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舞龙灯 的原始碼
←
舞龙灯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舞龙灯</big> ''' |- | [[File:800 (4)34567890.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44261/20160801094034-934428302.jpg/800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E8%88%9E%E9%BE%99%E7%81%AF&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2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舞龙灯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舞龙和舞狮,在古时是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中国、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 ==基本内容== 中文名:舞龙灯 分类:舞蹈 类别:民俗文化 外文名:Dragon lantern dance 地区:中国 ==基本简介== 舞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舞龙的人,通常都安置在当地的龙王庙中,舞龙之日,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庙中请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龙身用竹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约莫有十数来丈长。龙前由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作为引导。舞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龙首作抢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 舞龙是个大节日,舞到任何一处都会受到招待。舞龙的队伍有时一天可以吃五六次酒宴,这叫“龙换酒”。等到舞龙完毕,就将首尾烧掉,龙身送回庙内。 龙也就很自然的做了农作物的司雨神。龙的重要性竟是超逾了祖宗----[[帝舜]]、[[契]]和[[后稷]]。 ==来源传说== 传说一 舞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各民族都有舞龙灯的习俗,传说,土家族在很早以前没有舞龙习惯。有一年,久旱不雨,禾苗枯黄,溪河断流,来了一位能算天气晴雨阴旱、人间祸福的鬼谷先生,对土家人说:“大家不要愁,今天午后未时排云,戌时下雨,城内下三分,城外下七分”。他这话,被治水的金勾老龙听到后心想,凡间有此能人还要我管什么水?!顿生嫉妒,便赌气将玉皇大帝命他在城内城外的下雨量倒改过来分。结果,倾盆大雨,水淹城内,房屋倒塌,淹死了许多人。这事被当坊土地向玉皇大帝启奏后,玉皇大帝把金勾老龙打入铁牢,七天后斩首示众。观音菩萨知道此事向玉皇大帝求情保救老龙。没待观音开口,玉皇大帝就放阴剑把金勾老龙斩成九节。此后,鬼谷先生又来对土家人说:“老龙被斩,是和我赌气而丧命,但他对民间做了不少好事,他死了,你们要为他烧点香纸。”于是,土家人就制作九节金龙,到各村寨起舞,叫人们敬奉,求老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久之,舞龙亦成为土家族的传统习俗。