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蒋梦麟 的原始碼
←
蒋梦麟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蒋梦麟 | 外文名 = Jiang Menglin | 图像 = [[File:蒋梦麟.jpg|缩略图|center|[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28/115/2045/133005578.png 原图链接] [http://cul.qq.com/a/20160331/030876.htm 来自腾讯网]]] | 图像说明 = 蒋梦麟 |center | 出生日期 = 1886年1月20日 | 出生地点 = 浙江余姚 | 逝世日期 = 1964年6月19日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梦熊,兆贤,孟邻 | 职业 = 教育家 | 知名作品 = 《西潮》 <br> 《中国教育原则之研究》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蒋梦麟</big>''〔'1886年1月20日-1964年6月19日〕,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 <p style="text-indent:2em;">曾参加科举考试并中秀才,1912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育学本科毕业 ,随后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杜威,并获得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也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1949年随国民党政权去台湾。 == 人物生平 == 1886年1月20日,生于浙江余姚蒋村。出生时他父亲梦见一只熊来到他家,便给他起名梦熊。 1892年入私塾。 1898年,入绍兴中西学堂,[[蔡元培]]正好是那里的"监督"(相当于校长)。 1899年随家迁往上海,入天主教学校读英文。 1900年,因义和团运动起,举家迁回余姚,在余姚城某校习英文、算术。 1901年,到杭州一教会学校习英文,后因学潮全体学生离校。 1902年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学堂(前身为求是学院),因闹学潮被列入黑名单,改名梦麟。。 1903年入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学习,次年中秀才。 1904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 1908年8月赴美留学。 1912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随后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杜威]],攻读哲学和教育学 。 1917年3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商务印书馆担任《教育杂志》编辑和《新教育》杂志主编,并协助孙中山制定实业计划。 1919年初,蒋梦麟被聘为北京大学教育系教授。五四运动爆发后,受蔡元培委托,代理北大校长。 同年9月,蔡元培返回北大,聘他为教育学教授兼总务长。 1927年,出任浙江临时政治会议委员兼秘书长,8月,任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8年改为国立浙江大学)校长。 1928年,接替蔡元培出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大学院改为教育部后,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部长。 1945年8月,蒋梦麟辞去北京大学校长,同时退出西南联大,由胡适继任。 1949年去台湾,主持"农业复兴委员会"。 1951年,率先提出人口節育問題。 1958年,因為台灣農村的復興作出的貢獻獲得菲律賓政府頒發的"麥賽賽獎"。 1959年,呼吁"讓我們面對日益迫切的台灣人口問題",主張節育、限製人口成長,遭到指責、誹謗和謾罵。 1964年6月19日,因肝癌病逝于台灣台北,終年78歲。 ==『無大臣之風』? 黯然離職 == 一九二八年十月,蔣夢麟被任命為教育部部長,但只有短短的兩年,一九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他突然辭去教育部長之職。他在回憶錄《西潮》一書中說:「我以中央大學易長及勞動大學停辦兩事與元老們意見相左,被迫辭教育部長職。在我辭職的前夜,吳稚暉先生突然來教育部,雙目炯炯有光,……他老先生問我中央、勞動兩校所犯何罪,並為兩校訴冤。據吳老先生的看法,部長是當朝大臣,應該多管國家大事,少管學校小事。最後用指向我一點說道:『你真是無大臣之風。』我恭恭敬敬站起來回答說:『先生坐,何至於是,我知罪矣。』第二天我就辭職,不日離京,回北京大學去了。劉半農教授聞之,贈我圖章一方,文曰『無大臣之風』。」 一般對蔣夢麟的辭職都以偶發事件視之,其實這其中暗潮洶湧,內幕重重。回顧二0年代中後期的教育界,可說是派系林立,有留法派,以李石曾、張乃燕(國民黨元老張靜江之侄)為代表,有歐美派,以蔡元培、蔣夢麟為代表,有留日派,以丁惟汾、經亨頤為代表,以及本土派,則是未出國門的。