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苍叶蒲公英 的原始碼
←
苍叶蒲公英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苍叶蒲公英</big> ''' |- | [[File:T01079df9b4cf439752.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079df9b4cf439752.jpg 原圖鏈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8724038&sid=9046661 苍叶蒲公英]]]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苍叶蒲公英 拉丁学名:Taraxacum glaucophyllum V. Soest 界属:植物界、蒲公英属 门纲: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亚科:合瓣花亚纲、舌状花亚科 目科:桔梗目、菊科 种:苍叶蒲公英 |} '''苍叶蒲公英'''(学名:Taraxacum glaucophyllum V. Soest)[[是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垂直,根颈部有褐色残存叶基。叶灰绿色,中间的叶脉苍白色,宽线形至线状倒披针形,先端钝,基部狭长,叶长约11-12厘米,宽约1厘米,具小齿或稀疏的短齿,或略长的明显的齿,齿可达3-4毫米长,顶端裂片长约3厘米,全缘,具短柄,叶柄紫色。 产青海、四川西部(木里)、云南西北部、西藏。生于海拔2800-4300米山坡草地。 ==形态特征== '''生活型''': 多年生草本; '''叶''': 叶灰绿色,中间的叶脉苍白色,宽线形或线状倒披针形,长11-12厘米,基部窄长,具小齿或疏生短齿,或齿长3-4毫米,顶端裂片长约3厘米,全缘,具短柄,叶柄紫色; '''花''': 花葶高达20厘米;头状花序径约2.5厘米;总苞长约1.5厘米,暗绿色,外层披针形,窄于内层,长约6毫米,具宽的白或玫瑰色边缘,先端背部有正三角状小角,内层总苞片宽线形,长约1.2厘米,具白色膜质边缘,先端紫色,背部具小角或增厚;舌状花黄色,边缘花舌片背面有紫色条纹,柱头和花柱黄色; '''果''': 瘦果倒圆锥形,麦秆黄色,长3毫米,上部具小刺,顶端稍缢缩成圆锥形喙基,长1毫米,喙长3.5毫米;冠毛白色,长6毫米;<ref>[http://www.iplant.cn/info/Taraxacum%20glaucophyllum 苍叶蒲公英],植物智</ref> ==产地分布== 产青海、四川西部(木里)、云南西北部、西藏。生于海拔2800—4300米山坡草地。模式标本采自西藏削登贡巴(即今八宿县然乌湖边)。<ref>[https://www.zhiwutong.com/latin/Compositae/Taraxacum-glaucophyllum-V-Soest.htm 苍叶蒲公英Taraxacum glaucophyllum V. Soest],植物通</ref> ==本种提示== 本种特征很明显。内外总苞片均有明显的小角。同时以瘦果为麦秆黄色区别于灰果蒲公英,以小角的形状区别于角苞蒲公英,以瘦果下部光滑区别于蒲公英。但在没有果实时,易误定为灰果蒲公英。<ref>[https://www.zhiwutong.com/latin/Compositae/Taraxacum-glaucophyllum-V-Soest.htm 苍叶蒲公英Taraxacum glaucophyllum V. Soest],植物通</ref> ==栽培技术== [[种子准备]]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野生条件下二年生植株就能开花结籽,初夏为开花结数随生长年限而增多,有的单株开花数达20个以上,优良品种单株开花数量可高达20个以上,开花后经13~15天种子即成熟。 花盘外壳由绿变为黄绿,种子由乳白色变褐色时即可采收。切不要等到花盘开裂时再采收,否则种子易飞散失落损失较大。般每个头状花序种子数都在100粒以上。大叶型蒲公英种子千粒重为2克左右,小叶型蒲公英种子千粒重为0.8~1.2克左右。 采种时可将蒲公英的花盘摘下,放在室内存放后熟一天,待花盘全部散开,再阴干1~2天至种子半干时,用手搓掉种子尖端的绒毛,然后晒干种子备用。 在蒲公英野生资源丰富的地方,也可直接控取野生蒲公英的根用于栽培。通常在10月份,挖根后集中栽培于大棚中,株行距8厘米×3厘米,栽后浇足水,至次年2月即可萌发新叶,这时再施一次有机肥,生长到一定程度即可采叶上市。 [[整地施肥]] 选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种植。要亩施有机肥2000~3500千克,混合过磷酸钙15千克,均匀地撒到地面上。深翻地20~25厘米,整平耙细,做平畦宽1.2米、长10米、起20厘米高小垄。 蒲公英播种前,应先翻地作畦,在畦内开浅沟,沟距12厘米,沟宽10厘米,然后将种子播在沟内,播种后覆土,土厚0.3~0.5厘米。播种时要求土壤湿润,如土壤干旱,在播种前两天浇透水。春播最好进行地膜覆盖,夏播雨水充足,可不覆盖。 [[播种繁殖]] 蒲公英繁殖采用种子繁殖。种子无休眠期,成熟采收后的种子,从春到秋可随时播种。根据场需求,冬季也可在温室内播种,露地直播采用条播,在畦面上按行距25~30厘米开浅横沟,播幅约10厘米,种子播下后覆土1 厘米,然后稍加镇压。播种量每亩0.5~0.75千克。平畦撒播,亩用种1.5~2.0千克。品质优良的蒲公英良种每亩的播种量仅为25~50克。播种后盖草保温,出苗时揭去盖草,约6天可以出苗。 为提早出苗可采用温水烫种催芽处理,即将种子置于50~55℃温水中,搅动至水凉后,再浸泡8小时,捞出种子包于湿布内,放在25℃左右的地方,上面用湿布盖好,每天早晚用温水浇1次,约3~4天种子萌动即可播种。成熟的蒲公英种子没有休眠期,当气温在在15℃以上时即可将种子播在湿润土壤中。经过90个小时左右即可发芽。种子在土壤温度15℃左右时发芽较快,在25~30℃以上时,发芽慢,所以从初春到盛夏都可进行播种。 根据试验结果得知:5月未采收种子后立即播种,从播种至出苗需10~12天;延至夏季7~8月份播种,则从播种到出苗需15天。播种量一般每平方米为3~4克左右,可保苗700~1000株。 [[田间管理]] 播种当年的田间管理: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如果出苗前土壤干旱,可在播种畦的畦面先稀疏散盖一些麦秸或茅草;然后轻浇水,待苗出齐后用杈子扒去盖草;出苗后应适当控制水分,使幼苗茁壮生长,防止徒长和倒伏;在叶片迅速生长期,要保持田间湿润,以促进叶片旺盛生长;冬前浇1次透水,然后覆盖马粪或麦秸等,利于越冬。 中耕除草:当蒲公英出苗10天左右可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以后每10天左右中耕除草1次,直到封垄为止;做到田间无杂草。封垄后可人工拔草。 间苗、定苗: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定苗。出苗10天左右进行间苗,株距3~5厘米,经20~30天即可进行定苗,株距8~10厘米,撒播者株距5厘米即可。 肥水管理:蒲公英抗病抗虫能力很强,一般不需进行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的重点主要是肥和水。蒲公英虽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是它还是喜欢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种植蒲公英时,每667平方米施2000~3500千克农家肥作底肥,每67平方米还须施17~20千克硝铵作种肥。播种后,如果土表没有覆盖,就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保证全苗。出苗后,也要始终保持土壤有适当的水分。 生长期间追1~2次肥。并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保证全苗及出苗后生长所需。播种当年的幼嫩植株可以不采叶,等到第2年才开始采收,此时植株品质好,产量高。秋播者入冬后,在畦面上每亩撒施有机肥25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既起到施肥作用,又可以保护根系安全越冬。翌春返青后可结合浇水施用化肥(亩施尿素10~15千克、过磷酸钙8千克)。为提早上市,早春可采用小拱棚覆盖。秋末冬初,应浇1次透水,然后在畦面覆盖马粪或麦秸等,以利根株越冬和翌年春季较早萌发新株。 采收:蒲公英可在幼苗期分批采摘外层大叶供食,或用刀割取心叶以外的叶片食用。每隔15~20天割1次。也可一次性割取整株上市。一般每亩地每次收割可产700~800千克。 采收时可用钩刀或小刀挑挖,沿地表1~1.5厘米处平行下刀,保留地下根部,以长新芽。先挑大株收,留下中、小株继续生长;也可像东北地区的一些地方掰收芹菜叶那样采收,但叶片是分散的,不成叶束。单位面积产量:露地栽培,平均每平方米产0.8~1.0千克;大棚栽培,平均每平方米产1.2~1.7千克;温室栽培,平均每平方米产1.5~2.4千克。 [[成熟采收]] 蒲公英的采收可分批采摘外层大叶供食,或用镰刀割取心叶以外的叶片食用,每隔30天割1次。采收时可用镰刀或小刀挑割,沿地表1~2厘米处平行下刀,保留地下根部,以长新芽。先挑大株收,留下中、小株继续生长。也可一次性整株割取上市,一般每亩地每次可收割2000~2500公斤。蒲公英整株割取后,根部受损流出白浆,10天内不宜浇水,以防烂根。蒲公英作中药材用时可在晚秋时节采挖带根的全草,去泥晒干以备药用。<ref>[http://www.xbmiaomu.com/miaomuzhishi/show.php?itemid=26800 蒲公英的栽培技术], 苗木网,2016-06-27</ref> ==主要价值== 蒲公英有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无论是地被种植还是盆景栽培都可取得满意的观赏效果。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苍叶蒲公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