但是,土家舞龙,在城镇是舞全国各地大同小异的布扎龙,在土家山寨舞龙与各地有别,其自成特色。 传说二 相传很久以前,苕溪岸边有个荷花村,村前有一个荷花池,池塘里长满了[[荷花]]。每到夏季,碧绿的荷叶铺满水面,无数朵出水荷花,袅袅婷婷,鲜艳无比。 荷花池边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青年夫妇,男的叫百叶,女的叫荷花,夫妻俩男耕女织,相敬相爱。这一年,荷花怀了孕,过了十个月,孩子却没有生下来。又过了一年,还是没有生下来,直到九百九十九天,才生下了一个男孩。百叶见孩子生得端正健壮,心里好生喜欢。再仔细一瞧,倒是错愕不已:这孩子的胸口脊背上长着细细的龙鳞,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数一数,有九百九十九片。旁边的接生婆一见,大吃一惊,嚷道:“哎呀,了不得,你们家里生了个龙神!” 消息传遍村子,人人都来道贺。消息惊动了村里的老族长,他儿子在朝廷做官,他的身边留着个横行霸道的丑孙子。这祖孙俩一听到百叶家里生下龙种,立刻手持钢刀要来砍杀。乡亲得到消息,马上给百叶报讯,大家细细商量,想出了个办法:将孩子放在脚盆里,悄悄把他藏到门前的荷花池中。 老族长和他的孙子带人冲进门来,孩子已经不见。族长老头儿见找不到龙种,抓住百叶逼他交出来。孙子见荷花长得美丽,心生一计,举起钢刀杀死了百叶,把荷花抢到家里。老族长心想:龙种没有了爹娘,即使活着,也必定饿死。再说荷花会生龙种,将来龙种会生在自己家里,这天下就是我家的了。 荷花被抢到老族长家里,想念丈夫和孩子,十分悲痛。族长老头儿逼着她去淘米,荷花拖着淘箩走到池边,轻轻漾动池水,忽然一阵凉风吹来,荷塘深处,花叶纷纷倒向两边,让出一条水路来,只见自己的儿子就坐在脚盆里,向她漂来。荷花又惊又喜,连忙将儿子抱到怀里,喂饱了奶水,仍然放回脚盆里。一阵凉风,脚盆又漂回到荷花丛中去。荷花晓得儿子没有饿死,心里十分高兴。 自此,她一日三次到池中淘米,就给儿子喂上三次奶水。这样喂了九百九十九天,儿子渐渐长大,满身龙鳞闪亮金光。到了夜里,荷花池中光芒四射。村子里的老百姓知道龙种没有灭掉,暗暗高兴。老族长得知龙种竟在荷花池中,又生毒计。 一天傍晚,荷花到池边淘米,祖孙两个躲在杨树丛里察看动静,只见碧波荡漾,花叶浮动,一阵凉风吹来,荷塘深处徐徐漂来一只脚盆,盆中坐着个满身金色的孩子,欢乐地举着双手向淘米的荷花扑过去。荷花满心欢喜,正要伸手去抱,杨树丛中闪出个人,举起明晃晃的钢刀直向孩子砍去。刹那间,只见孩子从脚盆里倏地跳起来,化成一条金色小龙,向池中跃去。可是迟了,那一刀砍着了小龙的尾巴。荷花丛中停着的一只美丽的大蝴蝶,忽然飞过去,用身子衔接在小龙的尾部上,用一对美丽的翅膀变成了小龙的尾巴。 小龙长吟一声,霎时间,狂风大作,乌云翻滚,满池荷花的花瓣也纷纷扬扬飞旋起来。霹雳闪电之中,小龙的身体渐渐变大,化成了数十丈长的巨龙,在荷花池上空翻腾飞跃。这时,一阵龙卷风卷了过来,小龙腾空而起,乘风直上,飞入云端。这阵龙卷风好不厉害,那个砍龙尾巴的人被卷到半空,抛得无影无踪。族长老头儿见孙子被风卷走,“噗通”一声,吓得跌进荷花池淹死。 荷花看见儿子化成一条蛟龙飞上天空,大声呼喊,但蛟龙已经飞得无影无踪。 自此以后,苕溪两岸每逢干旱,小龙就来散云播雨。 当地百姓为感谢它,就从这个池中采摘了七七四十九朵荷花,用了九百九十九叶花瓣,制作成一条花龙。因为不到一千叶,所以取名百叶龙。 每年春节,老百姓就要敲锣打鼓来舞龙。 传说三 相传,古代人们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是吉祥的化身,美好愿望的寄托。传说龙王兴云降雨,造 福人间。龙作为一种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崇拜的 民族象征,是艺术创造的产物,它集狮头、蛇身、鱼尾、 凤爪于一身,汇勇猛、灵活、友善、高贵于一体,综合 了人民的理想、愿望、智慧和力量,象征吉祥与幸福。 