由於利益和教育理念的不同,四派之間時常發生摩擦,蔣夢麟作為教育部的掌門人,不幸也捲入到這場無止境的「惡鬥」當中。 其實蔣夢麟在回憶這件往事時,也說:「我當時年壯氣盛,有決策,必貫徹到底,不肯通融,在我自以為勵精圖治,在人則等於一意孤行。我本世居越中,耳濡目染,頗知紹興師爺化大為小化小為無的訣竅。今背道而馳,自然碰壁。武力革命難,政治革命更難,思想革命尤難,這是我所受的教訓。」是頗堪玩味的。<ref>[https://www.storm.mg/article/827167 蔡登山專文:蔣夢麟「無大臣之風」]</ref> == 人物评价 == <p style="text-indent:2em;">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蒋梦麟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蒋梦麟关于教育方面的论文,大部分写于"五四"前后。他站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立场上,批判封建主义的"牧民教育",反对德、日的军国主义教育,提倡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平民主义教育。由于后来忙于北京大学的校务,他从事学术研究的时间减少了。但他在教育实践中却坚持贯彻他的教育思想。尤其是蔡元培关于大学教育的主张和"学术自由"的原则,他在北大任职期间更是谨记在心,遵照执行。他晚年在《新潮》一书中深情地回忆道:"著者大半光阴,在北京大学度过,在职之年,但知谨守蔡校长余绪,把学术自由的风气,维持不堕。 == 人物影响 == <p style="text-indent:2em;">作为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 ,蒋梦麟把一生的大部精力投之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和北大的建设。 <p style="text-indent:2em;">'''蒋梦麟'''发展了教授治校的原则。他吸取美国一些大学的管理经验,强调层层分工,各司其职。他提出"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管理方针。原属各学院的教务和事务等工作,改由学校秘书处和课业处负责,改变了过去教授兼任各种事务的现象,使教授得以专心治学与教学。同时,他严格限制教师在校外兼课,使教授有充分时间研究和积蓄学问。 <p style="text-indent:2em;">从20年代初至30年代,蒋梦麟与蔡元培、[[胡适]]、傅斯年等人一道,艰苦地致力于北大中兴,使北大由乱到治,由衰至兴,逐步成为全国学术之中心。使北大人才云集,学术繁荣,推动教学与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教授的科研成果已在国内外学术界处领先地位,并且逐年培养出大批高质量人才。 ==婚姻觀== 蔣夢麟將男女關系概括為三種:一曰狗皮膏藥,二曰橡皮膏藥,三曰氫氣球。所謂狗皮膏藥,貼時不容易,撕開也痛,舊式婚姻之謂也。橡皮膏藥貼時方便,撕開也不難,普通婚姻之類也。至于摩登者流,男女雙方均得時時當心,稍有疏忽即行分離,正似氫氣球然。 ==二婚 淪為知識界笑談== 1936年,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蔣夢麟迎娶陶曾谷女士,在北平舉辦婚禮,邀請胡適做證婚人。可是胡適的妻子江冬秀因為蔣夢麟為娶陶曾谷遺棄原配,不贊成胡適為兩人證婚,把大門一關,就是不讓他出去。原來,蔣夢麟為繼娶陶曾谷而與原配離異,在江冬秀看來,蔣夢麟道德上是有愧的。胡適只能跳窗“脫逃”,成其美事。 蔣陶聯姻最大的壓力還不在蔣夢麟與原配離異,而是他迎娶的陶曾谷是其莫逆之交兼同事高仁山的遺孀。高仁山先后執教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并在北京大學創立教育系。1928年,高仁山被奉系軍閥殺害于天橋刑場。高仁山死后,蔣夢麟對其妻陶曾谷照顧備至。盡管蔣夢麟使君有婦,但陶曾谷的處境令他同情,長期的照顧和相處,感情慢慢發生了變化,兩人互生愛意,墜入愛河。婚禮上,蔣夢麟答謝賓客時表示:“我一生最敬愛高仁山兄,所以我愿意繼續他的志愿去從事教育。因為愛高兄,所以我更愛他愛過的人,且更加倍地愛她,這樣才對得起亡友。”這一說辭成為當時知識界的一大笑談。 ==三婚 晚節不保== 蔣夢麟在晚年時迎來了他的最后一次婚姻,這次的妻子是徐賢樂。徐賢樂(1908-2006),是江蘇無錫人,系出名門。曾祖父徐壽是晚清著名的科學家。父親徐家保曾任上海格致書院董事。徐賢樂是徐家幺女,長得非常漂亮, 徐賢樂的前夫是楊杰(1889-1949,字耿光,云南大理人,官至陸軍中將,加上將銜,是著名的軍事家, 與徐賢樂在重慶結婚。但在結婚七個月后,兩人就因銀錢問題而以離婚收場。 一九五八年,蔣夢麟的夫人陶曾谷因病去世,夫人去世后,蔣夢麟非常落寞,1960年在圓山飯店的一次宴會中,透過媒人介紹,他認識了徐賢樂。<ref>[http://rocidea.com/roc-20781.aspx 傳奇人物 >>> 傳奇人物傳記 風華絕代 物華天寶]</ref> 1960年,徐賢樂〔48歲〕風華正茂,此時,蔣夢麟已經74歲,他像著了魔一樣,老夫聊發少年狂,開始追求徐賢樂。但包括宋美齡、陳誠、胡適這種重量級人物和好友,對這段婚姻均不看好,胡適還對蔣夢麟反覆規勸,但蔣夢麟陷入太深,一意孤行。1961年,蔣夢麟不顧好友的反對,毅然與徐賢樂結成了夫妻。然而,徐賢樂婚後卻索取無度,又對丈夫缺乏照顧,蔣夢麟摔倒骨折,住院治療,徐賢樂卻不肯照料,還遷走戶口,拿走蔣夢麟家裡的東西,後來夫妻分居,鬧到為離婚打官司的境地<ref>[ https://read01.com/0eO8REJ.html 75歲高齡的蔣夢麟當初為什麼要娶徐賢樂?]