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苦蘵 的原始碼
←
苦蘵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苦蘵</big> ''' |- | <center><img src=http://img1.iplant.cn/gotoimg/236/92E01F6F11B2B156.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www.iplant.cn/info/%E8%8B%A6%E8%98%B5?t=p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状花目 科:[[茄科]] 属:[[酸浆属]] 种:苦蘵 分布区域:我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 中文学名:苦蘵 采收时间:夏、秋季 用 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 |} '''苦蘵'''(kǔ zhí),中药名。为茄科植物苦蘵Physalis angulata L.的全草。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具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感冒]],[[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牙龈肿痛,湿热黄疸,痢疾,水肿,热淋,天疱疮,疔疮。 <ref>[http://www.iplant.cn/info/%BF%E0%CC%75 苦蘵], 植物智, 2020-01-18</ref> ==苦蘵别名== 蘵、黄蒢、蘵草、小苦耽、灯笼草、鬼灯笼、天泡草、爆竹草、劈柏草、响铃草、响泡子。 ==苦蘵入药部位== 全草。 ==苦蘵性味== 味苦、酸,性寒。 ==苦蘵归经== 归肺经。 ==苦蘵功效== 清热,利尿,解毒,消肿。 ==苦蘵主治== 感冒,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牙龈肿痛,湿热黄疸,痢疾,水肿,热淋,天疱疮,疔疮。 ==苦蘵相关配伍== 1、治百日咳:苦蘵15g。水煎,加适量白糖调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2、治小儿菌痢:鲜苦蘵15g,车前草6g,狗肝菜、马齿苋、海金砂各9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3、治指疔:苦蘵鲜叶捣烂敷患处,每日换2-3次。(《江西民间草药》) ==苦蘵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煎水含漱或熏洗。 ==苦蘵使用注意== 孕妇禁服。 ==苦蘵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全草,鲜用或晒干。 ==苦蘵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被疏短柔毛或近无毛,高常30-50厘米;茎多分枝,分枝纤细。叶柄长1-5厘米,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阔楔形或楔形,全缘或有不等大的牙齿,两面近无毛,长3-6厘米,宽2-4厘米。花梗长约5-12毫米,纤细和花萼一样生短柔毛,长4-5毫米,5中裂,裂片披针形,生缘毛;花冠淡黄色,喉部常有紫色斑纹,长4-6毫米,直径6-8毫米;花药蓝紫色或有时黄色,长约1.5毫米。果萼卵球状,直径1.5-2.5厘米,薄纸质,浆果直径约1.2厘米。种子圆盘状,长约2毫米。花果期5-12月。 ==苦蘵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谷林下及村边路旁。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 ==苦蘵性状鉴别== 茎有分枝,具细柔毛或近光滑,叶互生,黄绿色,多皱缩或脱落,完整者卵形,长3-6cm,宽2-4cm(用水泡开后展平),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全缘或有疏锯齿,厚纸质;叶柄1-3cm。花淡黄棕色,钟形,先端5裂。有的可见果实,球形,橙红色,外包淡绿黄色膨大的宿萼,长约2.5cm,有5条较深的纵棱。气微,味苦。 以全草幼嫩、色黄绿、带宿萼多者为佳。 ==苦蘵药理作用== 抗癌作用。 ==苦蘵相关论述== 1、《尔雅》郭璞注:“蘵草,叶似酸浆,花小而白,中心黄,江东以作葅食。” 2、《本草拾遗》:“崔豹《古今注》云:苦蘵,一名蘵,子有实,形如皮弁,子圆如珠。” 3、《纲目》:“酸浆、苦蘵,一种二物也,但大者为酸浆,小者为苦蘵,以此为别。败浆亦名苦蘵,与此不同。”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4 中藥學]]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苦蘵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