据传,早在汉代时期,舞龙灯活动已很普遍。民间人们 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传 至唐宋,舞龙在民间已很兴盛,舞龙灯的形式和表演技 巧已很完善。据宋代吴自牧所著《梦梁录》中记载: “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 此文载充分说明,到宋时龙灯已在大江南北地区活动。 关于舞龙灯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年,晋阳大地旱情严重,玉帝让金角龙王给晋阳地区播雨,而金角龙王将雨播到南方,淹死了很多百姓。玉帝知讯后,将金角龙王问罪贬斥,老龙王为赎罪,每年新春之际,下凡界拜访百姓,许诺来年定降喜雨,让晋阳大地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过上美好幸福的日子。 传说四 1999年5月,[[台湾]]国语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一套注音版《[[中国民俗节日故事]]》,在一共25册中的第一册写的《龙灯》一文记述板凳龙的来历如下: 浙江省金华县有一条大溪,叫做“灵溪”,溪水从北边的奇灵山上发源。 有一天,金华县太爷动了恻隐之心买了一条大蛇,带回家中饲养。 一年,夏天特别炎热,灵溪干涸。县太爷向上苍祈祷:但愿上天早降甘霖,解我一县百姓干旱之苦! 夜里,县太爷梦到土地公公对他说:“你的善心感动了玉帝,明天中午把大蛇放入灵溪,自然就会有雨水降临。” 县太爷醒后,马上派人照做。过了几天,果然下起雨来,解了百姓的干旱之苦。 后来,人们为了答谢大蛇,不但烧香祭拜,还将大包大包的米丢进溪里,希望来年有个大丰收。但人们用米祭拜大蛇时,天气变得很怪,不是太阳暴晒,就是大雨连绵。 县太爷正为怪天气烦恼时,大蛇回来了,并对他说:“我原本是奇灵山的巨龙,也是掌管米粮的天神。由于不慎犯了天规,被玉帝贬到人间来;后来由于你的善心感动了玉帝,才让土地公公放了我。但是,大家用米粮丢进溪中祭拜,糟蹋粮食,玉帝大怒,要罚金华县大旱两年。”县太爷忙问:“有没有补救方法呢?”大蛇说:“只要今后祭祀用清水便可,不要用鸡鸭鱼肉,以免玉帝动怒。” 县太爷听完谢过大蛇,便下令全县老百姓照大蛇的话去祭祀。但是,县里还是有些人用鸡鸭鱼等荤食祭祀。玉帝知道后震怒:“灵溪巨龙,你不是说金华百姓已经知道悔过了吗?金华百姓还在继续糟蹋粮食!来人!将灵溪巨龙斩了!”巨龙被斩后,金华县天天下红雨,简直和血一般;被分割的巨龙身体,从天上落下,分散在灵溪两岸。人们知道后十分后悔,每逢正月十五便舞龙,用一条板凳一样的龙灯把巨龙接起来,希望巨龙的身躯能接合起来,这个习俗就一直流传至今…… ==历史渊源== 龙的重要性竟超越了祖宗——帝舜、契和后稷。与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知识有关。 常见的有火龙、草龙、毛龙(贵州石阡)、人龙、布龙、纸龙、花龙、筐龙、段龙、烛龙、醉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扁担龙、滚地龙、七巧龙、大头龙、夜光龙、焰火龙等近百种之多。龙灯的节数一般为7节,9节和13节。从久远的年代起,舞龙活动经久不衰,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 灯节中的花灯种类繁多,诸如花卉、虫鸟、百兽,应有尽有,唯其中最特出而又巨大的,则数“龙灯”。 今俗新年有“闹龙灯”之戏。闹龙灯就是“掉龙灯”,因龙灯长巨且重,锣鼓声中昂首摆尾,蜿蜒游走,非数十多壮汉,举竿来回奔走,不足以操御。“掉”是摇摆,作动词解,也就是“舞龙”。 ==舞龙分类== 灯节虽始于汉初,盛于[[唐宋]],但“舞龙”的习俗,相信是承继殷周“祭天”的遗风。 