</ref> 1963年1月23日,蔣夢麟委托婚禮的證婚人、台灣有名的大律師端木愷致信徐賢樂,表示"由于兩人的生活習慣、思想志趣無一相同,相處愈久,隔閡愈深,此次折骨就醫,彼此意見更多不合",經多日考慮後"決定分居",但是可以每月給徐賢樂新台幣3000元。這一提議遭到了徐賢樂的拒絕。2月8日,蔣夢麟再經端木愷發出第二封信,指責徐賢樂擅自領去其應得之利息、股息。4月10日,蔣夢麟正式以"不堪徐娘虐待之苦"向台北地方法院正式請求離婚,繼而又專門舉行記者招待會。 ===風燭殘年 鬱鬱而終=== 此時蔣夢麟已是風燭殘年,腿傷未愈,體質孱弱,接受媒體採訪時,他當場老淚縱橫:"我堅決要和徐女士離婚,我有道理,也有原因的。我已是望百之年的老人了,在社會上做了幾十年的事,也不是小孩子,豈會這麽容易受人挑撥?""到現在一年多,我失望了,我受到人生所不能忍的痛苦:家是我痛苦的深淵,我深深地後悔沒有接受故友胡適之先生(此時胡適已經去世)的忠告,才犯下了錯誤。我愧對故友,也應該有向故友認錯的勇氣,更要拿出勇氣來糾正錯誤。在經過親友調處不諧之後,才毅然向法院起訴請求離婚,以求法律的保障。" 對于蔣夢麟的這些做法,徐賢樂也不甘示弱。她以"我與蔣夢麟"為題不斷在報刊上發表文字,否認她與蔣夢麟已經構成了離婚的條件。徐賢樂的反訴條理清明,也不能不算離婚官司中的好文章。尤其對"侵瀆先室"的反駁,列舉出蔣先生當年婚中戀慕陶女士,與原配夫人分居,後陶女士下嫁原告,"故原告此所謂'先室'究指何人,已滋抗告"。對于蔣在離婚書中說"指責她趁著蔣開刀之際把存折、股票、土地過戶",她的回答也算工整,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小兒女撒嬌之態:"當初你說的,你的東西都歸了我,所以我今天做的無非是照著你的意願做罷了。" 1964年1月23日,這場曠日持久、轟動台灣島的離婚官司,最終經人調解而息訟,蔣徐二人協定離婚,由蔣支付給徐贍養費50萬元。塵埃落定後僅僅半年,6月19日,蔣夢麟便因肝癌病逝,終年78歲。<ref>[https://www.itsfun.com.tw/%E8%94%A3%E5%A4%A2%E9%BA%9F/wiki-3654795 蔣夢麟]</ref> == 主要作品 == [[File:Jiangmeng.jpg|缩略图|left|[http://image.51bidlive.com/u/20180301/0910.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92%8B%E6%A2%A6%E9%BA%9F%E5%9B%BE%E7%89%87&step_word=&hs=2&pn=221&spn=0&di=2563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3105050388%2C497985935&os=3646068876%2C1878687323&simid=0%2C0&adpicid=0&lpn=0&ln=388&fr=&fmq=1550733498076_R&fm=result&ic=&s=undefined&hd=&latest=©right=&se=&sme=&tab=0&width=&height=&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image.51bidlive.com%2Fu%2F20180301%2F0910.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vg_z%26e3Bc8kt1stej_z%26e3Bv54AzdH3FIpj4AzdH3Fmc8nnl&gsm=b4&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百度图片]]] <p style="text-indent:2em;">'''著作''' <p style="text-indent:2em;">《西潮》<ref>[https://www.clzg.cn/article/24114.html 《西潮》 ]彩龙社区网</ref>(英文自传,后译为中文) <p style="text-indent:2em;">《孟邻文存》 <p style="text-indent:2em;">《谈学问》 <p style="text-indent:2em;">《文化的交流与思想的演进》 <p style="text-indent:2em;">《新潮》 <p style="text-indent:2em;">'''论文'''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国教育原则之研究》(博士论文) <p style="text-indent:2em;">《高等学术为教育之基础》 <p style="text-indent:2em;">《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 <p style="text-indent:2em;">《个人之价值与教育之关系》 <p style="text-indent:2em;">《世界大战后吾国教育之注重点》 <p style="text-indent:2em;">《改变人生的态度》 <p style="text-indent:2em;">《和平与教育》 <p style="text-indent:2em;">《新旧与调和》等 == 参考文献 == [[Category:教育家]] [[Category:中国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蒋梦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