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过始宁墅 的原始碼
←
过始宁墅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过始宁墅.jpg|thumb|350px|right|[http://img2.zjolcdn.com/pic/0/11/63/81/11638151_063416.jpg 原图链接] [http://sznews.zjol.com.cn/sznews/system/2010/07/05/012332739.shtml 图片来自嵊山新闻网]]] '''《过始宁墅》'''是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中抒发了诗人在理想与现实冲突中的困惑不平,描绘了始宁别墅的秀丽风光,表达了诗人任满还山隐遁故园的愿望。全诗描写细腻,精致入微,典雅清新,纤秾绮丽。 == 过始宁墅 == 束发怀耿介,逐物遂推迁。 违志似如昨,二纪及兹年。 缁磷谢清旷,疲荥惭贞坚。 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 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 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 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葺宇临回江,筑观基曾巅。 挥手告乡曲,三载期旋归, 且为树枌槚,无令孤愿言。 == 词句注释 == 始宁墅:谢灵运家的庄园。在始宁县(今浙江上虞县东南),一名西庄。始宁,今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南部及嵊州市北部,县署驻地在嵊州市三界镇,现尚存始宁钟鼓楼。谢灵运之祖晋车骑将军谢玄所建。 束发:古人童年时束发为饰,这里指童年。怀耿介:抱有守正不阿的节操。 逐物:指追求世俗名利之事。推迁:变化移易,即未能守住耿介节操。 违志:违背耿介之志。 二纪:十二年为一纪,二纪即二十四年。及兹年:到今年。 缁(zī)磷:语出《论语·阳货》:"不日坚乎,磨而不磷;不日白乎,涅而淄。"缁,黑色。磷,薄。此喻意志不坚贞。谢:惭愧。清旷:指清旷之人。 疲荥(xíng):非常困倦的样子。语出《庄子·齐物论》:"荥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 拙:指不善于做官,不会逢迎。疾:疾病。相倚薄:相互依附。 静者:化用《老子》"归根日静,是谓复命"之意,说明得便归故园。 剖竹:古代以竹为符信,剖而为二,命官时分一半与之,一半留中央。故剖竹为委任官职的意思。守沧海:时谢灵运被任为永嘉太守,永嘉郡临海,故曰守沧海。 枉帆:弯一下帆船的航线,即绕点路之意。旧山:犹故居,指始宁墅。 穷:尽。登顿:指上山下山。 洄(huí)沿:逆流而上日洄,顺流而下日沿。 稠叠:密密层层。 洲:水中大块陆地。萦:旋绕。渚(zhǔ):水中小块陆地。 筱(xiǎo):细竹。涟:风吹起的细微波纹。 葺(qì):修治。 观:台榭。曾巅:高山顶上。曾,同层。 告:告别。乡曲:乡邻。 "三载"句:古代地方官大都以三年为~任,所以说隔三年以后回来。 树:种植。枌槚(fénjiǎ):白榆树和楸树,可做棺木。 孤:辜负。愿言:指上面所说归隐的话。 == 白话译文 == 我童年就怀抱耿介之志,但因追求名利移易改变。 违志出仕似乎如在昨天,实际上至今已二十多年。 变黑变薄愧对清旷列祖,疲倦不堪只怪意志不坚。 既笨拙又有病两相依附,却使我乘便利回到故园。 朝廷委任我去远守海滨,弯航线绕点路经过此间。 走山路无不是上上下下,依水行也尽是曲曲弯弯。 山险峻岭重叠密密层层,洲萦绕渚相连连绵不断。 白云拥抱着高耸的巨石,绿竹倒映于清清的水涟。 房子建造在逆折的江畔,台榭修筑在高高的山巅。 挥手告别我亲爱的乡邻,三年期满后将归隐故山。 暂且栽种些白榆和楸树,莫让辜负我归隐的志愿。 == 创作背景 ==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诗人谢灵运受权臣徐羡之等排挤,由京都建邺(今江苏南京)外放永嘉(今浙江温州)太守,此时他已年届不惑了。从元兴年间(402-404)初仕算起,至此几近二纪,即二十四年的岁月。这是人生中风华正茂的时期,偏巧时运多舛,在晋宋之交风云变幻的权力之争中,诗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失势者一边。当宋公刘裕威震晋主时,他与叔父兼导师谢混均从刘裕的政敌刘毅,后虽未像谢混一样遭诛,却决定了他在刘宋代晋后的不被信用。偏偏在刘裕病笃、诸子夺嗣之争中,他又支持了失败者庐陵王刘义真,少帝继位,义真被挤到历阳,谢灵运也因此被放永嘉。这些经历对于家世簪缨、而又自谓才能宜参权要的诗人来说可谓不幸,于是他在赴永嘉途经始宁(今浙江上虞)故宅时,满怀愁怨作了此诗。 == 作品鉴赏 == 全诗分三个层次,"束发"句至"还得静者便"是第一层,反复剀陈自己的心志。"剖竹"句至"筑观基曾巅"是正写过旧宅,理旧居。"挥手"以下四句表明一旦任满,将隐遁故山的愿望。 从元兴年间(402-404)初仕至遭贬作诗时(422年),谢灵运由弱冠少年而将近不惑,这将近"二纪"(一纪十二年,此举成数而言)的岁月,是人生中风华正茂的时期。