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送王充道游三茅庐阜 的原始碼
←
送王充道游三茅庐阜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送王充道游三茅庐阜</big>''' |- |<center><img src=https://www.gushicimingju.com/upload/people/yangshi.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gushicimingju.com/shiren/yangshi/ 来自国学荟网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送王充道游三茅庐阜 创作年代:宋朝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杨时]] |} '''送王充道游三茅庐阜'''是北宋哲学家、文学家、官吏杨时的作品之一。 杨时(1053—1135)字中立,号龟山,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将乐人。北宋[[哲学家]]、[[文学家]]、官吏。熙宁九年进士,历官浏阳、余杭、萧山知县,荆州教授、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专事著述讲学。先后学于程颢、程颐,同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又与罗从彦、李侗并称为“南剑三先生”。晚年隐居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ref>[https://www.gushicimingju.com/shiren/yangshi/ 杨时简介] 国学荟网</ref> ==正文== 荆吴相望各天涯,千里柴车鹿自随。 解辔定应春尽日,及归宜待鹤来时。 圣贤莫负樽中渌,日月长为物外迟。 若过匡庐访真隐。卧龙庵下有期颐。<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zuozhe/10019.html 「杨时」诗词全集 送王充道游三茅庐阜] 诗词名句网</ref> ==简介== 元丰六年(1083年),杨时赴徐州任职。元丰八年(1085年)程颢逝世,杨时除在徐州设灵位哭悼外,同时还向各处学友发讣告,极尽师生情谊。 元祐八年(1093年),杨时为湖南浏阳知县。他与游酢绕道洛阳以师礼拜见程颐。不巧程颐正在打瞌睡,为了不惊动老师,两人站在门廊外等候,此时天正下大雪,待程颐醒来,见门外两人站立,且地面积雪一尺多厚。后来“程门立雪”的故事,被传为尊师的千古美谈。 杨时历任司法、推官、判官、教授、知县、工部侍郎等官职47年。他勤政爱民,不畏权势,公正不阿,德望日重。四方之士多向他求学。 绍圣二年(1095年),浏阳适逢灾害深重,农业歉收,作为知县,他深知民间疾苦,一面-反映灾情,请求减免积欠,拨米赈饥,一面组织当地殷实户出米施粥,以救饥民。后因被朝廷派驻潭州(今长沙),漕师胡师文颠倒是非,以“不催积欠罪”免了官职。 崇宁五年(1106年),杨时在余杭县任知县。当朝太师蔡京听信风水先生的胡言,以“便民”为借口,要在余杭其母墓前开塘蓄水,民怨载道。杨时深入实地调查勘察,证实“便民”是假。冒风险为民-,奏准取消这一工程,县民十分感激。 政和二年(1112年),杨时在萧山任知县,适逢旱灾。他亲自实地勘察,听取长者的意见,决定筑湖蓄水灌溉农田,根治旱害。湖建成后,可灌9个乡的农田,受益面积14万亩。今日萧山的“湘湖”,农田仍受其惠。 宣和六年(1124年)十月,在理学界声望日重已72岁的杨时奉召入京任秘书郎,后历任著作郎、国子祭酒、给事中、直学士、工部侍郎等官职。他力主抗金救国,反对投降议和,多次呈奏抗金方略。他说:“今日事势,如积薪已燃,当奋励以竦观听,若示以怯弱,则事去矣!要害之地当严为守备,近边州军宜坚壁清野,勿与之战,使之自困。若攻城略地,当遣援兵追袭,使之腹背受敌,则可制胜。”由于昏庸的皇帝为0臣所惑,这些铮铮忠言未被采用。 杨时是理学中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中介人物。他曾在今镇江、常州、无锡、余杭等地著书讲学,各地学者慕名而至。杨时的闽学“其上接濂洛之传,下开罗(豫章)、李(延平)、朱(考亭)之绪,”使理学有较大的发展,并由中原传播到八闽和东南亚各地。因此,被后人尊称为“闽学鼻祖”。在当时的高丽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都享有一定的声誉。 建炎二年(1128年),杨时已76岁,他以年老多病告老还乡。高宗授他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赐对衣、金带、紫金鱼袋、官绢200匹、白银300两以养余年。杨时坚辞不受,只恳求:“乞惠于八闽山无米,地无租。”闽人十分感激他。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二十四日,杨时逝世,十月二十二日葬于将乐县城水南。享年82岁。 杨时逝世后,宋高宗赐他为左太中大夫、太师。谥号文靖。绍兴十二年(1142年)追封为吴国公。明朝弘治八年(1495年)在龙湖建有“德星坊”、“杨龟山先生故里”石雕牌坊(石牌坊字刻,今珍藏县博物馆);孝宗赐为将乐伯,从祀孔子庙庭。 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有:《[[杨龟山先生集]]》42卷、《[[龟山语录]]》、《[[二程粹言]]》、《[[春秋孟子义校正]]》、《[[曾肇行述]]》等。<ref>[http://mren.bytravel.cn/history/1/yangshi.html 杨时] 福建省 > 三明市 > 明溪人物网</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送王充道游三茅庐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