石岭两个村,后官庄培植点由该村村民王伟创办,位于余粮河后官庄段两侧,主要栽培香菇和木耳,已发展香菇4亩,木耳5亩;石岭培植点由该村村民张在京投资30余万元创办,主要栽培木耳,培植面积达到25亩。两处培植点充分利用速生杨树林地较为稳定、风速小且相对温度低于林外的小气候,在林地上整畦,建立食用菌示范点。所培植的木耳每亩产量能达到800余斤,市场价格稳定在30元∕斤,亩收入可达2.4万元。香菇每亩产量可达1万斤,市场批发价为3.5元∕斤,亩收入可达3.5万元。 香菇属于低温和变温结实性菌类,生长期为4-10月份, 5℃-28℃为生长温度,最适宜温度为24℃。正常投入产出可达1:3-5,相对于其他作物,周期更短,见效更快,市场供不应求。该香菇培植操作过程简单,可以在1户之内独立完成,出菇棚可直接利用树木行距,在树行内建造宽1米、长不超过50米、高不超过1米的地上拱棚,为香菇栽培提供生长空间和阴凉潮湿的栽培环境。与其它露地栽培作物相比,更容易进行温室调控和避免自然灾害的危害,栽培利用的原料也是锯末、麦麸等农产品下脚料,价格低廉且来源广泛。 林菌结合型林下经济模式不但能充分利用林间闲置土地资源使林地增值,而且菌类栽培料又作为林地肥料,增加了林地肥力,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索出的一条新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招商引资''' “三引一促”释放新活力。围绕产业转调升级,突出抓好招大、引强、选优,重点推进续建项目个,新引进项目个,其中过亿元项目个,实际到位资金亿元,引进项目总体呈现规模大、动能新、模式好、绿色化等特点。全年引进A类创业人才1人,B类创业、B类创新人才4人,与淮海工学校、山东科技大学等众多高校开展人才交流合作洽谈会。 传统动能实现新提升。按照“优二进三”的总体思路,分类提升机械、化工、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加快企业“二次创业”,实施重点技改项目7个,完成技改投资3.6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家。 现代服务业呈现新格局。在韩家曲一带打造现代物流综合产业园区,现已入驻物流企业8家,挂靠车辆800余辆,全年新增车辆150辆,完成吨位数1800吨,重点推进盛坤连锁项目,列为省“司机之家”建设试点项目之一。乡村旅游稳步推进,确立了“农文旅”结合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石门山生态旅游项目,重点引进投资过亿元的鸣作连锁中餐厅,怡情城市菜园新增有机草莓采摘大棚9个,全年培植个人电子商务店铺155家,新报服务业项目14个。 '''城镇建设''' 以“美丽发展”为核心理念,积极争创省级卫生乡镇,改善人居环境。围绕“生产美”,完成矿区复垦1600亩,突出抓好尾矿砂综合利用,清理取缔“小散乱污”企业6家,对于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坚决执行“两断三清”。围绕“生态美”,突出抓好环保突出问题治理攻坚和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狠抓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全面落实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围绕“生活美”,完成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30,重点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样板村5个,申报省级示范村1个;全力启动道托棚户区改造工程,以及下村社区拆建项目;完成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户,全镇农户改厕率达到以上,硬化户户通道路万平方米,硬化率达到。 ==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完善,设有卫生院一处,实行了村级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设有中学1处,小学15处;投资150万元建成了花园式的敬老院;全乡计划生育率达到99.6%,2002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自1995年起连续7年被市委评为"先进单位"。 '''教育事业''' 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先后投资89万元,新建校舍80间,维修校舍15间,改造面积2208平方米。救助贫困学生166人,发放救助金5.5万元。2005年,全乡共有初级中学1处,小学7处,共有在校生3887人,有公办教师268人,小学无辍学儿童,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29%以内。中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一直保持在100%。 设卫生院一处,一体化卫生室16处,乡医45人,乡卫生院在完成医院改貌后,自1996年以来配备了大量现代化医疗设备,达到了国家一级乙等水平。2005年全院有专业人员22人,年就诊病人10万人次,业务收入161万元。 '''计生工作''' 计划生育完善了依法管理机制,村民自治机制,宣传教育机制,优质服务机制,突出重点,完善了计划生育协会。