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艾姓 的原始碼
←
艾姓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艾姓.jpg|缩略图|[https://image.so.com/ 艾姓]]] '''艾姓''',最早起源于夏朝少康帝中兴大臣汝艾,其后人以艾为姓;汝艾祖籍天水,故天水为艾姓发扬之郡。艾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34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59位。 历史上艾姓重要人物有:商朝艾侯;唐朝镇军辅国大将军艾朝,书法家艾居晦;宋朝画家艾宣,诗人艾可叔,元朝名医艾元英;明朝征西前将军艾万年,礼部侍郎艾常富;清朝刑部尚书艾元徵,武显将军艾肇昌;现代工程院院士艾兴,经济学家艾春荣。 截至2009年,艾姓人口大约69万,为全国第184位姓氏,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052%;主要分布于湖北、江西、湖南、四川四省,大约集中了艾姓总人口的41.6%。 ==主要源流== 汉族艾姓起源 远古时期发明艾刀的氏族,以艾为氏 。 辅佐夏朝少康帝中兴夏朝的大臣汝艾,因其功高,少康帝赐姓艾,汝艾为文字记载的艾姓得姓始祖 。 商朝修水古艾国(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其子孙以国君姓为氏 。 汤阴艾国最后一任侯爵的子孙以故国名"艾"为氏 。 春秋时期宋国大司马孔父嘉的第6世孙季梁(孔子之叔),隐居于齐国艾陵(今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南),更姓改名,以隐居地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后世以艾为姓 。 春秋吴王僚之子庆忌于公元前515年避难于艾城(一说是吴国的艾邑-今江西省修水县,一说是卫国艾城,可能是今河南省汤阴县),其子孙中的一支以其避难地地名艾为氏 。 少数民族艾姓起源 北魏鲜卑族去斤氏于公元496年改为艾姓 。 回鹘族爱里八都鲁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率部归顺宋朝,并改爱姓为艾姓,取名艾忠孝 。 回族艾姓主要来自经名(即回族人名字)首音,如归附清朝的回族人艾布巴克,其后裔以艾为姓 。 满族爱新觉罗氏、西林觉罗氏、爱义氏、爱浑(瑷珲)氏有改为艾姓者 。 蒙古族艾姓源于蒙古族"艾日尹古特"姓氏的第一字。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彝族绞姓于1872-1873年期间改为爱姓,后演绎为艾姓。 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白族、瑶族、土家族、苗族、侗族、布依族、仡佬族、哈尼族、拉祜族、佤族、傣族、布朗族、壮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亦有以艾为姓氏 。 外来民族艾姓起源 留居中国的犹太人中有艾姓,如北宋中期(1050年前后)来华经商、后定居于国都汴梁(今开封市)等地的犹太人中有艾姓 。 元朝中后期至顺年间任裕州(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达鲁花赤的中东波斯回族艾米那后世以艾为姓。 <ref>[https://https://kch.so.com/ 百家姓]</ref> ==郡望堂号== 艾姓主要郡望有陇西、河南、汝南、天水。 艾姓主要堂号有爱民堂 、东乡堂、天水堂、衍庆堂、孝思堂等。 ==研究考证== [[《姓氏考略》]]:艾:夏少康臣汝艾之后。望出天水、陇西、汝南。一云:齐大夫艾孔之后。又后魏去斤氏改为艾氏。 [[《通志•氏族略》]]:艾氏:晏子春秋大夫艾孔之后,即左传裔款也。 <ref>[https://xing.911cha.com 百家姓大全]</ref>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艾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