龙在历史文籍的记载中出现的时间极早,而且“舞龙”包含“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原有“祈年”的意思。古人民智不开,大概由于龙在神话中是海洋的主宰,威力无穷,而海洋主水,龙也就很自然地做了农作物的司雨神。民以食为天,谷物是维持生命的根本,间接也就操纵了人类的生命。按这意义敷衍,龙的重要性竟是超逾了祖宗——帝舜、契和后稷。如此,龙被古人奉为“吉物”出现在庆典祭祀中,自然也不足为奇了。《[[礼王制]]》称:“宗庙之祭,春曰钥,夏曰衤帝,秋曰尝,冬曰烤”。人们所以要舞龙,与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知识有关。他们幻想龙是管雨的,想以舞龙来祈求神龙,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综观各地、各族人民的舞龙表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常见的有火龙、草龙、人龙、布龙、纸龙、花龙、筐龙、段龙、烛龙、醉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扁担龙、滚地龙、七巧龙、大头龙、夜光龙、焰火龙等近百种之多。龙灯的节数一般为7节,9节和13节。从久远的年代起,舞龙活动经久不衰,二代又一代流传下来。舞龙不再是某一民族独有的“自喻”项目,而是属于各个民族的了。今天,在我们祖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龙”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舞龙的创造和流传是全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一部分,为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所喜爱。 舞龙头 舞龙头是福建舍族祭祖活动中的一种仪式,由日、月、星等组成仪仗队。龙头用木雕成,涂上色彩,显得古朴、庄严。祭祖时,执龙头者随着鼓点作出各种动作,或进或退,或舞或止,或跳或蹲,有一定章法。 舞龙头表现了“九龙” 出世及成长的过程,包含了“九龙出世”、“东海嫁水”、“行云布雨”。“深潭求亲”、“九龙归位”等套路的表演。 舞高龙 湖北孝感杨店镇是“龙灯之乡”。杨店龙灯,孝感称之为“杨店高龙”,是孝感市第二批及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年从腊月开始着手用竹片扎龙灯、龙身、龙尾、绣龙衣;用彩纸扎龙头、龙尾,并连接彩龙头、龙身、龙尾组成一条完整的龙灯,整条龙灯有12节(龙身由十个竹灯连接而成,加上龙头和龙尾便是12节,),表示一年有12个月份。正月十二晚举行龙灯开光仪式、正月十三出行、上庙、喝彩,每条龙灯穿行了杨店窄小的老街进行活动,家家门前摆香案,迎接宾龙。正月十四拜灯、每条龙灯分别在各自湾里叩拜群众,表示新年问候,代表吉祥;正月十五玩游灯、灿灯;围观的群众跟随龙灯分别游到各自湾里,晚上十二点全湾男女老少齐上阵集中在一起烧毁龙灯,称之为灿灯、送龙灯升天,伴随着锣鼓声、鞭炮声。 杨店高龙的组成:多用竹、木、布、彩纸扎成,龙衣一般用黄、青、白、赤、黑五色,传说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龙灯躯体内燃烛,舞龙者依先后顺序,适当缩短各节之间的距离,双手把住龙脚,从首至尾“龙珠”左右摆动,有如巨龙婉蜒前行,其声势浩大,场面壮观。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有龙出洞、三点头号、拜四方,还有下钻洞、上翻身、龙映水等,慢舞时雍容大度、优美抒情;快舞时激越奔放,别具一格,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所用的曲牌音乐喜庆动听,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舞麻龙 舞麻龙流传在四川济州龙溪一带羌族人民之中,是祭祖中的一项体育活动。