组织育龄妇女健康查体15000人次,对573名人口计划人员建立了优生保健档案,孕期保健率达95%以上,对442对夫妇进行了优生培训。2005年全乡计划生育率99.1%,人口自然增长率5.87‰,女性初婚晚婚率为94.2%. '''生活条件''' 充分发挥镇驻地近城优势,大力盘活闲置场地和存量土地,加快小城镇开发建设,完成了镇驻地东红公路两侧2万平方米的工商业项目开发和小游园建设,提升了小城镇建设档次水平,进一步完善了小城镇建设管理制度。积极争取实施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完成了天台岭4300亩和黄旺岭2900亩的土地整理工程,治理小流域面积4.4平方公里。开工水利工程230处,改善灌溉面积8000亩。完成了横岭、中道托、大黄旺3个村的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共完成道路硬化41.6公里,完善了维护管理措施,使36个村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为民服务''' 2005年按照县委县政府构建县、镇、村三级为民服务网络的要求,党委政府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机制,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将各职能部门的为民服务事项进行统合,在全县率先建立了为民服务大厅。 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政府镇长任组长的为民服务大厅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10人组成的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制定了《道托乡为民服务工作制度》、《为民服务工作指南》和《代办员职责》,规范了《为民服务工作程序》和《文明服务用语》。投资5万元完善了服务大厅的办公设施,安排民政、土地、乡建、农业、经贸、计生、经管、劳动等11个部门进驻办公,并设立了办事窗口,遵循"快捷高效、阳光服务"的原则,为群众提供民政优抚、土地管理、村镇建设、农业咨询、招商引资、计生服务、公章管理、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对受理事项实行全程代理、一站式服务。通过层层召开会议、包村干部下村宣讲、印发宣传单等形式,将为民服务大厅工作的内容、项目、程序以及服务范围、联系电话等进行了公开宣传。同时,在43个行政村建立了为民服务室,配齐了43名服务大厅服务代理员,接受村民对综合事务、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咨询,群众需要到镇办理的党团组织关系转接、户口迁移、婚育证明、建房审批、困难补助申请等事项,可由村代理员全程代为办理,形成了完善的便民网络。为畅通村情民意反映渠道,使各项工作置于群众的评判之下,在全镇实行了"两卡一箱一热线"制度。"两卡"即民情信息反馈卡、村务管理群众评判卡。反馈卡由村在年初向每家每户发放一次,群众可随时填写、投送。评判卡每半年发放一次,由镇里结合半年、全年考核组织评判;"一箱"即民情反馈箱,每村设立一个,由工作片党建助理员负责管理,镇党委设立一个,由党委办公室负责管理,用于收集群众的社情民意调查卡和其它反映民情的资料;"一热线"即民情反馈热线,镇党委政府向社会公开热线电话2331108,方便群众及时快捷的反映社情民意。确定每月的6日、16日、26日为全乡统一"议政日"、"公开日"、"解答日",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质询,集中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对各村财务实行了委托代理制,做到帐目、资金、合同、公章"四代理",财务制度、票据审核、财务公开、财务建档"四统一",加大对村务、财务的公开力度和监管力度,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监督权,真正达到了亲民便民利民的目的,促进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搭建了为民办事的农村发展新平台。 '''廉政建设''' 认真抓好了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了"三级联创"和"千村帮扶"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2005年,全镇43个农村党支部全部达到"五个好党组织",23个乡镇站所全部达到"群众满意的乡镇站所"。43个村全部配备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设备,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党组织领导新时期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并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的宣传作用,开展了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积极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农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平安建设''' 2004年在全县率先建立了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整合现有资源,将有关部门的职能进行综合发挥,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多方联动,主动出击,形成的集打、防、管、控为一体的平安乡镇建设指挥中心。 