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裴岑紀功碑 的原始碼
←
裴岑紀功碑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裴岑紀功碑'''<br><img src="http://img3.gai8.com/img3/16/dhtsjgb.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www.gai8.com/shufa/3676.html 圖片來自gai8]</small> |} '''裴岑纪功碑''',全称'''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是[[清代]]将领[[岳钟琪]]在[[新疆]]巴尔库尔地区发现的记载[[汉代]]将领裴岑战绩的石碑。2019年5月为止,裴岑纪功碑是新疆境内发现的立碑时间第二早且最早被重新发现的东汉碑刻。 == 裴岑碑的称呼說明 == 自石碑被发现后,石碑的名称并没有统一过。'''裴岑纪功碑'''、'''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东汉裴岑纪功碑'''、'''东汉永和二年碑'''、'''裴岑碑'''等名称都出现在了不同的记载之中。 == 裴岑碑的发现与现状 == [[雍正|雍正七年]](1729年),[[大清]]宁远大将军[[岳钟琪]][[準噶爾之役|征讨准噶尔]]时在巴尔库尔城西(今[[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境内)发现了裴岑碑并迁往将军府。但也有学者认为早在[[康熙|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张寅的《西征纪略》之中“原上有碑,篆文甚古,只新全师三字可识,余悉漫漶”是对此碑的描述。石碑被发现后有言论表示石碑已于[[乾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被裘文达公移置敦煌,但有学者指出[[嘉庆|嘉庆十年]](1805年),[[王昶 (清朝)|王昶]]的《金石萃编》以及1941年吕少卿的《重修敦煌县志》都表示石碑一直保存在城北门外的关帝庙的碑亭处,裘只是拓得拓本带回内地,从而天下皆知。[[纪昀]]曾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谈到:““其事不见后汉书,然文句古奥,字划浑朴,断非后人所依托。以僻在西域,无人拓摹,石碑锋棱犹完整。”可见当时石碑的完整程度,后因棰拓次数过多,石碑遭到了损伤并导致后来的拓片质量越来越差,以至于关于石碑内容出现了分歧。1931年,[[马仲英]]进军新疆,守城军烧毁关帝庙,该碑被烧裂。时任民众教育馆馆长张钧对石碑进行了简单修复后运往仙姑庙的月光楼。然而该年正逢大旱,有人认为是因为移走了石碑故又把石碑迁反原址,不料石碑在过程中破裂<ref name="book">{{cite book |author1=李学明 |title=汉韵胡风巴里坤 |date=2012 |location=郑州 |publisher=河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807657569 |url=http://www.wenqujingdian.com/Public/editor/attached/file/20180321/20180321105007_87678.pdf |access-date=2019-06-22 |archive-date=2019-06-2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622080843/http://www.wenqujingdian.com/Public/editor/attached/file/20180321/20180321105007_87678.pdf |dead-url=no }}</ref>。现该碑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内。清[[乾隆|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申兆定摹刻了一块四面刻字的石碑,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裴岑紀功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