羌族人民对舞麻龙这项活动加以改进,剔去糟粕,取其精华,保留了耍花棒、龙凤相会、神棍戏麻龙、跳神棍、麻龙追彩霞等套路动作。表演者腰间系一串铜铃,女的手执一根扎有彩球和彩带的彩花棒,棒上镶铁环扣和铜铃;男的手中的彩棍,一端用麻扎成精美龙头,另一端用拖有7米余长的麻髯为龙身。锣鼓声起,龙首时低时昂,麻龙飞舞,花棍旋转,龙击花棍,球戏麻龙。龙身甩动中发出的啪啪响声,与腰间的铃声,棍上的铁环声,歌声、鼓声、呼喊声交织混合,风格独特。 舞草龙 舞草龙是他佬族游艺习俗。草龙用禾秆草编成。编织者先编一条长长的草帘,编到最后分三个叉略往上翘起,象征“龙尾”;把草帘的另一头反折一层做两个弯角翘起,形似“龙头”;中间每隔约Zm扎一小捆椭圆形禾草,串上一根竹子做“龙身”。在龙头前面单独做一个圆形草团作为“龙宝”(龙珠),再进行一些装饰,在龙头、龙身、龙尾挂上一些彩纸,便在村头村尾舞起来。过罢春节,人们将草龙拿到河边烧掉,送龙回龙宫;平时如果村子里遇到什么灾害,或者久旱不雨,也扎草龙去河边焚烧,祈求“龙王”消灾、降福或降雨。 香火龙 香火龙流传已久,在湖南汝城县志早有记载,其南乡一带较为盛行,多在元宵佳节举行。表演香火龙时,必有两龙(母龙和子龙)、两狮(母狮和子狮)陪随而舞,一狮在龙前引路,一狮在龙尾跟随。 香火龙的全身用竹子和稻草扎成。“母龙”长度一般为七节,“子龙”长度一般为五节,用当地特制的“罗汉香”(约0.53米长)插满龙的全身。当夜幕降临时,以土炮三响为号,鼓输管弦乐器、花炮齐鸣,众人手持火把点燃龙身全部香火,抬龙出游。情景十分壮观。 香火龙的表演程序上有:翻滚、喷水、沉海底、跳跃、吞食、睡眠等动作。“沉海底”和“吞食” 表演技巧上难度较高。引路和尾随的两头狮子,除各自作翻滚跳跃的动作外,还作些引龙和随龙“护驾”动作。 民间舞香火龙常在虫灾发生时举行,点燃的香火插在龙身上,点点火光组成了一条光闪闪的龙在夜空邀游,虫萤追逐龙身的点点火光飞来,“香火龙”穿过街巷,舞至田边地头,飞虫追逐香火,越集越多,突然,舞龙队伍在水塘边停下,猛地将草龙连头带尾,深深扎入水中,水淹没了龙,也淹没了飞扑香火的虫群。香火龙在除害虫这一点上,较其他形式的舞龙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百叶龙 浙江省流行的“百叶龙”,是一种构思、制作均极奇巧的龙。舞者手执荷花灯、荷叶灯、蝴蝶灯,翩翩起舞。人们只见朵朵盛开的荷花,在片片荷叶中飘移、舞动,似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翔。一段优美抒情的舞蹈后,舞者齐聚场中,突然间,一条巨龙在人们的眼前腾跃而出。原来那一朵特大的茶花灯(或聚宝盆),背面绘制的是一个辉煌壮丽的龙头,朵朵荷花紧紧相扣连,组成龙身,片片花瓣,变成龙身上的片片鳞甲,美丽的蝴蝶成了抖摆的龙尾,而荷叶则成了朵朵白云。舞龙的姑娘们喜欢一尘不染的荷花,就把天性神秘、时而神形毕露。时而隐身藏形、时而又依附在各种物体上招摇过市的龙与荷花联缀一体,舞起了荷花龙,让气吞万里的神龙平添一股妩媚之气。 烧火龙 烧火龙又叫舞火龙,是流传于广东丰顺一带的独特的民间传统项目,一般在春节和元宵夜举行。 关于烧火龙,民间流传着许多故事。传说很久以前,丰顺地方来了条火龙,混身喷火,兴妖作怪,从此,土地干裂,禾苗枯死,农民心焦如焚。这时,一对年轻夫妻挺身而出,带领大家凿山引水。然而,水通了,火龙又来了,它张开血口,喷出烈火,烧死年轻夫妇,烤干了水的源头。年轻夫妇留下男孩张共,继承父志,到峨眉山求仙学法。三年后归来,与恶龙苦战三天三夜,用神火将恶龙烧死在洞里,他自己也力竭身亡。从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地人民为纪念张共,庆祝丰收,每年元宵之夜要举行烧龙活动。