平安乡镇建设指挥中心实行党委书记牵头,分管副书记具体负责,乡纪委、武装部、综治办、派出所、安全办、信访办、法庭、司法所等部门组成联合办事机构,在各工作片设立治安责任区,在各村设立平安创建办公室,形成了乡、工作片、村庄三级创安组织网络。并成立了30人的民兵应急分队和15人的专职治安巡逻队,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调解中心由司法所、信访办、经管站、计生办、土地乡建办、地税分局、国税分局、工商所、派出所、法庭等职能部门联合组成,服从乡平安建设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分管书记任主任,分管副镇长、综治办主任、司法所长任副主任。在村庄建立了以村治保调解主任为联络员、村民小组长和村计生专职主任为信息员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网络。两个中心建立专门办公区,专人24小时昼夜值班,办公设施齐全,各职能部门实行联合办公。 建立健全了以站岗巡逻为主的治安防范、以不安定因素排查调处为主的监督控制和以指挥调度为主的协调处置三个网络,完善了严打整治、管控、排调、督查四项工作机制。同时,在工作中实行了"四集中、两统一、一流程"。"四集中",就是信息集中处理、人员集中调度、设施集中整合、一条龙集中办公。"两统一",就是由指挥中心统一进行任务分流及指挥处警,统一协调各职能部门解决问题。"一流程",就是中心各项工作及任务实行一个门口受理、一个流程处结,形成了"信息筛选确定-----领导签批处置意见-----发出指令-----相关职能部门行动-----结果处置反馈-----记录存档"环环相扣的一个系统,并于每月的1日、10日、20日实行零报告制度。建立了内部联网的平安建设网站,搭建了平安创建信息处理平台,加强了对不稳定因素、重点人物和各类案件的信息监控处理,确保了党委政府对有关职能部门的指挥协调,使"两个中心"充分发挥了维护社会治安、化解矛盾纠纷、处置突发事件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四种作用,在全镇建立起了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和调解机制,打牢了基层创安联防工作根基,"两个中心"成立以来,解决群众的求助、投诉、举报等160件,调处案件120起,调处成功率100%,达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信息提前获知,矛盾提前化解"的目的,实现了"以发展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的工作目标。 '''精神文明''' 制定和完善了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健全组织,成立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设立文明办;健全了工作目标、检查考核等规章制度。狠抓贯彻落实,大力开展了"文明一条街"和"文明小城镇"创建活动,强化了以"文明村""美在农家""十星级文明户"为重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 '''贫困救助''' 建立了"两个保障机制、一个保险机制"。建立了贫困学生救助机制,对考上大学的特困生,给予1000-3000元的救助;对特困中小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建立了90岁以上老人长寿补贴和建国前老党员补助机制,对全镇73名90岁以上老人每年补助240元,每年对100名建国前老党员发放补助32480元,百岁以上老人每月补助120元;建立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机制,2005年参保率达到90%。按时足额发放优抚金、优待金、救济资金、老年人长寿补贴等77.7326万元。搞好农村底保、社会困难户及残疾人的调查摸底,全镇共有230人享受低保待遇,社会困难户248户、365人,残疾人共335人,分散供养五保老人124人,集中供养五保老人30人,为3名残疾儿童申请助学基金9000元,为6名白内障患者实行免费手术,为2名下肢伤残者争取了兵工鞋2双。圆满完成了敬老院的扩建改造及59名革命伤残军人的证件换发工作。 ==获得荣誉== 2005年先后荣获省级"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基层单位",市级"平安临沂建设先进乡镇(街道)"、"全市离休退休干部先进集体"、"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乡镇(街道)"、"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临沂市团建先进乡镇",县级"平安沂水建设先进乡镇"、"信访工作先进乡镇"、"精神文明工作先进乡镇"、"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招商引资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道托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