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过错责任原则 的原始碼
←
过错责任原则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过错责任原则.jpg|缩略图|[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BF%87%E9%94%99%E8%B4%A3%E4%BB%BB%E5%8E%9F%E5%88%99&step_word=&hs=0&pn=0&spn=0&di=6699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323109347%2C869013107&os=408862251%2C494078850&simid=0%2C0&adpicid=0&lpn=0&ln=717&fr=&fmq=1620048598471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pic3.zhimg.com%2Fv2-eb7a448fbccdeda5331a7c24f3c397fb_1440w.jpg%26refer%3Dhttp%3A%2F%2Fpic3.zhimg.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jpeg%3Fsec%3D1622640600%26t%3D9c7fb584345255e099829b301498a657&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zi7wgswg_z%26e3Bziti7_z%26e3Bv54AzdH3FrAzdH3F8c8dd8dcc&gsm=1&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151221255 来自知乎]]] '''过错责任原则'''也叫过失责任原则,它是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条件的认定责任的准则。按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仅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就不承担民事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侵犯[[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可见,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都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 过错推定 == 所谓过错推定,是指在某些侵权行为的构成中,法律推定实施该行为时具有过错。这些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仍属于过错责任原则,即构成要件中要求行为人的过错。行为人可以通过自己没有过错来获得免责的效果,在这个意义上,也将过错推定为过错举证责任的倒置。因为在一般过错责任原则下,是要由受害人来证明行为人存在过错;而在过错推定的情况下,受害人不需要对行为人的过错举证证明,法律推定行为人存在过错,除非行为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适用过错推定的情况,需要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我国《[[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它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一般认为,此条是典型的过错推定。 <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6984721791015091&wfr=spider&for=pc 北青报:自愿玩球“自甘风险”符合过错责任原则]金台资讯</ref> == 概念介绍 == 过错责任原则包含以下含义: 第一,它以行为人的过错作为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人具有故意或者过失才可能承担侵权责任。 第二,它以行为人的过错程度作为确定责任形式、责任范围的依据。 在过错责任原则中,不仅要考虑行为人的过错,往往也会考虑受害人的过错或者第三人的过错。如果受害人或者第三人对损害的发生也存在过错的话,则要根据过错程度来分担损失,因此可能减轻甚至抵消行为人承担的责任。在共同侵权的场合,共同侵权人的过错程度甚至可能成为其内部分损失的依据。在最高人民法院《人身赔偿损失解释》中,采纳了根据过错程度和原因力大小在共同侵权人内部分担损失为原则,平均分担为例外的主张。过错责任原则是在否定古代法中的结果责任原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1804年《法国民法典》正式确立过错责任原则,该法第1382条和第1383条分别规定了作为和不作为的过错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二款将过错责任原则规定为侵权法的归责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为民事主体的行为确立了标准。它要求行为人善尽对他人的谨慎和注意,尽量避免损害后果,也要求每个人充分尊重他人的权益,从而为行为人确立了自由行为的范围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它也有利于预防损害的发生,通过赋予过错行为以侵权责任,教育行为人行为时应当谨慎、小心,尽到注意义务,努力避免损害的发生;它充分协调和平衡了“个人自由”和“社会安全”两种[[利益]]的关系。 <ref>[https://www.sohu.com/a/404446650_120723778 义务帮工行为的无过错责任原则? ]搜狐</ref> ==参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过错责任原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