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荣县大佛寺 的原始碼
←
荣县大佛寺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荣县大佛寺</big> ''' |- | [[File:荣县大佛寺.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荣县大佛寺 地理位置;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城区大佛街大佛寺一号 占地面积;32470平方米 景点级别;国家AAAA级景区 著名景点;荣县大佛摩崖造像,啸台 |} '''荣县大佛寺'''景区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城区大佛街大佛寺一号,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距自贡34公里,处于成渝高速公路中段,沿自雅公路可直达景区。以其隽美而享誉神州,素有"乐山大佛雄,荣县大佛美"之民间赞誉,为世界第二大石刻佛像。大佛寺坐落在荣县城郊大佛山(亦称真如岩)山麓,山门书题[["大佛禅寺"]],以石刻大佛命名。大佛寺始建于唐代,气势雄伟、衣纹流畅、慈眉善目、神韵飘然,是古代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匠心独运的上乘之作,是[[中国]]石刻遗存之艺术瑰宝,1956年大佛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待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川南旅游线上著名的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687d860102yvob.html 荣县大佛及大佛寺] , 新浪网 2019-01-26 </ref> ==主要景点== 大佛寺庙宇依山就势,以佛像为中心向左右两边展开,主要由[[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达摩殿、[[罗汉殿]]、藏经楼、[[禅房]]、方丈室等组成。1988年重建的大佛护身楼,是仿木仿古重檐歇山式建筑,既保护了大佛,又具游览价值,逐层登楼近瞻佛容慈颜,从上到下尽观大佛伟岸雄姿,鸟瞰荣城风貌,眺望远山近峦。山下远望禅林,古刹错落有致。整个建筑群体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雁,大佛好似端坐在大雁背上,佛寺一体,殊为壮观。寺内主要景点还有:[[大肚弥勒]](俗称笑罗汉)、[[达摩]]渡江石刻(位于殿西崖壁上刻有一高达5米的达摩像,手持念珠、禅杖,脚踏苇叶,立于汹涌波涛之中,其造型为世所罕见)、啸台游赏(大佛后半山间有一"啸台"古迹,传说是晋代著名隐士孙登长啸处)、放翁诗魂、松荫枕石、白云深处,荣州碑园、瑶圃休闲等人文景观。 大佛摩崖造像 寺院内最为著名的大佛摩崖造像,刻于唐代,据[[康熙]]年间的[[《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大佛山在城东一里,唐人刻大佛,与山齐"。北宋元丰八年(1085)至元佑七年(1092),僧淳德募修,历时八年,对大佛进行过大规模的装修,佛像全身施彩贴金,直至清末民初,仍是"[[金像巍巍"]]。大佛依山崖凿成,刻在高约40米、宽约16米、深14米的敞口敞顶大龛内,头与山巅齐平,通高36.67米,头长8.74米,肩宽12.67米,体宽14.6米,膝高12米,脚宽3.5米,就高度而言,仅次于[[乐山大佛]],号称[[四川]]第二大佛,是全国第二大石刻佛像,世界第三大石刻佛像。该佛像造型优美,比例匀称,和服袒胸,双足踏在座前的两朵仰覆的莲花之上,善跏趺(又为端坐)在金刚座上,坐南面北,气势雄伟,是一尊摩崖石刻佛装弥勒造像,俗称荣县大佛。大佛头饰螺髻,脸面略方而丰腴,双眉间有白毫,鼻高唇厚,两耳方长,双手平放膝上,右手抚膝,左手手心向上,掌中有摩尼珠。大佛的头顶上方有一道石条卷拱护罩,上刻"大开觉路"四字;崖顶上还有砖阁一座,远看像在戴在大佛头顶上的宝冠。大佛前有阁楼遮盖,以使佛身免遭风雨浸蚀,阁楼也是大佛寺的主体建筑,把大佛从肩部以下遮得严严实实。因此,虽然要入寺内仰望才能看到大佛全貌,给瞻仰者带来不便,但却保护了大佛佛体不受外来的破坏,至今保存完好。 ==历史文化== 大佛寺山门书题[["大佛禅寺"]],以石刻大佛命名,位于荣县城郊1公里处的东山,始建于唐代。