年复一年,形成风俗。 烧火龙的“火龙”,是用纸扎成的,长 15~20米,分为五节,四周扎满五颜六色的鞭炮。起舞前,先燃响鞭炮,以引龙出海。然后一队赤膊袒胸、举着火棍的舞火龙者,随着快速的锣鼓声在场上快跑,反复三次,名叫“请龙”。接着,“火龙” 出场了,它在场上绕着大圈子,先从龙嘴中喷出火来,然后,龙身上扎着的鞭炮被点燃了,从头至尾,火光四射,霹雳连声。巨大的龙身就在烟火和爆响的包围之中,上下翻飞,左右腾舞,煞是好看。此时,预先准备在场上的烟花架,朝天射出串串烟花,五彩缤纷,摧级夺目,从而把舞火龙推向高潮。整个活动持续十多分钟,待烟火熄灭,火龙也被烧掉了。而舞火龙者的胳膊上、胸脯上灼起一个个血泡,以血泡最多者为“吉利”。 ==土家龙灯== 灯笼龙 土家族灯笼龙,又叫保龙、灯龙、洞洞龙、懵龙,大都盛行在刘姓土家族聚居的集镇。在怒溪十里画廊巴人古寨大湾,一般是农历正月初三出灯,十五结束。“灯龙”由九节组成(意为:老龙被斩为九节),龙头用竹条扎成架子,糊上白色清明纸,涂上各种颜色,形态逼真,有角、有嘴、有眼、有胡须。龙身各节用细篾扎成圆筒形,外糊清明纸。龙尾亦用细篾扎成鱼尾形,用红布带将龙头、龙身、龙尾连起来,并在各节内点一蜡烛灯,似为灯笼。 舞灯龙时非常热闹,前有二至四排灯开道,标明此灯龙是哪个村寨或街道的巨龙,排灯后还有鱼、虾和蚌壳等。在锣鼓、号角声中晃头摆尾,畅游各街头巷尾。玩灯龙的动作有黄龙下海,金龙抱柱,二龙抢宝,老龙翻身、金龙过海参……等。 舞灯龙者,大都是眼明手快、身强力壮、舞技高强的青壮年能手,大多赤膊绑腿与巨龙翻腾融为一体。灯不熄,龙不停,鞭炮不断。一旦灯龙口中喷水,主人便拉着龙须挂朋披红,用上等佳淆款待舞龙队伍。如果舞龙者胆小,怕焰花、鞭炮,到门前煤龙抬头敬礼则退场,就得不到主人的彩绸,品尝不到上等佳淆。 灯龙所到之处鞭炮不断,烟花弥漫,围观者水泄不通。有的人家为了迎接灯龙进屋,门前排列大花筒炮36对,鞭炮数万响,望胆大者进院一试。灯龙进入院内,四周门外的花筒炮、鞭炮腾空爆炸,焰花四起。此时除灯龙各节有灯光外,其它灯光全熄。灯龙在鞭炮与焰火余光中飞舞,十分壮观。 有时候灯龙直接就舞进了人家的院落,焰火横飞,热闹非凡。尽管烟火四溅,却总也伤不着龙身和人体。偶有技艺不精者,舞着灯龙进院,出来时仅剩个竹圈(光着竹圈出院的情形)。十三到十五是烧龙日。烧龙,在溪河边或有水的沟边进行,把龙放在地上,将事先准备的花筒炮、烟花鞭炮等火花直对龙身喷扔,烧完后,众人“啊”声连天,尽兴跳跃一阵,将灯龙残骸送入水中,意为送龙归海。 土家“保龙”与中华民族的龙崇拜 保龙在中华民族的传说中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封建社会上层是帝王统治的化身,民间则为祥瑞征兆。 作为封建帝王统治的化身,怒溪大湾巴人古寨自古以来就在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殷周时属鬼方,春秋战国时属巴国南境,从彼时起,中原文化就通过政治途径源源不断传播到处于边陲的各个地区。古代社会,人类对一些天文现象、自然灾害、瘟疫疾病等无法作出科学解释,只有向各类神灵祈求保佑。作为主要图腾崇拜对象的龙,在当时无疑是人民群众祭拜的主体。 秦汉之后,保龙作为帝王统治的化身已渗透到各个角落。作为统治的象征,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团结,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龙又作为人民群众信奉的隐性文化符号得以传播和巩固,使这一文化符号累计了更多的有益性发展元素。 作为民间祥瑞的象征。把龙当作祥瑞象征,是把龙当作保护神进行崇拜的产物。所以,人们到处刻画龙纹,绘制龙形,甚至谎称自己见到了龙。直到现代,江口县的土家族地区仍流传着许多与龙有关的图案,除在家具的木雕、装饰以及许多石雕作品中以外,在背带、围腰、服饰等生活用品上也能随处可见,这些无疑是将龙作为祥瑞象征的结果。 