而对"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宋书本传》)的诗人来说,却偏偏独多坎坷。刘裕势力日盛,对晋室功臣的谢家来说本已是一个厄运,偏偏他在变幻不测的政治风云中又一而再,再而三地"站错了队"。他先从刘裕的政敌刘毅为记室参军,结果刘毅被诛,灵运的叔父兼导师谢混也以首逆而同时及祸,他本人虽幸免难,但已难获信任,刘宋代晋后,尽管他早已名高当时,但只是被帝王视作文学侍臣。刘裕病笃,继嗣之争顿起,他瞅准了二皇子刘义真,谁知又错了;少帝即位,义真被挤到历阳,好友颜延之出放始安,他则外贬永嘉。二十年如花岁月蹉跎而过,无穷感慨遂因故宅的触发,冲涌而出,遂发为诗中首八句的感慨。他反复陈说自己少怀耿介坚贞之志,误入官场,实有违于初志而沾染了尘垢,这当然是有感于先祖高栖远祸的明智而言的;但是因为实际上这二十年是他功业追就的失败,青云之志的摧折,所以他所说的"清旷",就不能像乃祖功成身退时的志满意得,平和恬宁。从诗中所说二十年前初仕景状恍如昨日之中;从他用汉代名臣汲黯戆直拙于为宦而多挫折之典中,不难看出他那"清旷"之下的幽愤。所谓"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表面说的是拙宦与疾病给了自己归根复命,静居山墅,以遂初志的便利;而实际上却是这位"静者"内心不平的微妙流露。这种有激于先祖勋业与素德而以清旷出之的幽愤,是全诗一以贯之的意脉,它流注于第二层次的景物描写中,最后停蓄为第三层次那敬告乡亲,三载任满后将还山归隐的誓愿。这个誓愿发得很毒,预想归隐,而竟说到了要死后归葬,誓愿越重,正愈见出其心中的怨愤之深。 全诗最可注目处有二:一是记游写景,前人都摘评"白云""绿筱"一联的幽美,因谓谢诗多秀句而少全篇,其实不然。这二句之所以为佳,更重要的原因倒是在全景所显示出来的象中之意。诗人帆沧海,过旧山,山行曲折,水涉沿洄,历经重重叠叠的山岩峭壁与连绵萦环的水中洲渚,真所谓是重重掩抑,步步曲屈。正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而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眼前出现了一派崭新的明丽景象;洁白的云絮抱护着向空壁立的幽峭山岩,而山下清波涟漪,翠绿的蔓藤临岸袅娜,似少女的青丝,照镜自媚。这景象清丽中有着一种孤高之气,正渗透着诗人经历仕途风霜,企望故宅一憩心境,也正体现着他负才自傲,孤芳自赏的性格特征。论者常云陶诗景中有人,谢诗景中无人,其实又不然,细味谢诗,无一不有其人格在,只是陶诗景淡意显,谢诗则语丽情晦。刘勰《文心雕龙》拈出"隐秀"一词状六朝诗风,其源头正在谢灵运。 诗的又一佳处是结构,全诗以大段议论抒清旷幽愤之思起,气势鼓荡,复潜注于精美绝伦的景物描写中,最后又由隐而显,发为誓愿,由显而隐之间,先以"剖竹"二句倒插,由议论挽入记游,复因美景而起营葺旧居之想,扣题"过始宁墅",自然道入归隐旧山之誓。由此两处顿挫,遂使一气贯注中得曲屈沉健之致,而免轻滑剽急之弊。如果将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言》,《北征》诸巨篇与此诗对读,就可发现,老杜之体,其实轫于谢灵运。《昭昧詹言》拈出,谢杜韩(愈)黄(山谷)为一脉相承,洵非虚言。 这首诗对于谢灵运来说,是仕途上的不幸,但是却是他诗歌创作生涯中的大幸,尽管此诗尚带有传统的行旅诗的成分;但是已明显可见中国山水诗的序幕至此真正揭开了。而且这个序幕,揭得甚佳,一开始就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示了完全不同的个性特色。这只要读一下渊明题材相近的《归园田居》之一,就可见无论抒情写景,结构用笔,都是大不相同的。不过序幕总是序幕,《过始宁墅》在谢诗中,其组织尚较单纯、意气也较发露。灵运山水诗意象深曲,锤炼谨严,森然中见出逸荡之气的典型风格,要稍晚至其徜徉于永嘉山水时,才终于形成。 == 名家点评 == 清代何焯:"自然流出"。(《义门读书记》) == 作者简介 == 谢灵运(385~433)晋宋间诗人。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爵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政治烦恼,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山水景物。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他成为山水诗派的创始人。有《谢康乐集》。<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71040911d7a3.aspx 过始宁墅诗]</ref>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国詩]] [[Category:821 中国詩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过始宁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