大佛寺气势雄伟、衣纹流畅、慈眉善目、神韵飘然,是古代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匠心独运的上乘之作,是[[中国]]石刻遗存之艺术瑰宝,素有"乐山大佛雄,荣县大佛美"之民间赞誉,荣县大佛以其隽美而享誉神州。 大佛凿刻完工后,即修有殿宇保护,根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时有"架殿十层,高四十七丈,阔十五丈"、"旧时寺门、抵今溪岸"。可见当时的恢宏气势,其后几毁几修,现存的殿宇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所建。 ===历史记载=== 1、[[乾隆]]本[[《荣县志》]]记载:"大佛山在东城一里,唐人刻大佛,与山齐。架殿十层,高四十七丈,阔十五丈。今佛像巍然,而筵楹横竖,久没于荒烟蔓草之中。" 2、[[嘉庆]]本[[《荣县志》]]记载:"大佛山,县东南一里,联真如崖。宋元丰八年,僧淳德募修,因山为大佛像,成于元佑七年。旧志载,当时架殿十层,高四十七丈,阔十五丈,今已湮没,惟佛像巍然,身高十五丈,有奇露处者有年矣。嘉庆十六年,知县许源命僧会智珏等募修,卷石为顶,装绘差足壮观。" 3、[[光绪]][[《荣县志》]]载:"道光二十一年,署知县克星额捐廉续修,邑人复捐资以助,星未复旧,颇足壮观"。 4、民国[[《荣县志》]]第四卷·山脉记载:"双路口抱城为大佛山。宋元丰开凿凡八年,汔元佑成。佛高三十六丈,与山齐。[[陆游]]东山诗云:'老惯人闲岁月催,强扶衰病上崔嵬。生为柱国细事耳,死画云台何有哉。熟计提军出青海,未如唤客倒金罍。来朝日出春风动,更看青天万里开。'山半有啸台,'废台已无隐士啸,啸台载酒云生屐。'皆陆句。旧有屋,宋刺史李焘、冯俨摩崖记胜。山顶为墙,如堡庑。崖曰真如,下有真如观、一胜亭。宋刺史李焘建。" 5、民国[[《荣县志》]]第十一卷·社祀记载:"大佛寺,陆游诗所谓东山也。据唐开化寺碑,古已有大佛殿。今巨像在东郊真如崖,宋元丰十八年,僧淳德因岩凿像,以元佑七年成。旧载架殿十层,高四十七丈,阔十五丈,后毁。清嘉庆十年,峨眉山僧隆辉自南海归过荣,见佛像荒露,乃斩草而庵。十三年,知县许源卷修佛顶。二十一年,宫监桂修禅房、方丈寺门,刻达摩像,极工。道光二十一年,克星额捐募补修。同治二年,申诰拓之,皆官力也。[[光绪]]初,僧请[[《北藏全经》]],高阳[[李相国]]鸿藻题'藏经楼'榜。山半有啸台,国变四年,[[赵熙]]诗:'废台文献久无征,宋代题诗屋几层,冷眼看穿司马氏,山中一笑即孙登。'感洪宪事也。" 6、民国[[《荣县志》]]第十三卷·古迹记载:"大佛崖,在东郊,宋曰东山。元丰八年,僧淳德凿像,元佑七年成。崖半曰啸台,李焘题壁,旧志称'啸台游赏'。啸台对峙曰莲台,迤南曰罗汉洞,宋曰龙洞。上有亭曰龙门亭,久废,旧志称'龙湫夜月'。其山连亘中断,俗云'双狮结尾',南曰龙头山,塔曰镇南塔,旧志称'龙头插笔'。惟清时宫监桂于佛崖凿达摩像,是为逸品。" 7、民国《荣县志》第十五卷·事记记载:"神宗元丰八年,僧淳德凿东山佛像,……哲宗元佑七年佛像成。按通监注,开元中,僧海通于渎江、沫水、蒙水三江之会,凿山为弥勒大像。高逾三百六十尺,建七层阁。荣特无江耳,所凿乃释迦牟尼佛,非弥勒也。" ===修缮史=== [[File:荣县大佛寺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1、唐代名开化寺,后称大佛禅寺。 2、宋代重修后规模很大,寺门抵今溪岸。宋元丰八年至元佑七年,僧淳德募修荣县大佛。竣工后的荣县大佛妆彩贴金、光彩夺目,十层殿宇,气势恢弘。确如赵熙所赞曰:"荣州不让嘉州好,只少凌云风水声。" 3、明末清初寺庙毁于兵火。 4、清[[嘉庆]]年间重建。"清嘉庆十年,峨眉山僧隆辉自南海归过荣,见佛像荒露,乃斩草而庵"。可能只作了清除杂草的简单工作。"清嘉庆十六年,知县许源命僧会智珏募修,券石为顶,装绘差足壮观。"可见,当时在佛像头顶增修了条石券拱(至今犹存),且对佛像进行了一次装绘。清"嘉庆二十一年,宫监桂修禅房方丈寺门,刻达摩极工","迨后宫超吕马李备主先后培翌,诸佛各有殿宇,即缁徒所处,斋有堂、禅有室、卧有寮、库有房、香积有厨。"此次修缮,当是围绕大佛增建的一些附属设施。以后时有修缮和扩建,因受地形限制,寺庙只能依山就势;缩退山门,以大佛为中心向左右两边展开,主要由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达摩殿、罗汉堂、藏经楼、方丈室、禅房等殿堂组成。山下远望禅林,古刹错落有致。