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行者之约(李芙) 的原始碼
←
行者之约(李芙)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行者之约'''<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440061/pexels-photo-2440061.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行者之约》'''是[[中国]]当代作家李芙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行者之约=== 行者,行路之人也。 我很喜欢行者这个名字。人的一生就是一直在行走,在行走中[[成长]],在行走中[[学习]],在行走中实现[[梦想]],在行走中完成人生的轮回。 行者之称源自佛教,是苦行僧人的代名词;扬名于《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他被唐僧救出后赐法号:行者,孙行者出道于花果山,水帘洞是他的道场。 我与孙行者可谓神交已久,记得高中一年级时从同学那里借来一本小说《西游记》,如获至宝,下课读,上课偷偷读,半夜三更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读,读得我如醉如痴,一口气读了三遍,后来同学催讨,才有些不舍地还回去。可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的[[形象]]总是在眼前浮现,孙行者那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头十万八千里的法术,令我羡慕不已。一有空,我就在柴草垛旁练习翻跟头,常常是屁股摔在地上痛得龇牙咧嘴,慢慢地也摸索出一点门道,练会了车轱辘把式,于是领着伙伴们一起练。从此,月光下的场院里多了一群翻滚的孩子。玩耍中,我知道自己练不出来孙悟空的本事,但也悟到:凡事只要[[坚持]],就会成功的[[道理]]。从此养成了做事能坚持、有韧性的习惯。 1986年,小说《西游记》拍成了电视剧热播,这种形象直观的影视更是吸引了我。每天吃过晚饭最[[盼望]]的事儿就是看电视剧《西游记》,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庭,女儿已经三岁多了,我是抱着女儿把这部电视剧追完的。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真是太形象逼真了,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无不透露出孙行者的个性。印象最深的是三打白骨精剧情,唐僧师徒四人行至白虎岭时,遇见一个白骨精。她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公公,无论白骨精怎样变化,全都逃不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并将他们一一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默念紧箍咒语惩罚悟空,还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后唐僧和沙和尚被白骨精掳去,猪八戒连忙请回悟空,悟空经过一番激战打死白骨精,救出唐僧,师徒又重归于好。 我也因此常常思忖,人如果能有孙悟空那火眼金睛的本事多好啊!免得上当受骗,人生少走弯路。 也许受孙行者的影响,平日里我也喜欢舞枪弄棒,但苦于没有师傅指导始终找不到门路。一次北京学习的机会偶遇太极名家授拳,我是学得如饥似渴,归来后一发不可收拾,起早贪黑学练,曾几何时满脑子都是太极拳的招法,走着走着就情不自禁地比划几下,有时睡觉做梦都在练习太极拳。妻子常常讥讽我说:这练太极拳都练魔怔了。我知道,这是练太极拳着迷了。为此还专程跑到北京找一杨氏太极拳名家入门求教,还别说,经师父指点,太极拳理豁然开朗,拳技也突飞猛进。翌年,参加黑龙江省太极拳锦标赛就拿了一块金牌,后来又连续参加两届太极拳锦标赛取得三项第一。 修炼太极拳几十年后,我慢慢体会到,走在太极修炼的路上是“远上寒山石径斜”;此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于是给自己起了个法号:太极行者。 行者脚步超时空,穿越岁月始相逢。行者之约是我今生的期愿,这次自驾去海南顺路走花果山,来到孙悟空的老家一探究竟。花果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中麓,为云台山脉的主峰,李白曾诗云:“明日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自古就有“东海第一胜境”、“海内四大灵山”之美誉。 走近花果山山门,《西游记》的氛围扑面而来,山门是在传统古城门的骨架上用现代手法加以渲染。正门上首是孙悟空的头像,背衬圆形图案,象征功德圆满,法轮常转。北侧有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浮雕,下面有四只石雕雄狮把门,广场四周有108只石猴,形态各异,迎接着远方的客人,体现出花果山: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特点。 来到花果山,自然想起水帘洞。水帘洞是山中一个天然裂隙洞穴,是《西游记》中孙悟空老家水帘洞的原型,早在《西游记》成书之前就已名闻遐迩,在明代顾乾的《云台三十六景》以及张朝瑞等人的游记和各类文献中已有详尽生动的描述。洞门前有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海州知州王同的“高山流水”题刻,还有“神泉普润”、“灵泉”等勒石。正如《西游记》所写:“一派白虹起,千寻雷浪飞。……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花果山洞穴众多,多达七十二处,是若干万年前的一次造山运动形成的奇观。诸如海天洞、二仙洞、万佛洞、莲花洞等等。《西游记》第三回,描写花果山的七十二洞妖魔皆归顺猴王,并在花果山保卫战中充当先锋。 花果山的主体建筑群是三元宫,三元宫是云台山区的主庙。它发迹于唐,重建于宋,敕赐和扩建于明,明万历30年,朱翊钧皇帝颁旨花果山中的三元宫为天下名山寺院,香火盛旺,后又多次修葺于清。1938年遭日军轰炸焚毁。改革开放后,为发展当地旅游业,依据明朝的建筑风格逐步修复,现已形成以海宁禅寺为主体的庙宇群。当今的山门和“敕赐护国三元宫”门额均是明代遗物,而正门右面那棵古柏是宋代留存至今,院内的两棵银杏树的树龄均超过千年。在此向人们昭示着三元宫的沧桑历史。 花果山的最高峰是玉女峰,玉女峰是“双峰耸立,东曰'清风’,西曰'玉女’,为云台主峰”。玉女是《西游记》所描绘的天宫人物,曾为爱情下凡。如今在山南东磊,可看到玉女洗头盆的遗迹和石刻。传说云雾缭绕之际,花果山巅显现出玉女身姿,娉婷婀娜,妙曼神奇。 站在玉女峰向下望去,花果山石刻、大圣佛、唐僧崖、八戒石等景观清晰可见。大圣佛是在[[自然]]石上凿刻而成的孙大圣头像,是花果山上最大的自然石雕,高7.2米,雕像身披袈裟,双手合十,体态硕大,雍容大度,与山顶上方的孙悟空[[诞生]]地“娲遗石”遥相呼应,诠释着孙悟空生于花果山,长于花果山,成佛后回归花果山的[[轨迹]]。 花果山是神仙聚集之地。站在观神台,眺望字长39.4米、宽15.8米、深0.6米的“神”字王,眼前豁然一亮,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汉字摩崖石刻,于1996年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放眼望去,路边的崖壁上有若干名家书写的大小各异、字体不一、风韵不同的“神”字石刻,一路“神”气十足,给花果山平添了几分神采神韵。 花果山集山石、海景、古迹、神话于一体,山里古树参天、流水潺潺、花果飘香、猕猴嬉戏、奇峰异洞、怪石云海、景色神奇秀丽。秋韵装点下的花果山,更是一幅赤橙黄绿的多彩秋景图,秋韵浓浓,气象万千。 花果山,亿年[[沧桑]],千种风情,万般妖娆。 行者远去,云游四方。 人间有爱,行者无疆。<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46305516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李芙,男,[[黑龙江]]省大庆人,现居山东烟台,大学文化。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行者之约(李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