清"[[道光]]二十一年,克星额捐廉补修。同治二年,申诰拓之,皆官力也。[[光绪]]初僧清北藏全经,高阳李相国鸿藻题藏经楼榜。半山有啸台。"据此记载,[[嘉庆]]之后的道光至光绪年间,荣县大佛区域内作了一些小的修补和增建。清末民初,寺内香火极为旺盛,邻近州县的善男信女,或上朝峨嵋山,或下朝宝顶山,必经荣县朝大佛。 5、解放前后,年久失修,寺庙有所损毁。1935年,大佛寺内驻兵,文物遭破坏。1943年,县长[[黄希濂]]主持进行过一次修缮。文革期间,大佛受到了空前的人为损坏。 6、"文革"结束后,国家拨专款全面维修寺庙,广植树木。全寺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全系古建筑或仿古建筑。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荣县大佛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成立县文管所,荣县大佛纳入正规管理。各级财政和省市文物部门拨款维修大佛及大佛禅寺,历时两年,耗资21.5万元,使大佛寺初具游览规模。1987年,将已成危房的大雄宝殿拆除,并于1988年开始修建大佛护身楼,加固延伸券拱,并在券拱上建佛光阁,整个工程历时2年,耗资125万元。至此,荣县大佛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利用。1998年,聘请[[四川]]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制定了荣县大佛佛身修复的保护方案,此项维修工程预算资金150万元,由于资金紧缺,仅作了修复方案,待后实施。2000年,投资420万元进行了大佛寺的改扩建一期工程,完成了包括新山门殿、新山门广场、石梯及两侧厢房的基础,新山门正对大佛,使游客更好地观瞻大佛的雄伟端庄之姿。2004年,由省文物局拨专款完成了大佛排水系统的整治工程,在大佛楼半山两侧修建人字架遮雨亭,对大佛侧面危崖进行整治,将大佛排水沟进行清理、疏通、扩展等,使荣县大佛排水通畅,得到了进一步的更好的保护。 ==寺内陈设== 荣县大佛寺景区自1982年对外开放以来,累计投入已达500余万元,到2008年为止景区占地3247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3平方米,寺内广种名贵花木,绿化覆盖率90%以上。寺内宾馆、餐厅、摄影、工艺品销售、花卉盆景展销等各项旅游设施齐备,能满足景区旅游接待要求。2002年中国旅游局评定为AA级风景区。 荣县白雀寺始建于李唐时期。据清[[乾隆]][[《荣县志》]]上县令蔺松关于[[《重修白雀寺记》]]中写道:"城南里许罗汉洞,唐宋迄今绵亘数百年,不可谓非西天邃迹也。矧邑之式,且凭依相为。深远者旧李唐有[[白雀寺]],右附啸台、大佛及崖穴阿罗诸像。"荣县[[白雀寺]]临时管理筹备小组已委托遂宁市建筑勘测设计院设计出恢复白雀寺院修建工程设计的平面和侧立面图。寺院内将恢复重建山门殿兼哼哈殿,在楹上篆刻:"入此门来尽皈依佛果;从这里进应参透禅机。"院中间恢复四大天王殿,院南恢复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四个大字采用赵朴初先生手书,殿中供奉三身佛:分别是释迦牟尼、卢舍那和毗卢遮那,还有形象各异的十八罗汉好不威风。 大佛寺因地处城郊,交通极为方便,其间佛楼凭槛啸台游赏,放翁诗魂,松阴枕石,白云深处,一苇渡江、云隐朝阳、瑶圃诸景,览胜之余,或留影、或拜佛,或去茶园品茗,或去斋堂进餐,正如诗人柳倩诗云:"登临一览古荣州,水绕青山大佛流。宋代遗风唐时窟,临风远望复何求。" 大雄宝殿原为单檐四层架殿式建筑,昔日人们只能"远看大佛头。近看大佛脚"现为四重檐歇山式仿古建筑,全称大佛护身楼,简称大佛楼。登大佛楼,既可层层观赏大佛雄姿,又可左经莲台;右转啸台。拾级顶上,宜达头顶佛光阁,举目眺望,远山近水,荣城风貌。尽收眼底。 啸台崖壁还有唐宋摩崖造像,西方极乐世界,[[十八罗汉]]。其中"罗汉群龛"引人注目,龛高3.4米,宽4.6米,深0.46米,内刻六尊罗汉,其中三尊头部已毁。六尊罗汉中间浮雕一株桃树,枝上悬一仙桃。靠仙桃的罗汉,一尊双手交叉乎放在胸前,悠闲自在:另一尊面朝仙桃,似无动于衷。造像表现了他们超脱凡尘,不为利禄所动的神态。这种布局的雕刻为全国罕见,有一定研究价值,已为[[《中国美术全集四川石窟雕塑》]]收集。"啸台总一郡之胜"。唐宋时在此建有栋字轩槛,北宋建"一胜亭",供人凭临怀古。若登台极目,东可望巍巍大佛,西可俯幽深龙洞。唐宋以来,这里就是人们乐于游览之地。历史上的楼台亭阁,栋宇轩槛早毁。1982年,根据古籍记载,揣摩宋代"一胜亭"旧址,在啸台一侧重建"一胜亭",供人歇足眺望,凭吊古人。 ==打造"会客厅"==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大佛寺景区迎来了游客高峰期,日平均接待游客达1300人次,最多的一天接待游客2000余人,大假期间,景区共接待各地游客1万多人次。 事实证明,首期环境整治工程的顺利竣工为大佛寺景区旅游带来又一个明媚的春天。 [[File:荣县大佛寺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以打造荣县大佛寺[[中国]]4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使其成为县域经济外向型发展的窗口。"县委、县政府思路明确。从2007年开始,大佛寺景区首期环境整治工程拉开帷幕,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倾力打造城市的"会客厅"。 2007年11月3日,梧桐水城区段河床整治正式开工,标志着大佛寺景区首期环境整治工程拉开序幕。按照设计规划,县水务部门组织工程队,在该河段大佛桥下游65米处,修筑一道长46米、高2.6米的拦河堰。通过修堤清淤提高水位,梧桐水上游约200多米长的河床再现了碧波荡漾的生机。青山映照,绿水环绕的美丽景象又呈现在大佛脚下。 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规划建设局、房管局、农业局、文体局等部门通力合作,广泛宣传动员,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顺利完成了新南门桥至东门桥河岸绿化建设拆迁工程,拆迁面积23700多平方米,滨河广场轮廓初现。同时,也让不少老百姓感受到了县委、县政府整治大佛寺景区环境的坚强决心。 作为全县重点工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现场"督战",景区建设在2008年快马扬鞭。 景区道路黑化,滨河带绿化、亮化工程相继开工,"生态便道"、"生态停车场"等彰显生态人文个性的景观跃入了市民眼帘,为荣县大佛寺申报"中国4A级旅游景区"奠定了硬件基础。 2008年3月20日,大佛寺景区动脉--新南门桥至东门桥景区道路改造工程正式开工。100天后,在交通部门的精心组织下,一条长1000米、宽7米的沥青混凝土道路如玉带横贯滨河广场,直通大佛寺山门。道路所经之处,树木葱茏,景色怡人。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让来到大佛寺景区的朋友们抢先体验舒畅之感! 春节后,同期开工建设的滨河带绿化在市民的企盼中一天一个样。13000平方米的绿化将滨河走廊和滨河广场装扮得绿意盎然,不远千里采购的银杏、菩提、白千层等数十种名贵树种提升着景区品位,300吨假山石依地形而砌,道路绿化乔、灌、竹、花、草交错,草坪、花坛、假山、林荫等不同景观错落有致。总面积达12000平方米的"生态便道"四通八达,由青砂石、黑砂石铺设而成的路面平坦而环保。占地7000平方米的荣县首个"生态停车场"落户景区,由40厘米厚的生态青砂石铺设的地表平坦而宽敞,车位之间以树木相隔,夏季可为车辆遮阴,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在"生态停车场"附近,荣县首个三星级公厕也即将落地。 据大佛寺景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一负责人介绍,大佛寺景区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县"十一五"期间实施"旅游靓县"战略的重要项目,随着大佛寺景区首期环境整治工程的竣工,工作重心由外向内转移到大佛寺内道路、景观设置规划阶段。同时,还将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外资、民资投入景区建设,完善和提升景区的服务功能,使其早日成为县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c0507sp595e|480|270|qq}} <center>观荣县大佛寺</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荣县大佛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