二月二“龙抬头”节是中国民间的重要传统节日,是专门祭祀龙神的日子。据有关学者考证,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节的形成是中国人把龙当成主管雨水的水神进行崇拜的产物。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春分时节,大地逐渐转暖,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龙正是从这一天起抬头活动的,随之雨水也就多起来了。早在永乐八年(1410年),怒溪大湾巴人古寨一带就有了“舞龙求雨”的图文记载。 到清朝,已建专门祭祀龙神场所。史料(道光)载:“龙神祠:在梓潼阁左,正祠三棂。道光十八年(1838年),慕建祠,后为观音楼。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郡人刘昕、刘晟捐建,外为厅,今祠即改其厅而创建者。”《铜仁府志》在记载龙神庙时有这样一段叙述,雍正五年奉上谕:“龙神散步霖雨,福国佑民,功用显著。朕在京虔设各省龙神像位,为各省祈祷。今思龙神专司各省雨泽……朕特造各省龙神大小二像,著各省督抚迎请,供奉本地,虔诚展祀。”可见对龙的崇拜与雨的祈求在当时各地均为盛行。 据传,清同治年间,今怒溪大湾巴人古寨刘洪贵因镇压黄号军起义有功,官居四品,民间说他是舞龙“送宝”所生,遂在其墓碑上刻了两龙。在古寨内遗址,一墓碑女主人刻龙、男主人刻凤更是给土家族的龙崇拜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到了民国时期,舞龙已从过去的村村寨寨集中到县城。 土家“保龙”与巴文化 土家“保龙”,展现的文化特质除了对龙自身的崇拜之外,还有土家族各种文化因素及民族性格的影响。 土家“保龙”与巴人及其后裔的民族性格。土家“保龙”展示给外界的突出特点是男人的阳刚之美及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土家族祖先源于古巴人,《山海经》《后汉书》等史籍中都有有关的记载。巴人最初主要分布于鄂西、川东之地。随着楚国势力的扩展,主力逐渐西移。居住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 巴人有悠久的历史,因长期生活在武陵山区,好战勇猛。据《华阳国志·巴志》云:“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从这里的记载可以看出,巴人不仅作战“勇锐”,而且能歌善舞,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这与“保龙”的文化特质是一样的。 草把龙 因此龙,用稻草扎成得名。用一大把稻草扎成有嘴、有角、有眼睛、有胡须的龙头,用一捆稻草索扎成与龙头颈一般粗尺多长的七节龙身,再用一把稻草扎成鱼尾形的龙尾,一共九节,用稻草间隔地串连起来,每节插一根竹木杆为把。舞草把龙,主要在土家农村山寨举行,每年农历五月至七月,为舞草把龙时间,舞龙的意义是娱乐中包含驱瘟、防火两种。 驱瘟。农历五六月间,是田间稻草苗猛长期,天气炎热,病虫多发,其中毁灭性的病虫害为"稻瘟病",在科技落后无法防治的时代,土家农民以舞草把龙来驱逐稻瘟病,久之成习,聚众娱乐。舞草把龙驱瘟,从村寨出发到田野,在每片稻田区、每丘田坎上都要依次顺路舞到,舞的动作与灯龙相同。舞龙队伍,在吹牛角号、放三眼炮、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声中表演舞技,颇为壮观。在各自村寨的所有田间舞完后,将草把龙抬到溪沟边烧掉,谓之送龙归海。 迁火焰。农历的五月端午节前后或七月间稻谷即将成熟期在村寨举行。舞龙这天,全寨各家的堂屋中间放一盆水和一筛子五谷杂粮,候舞龙队伍来。舞龙队伍中除了舞九节草把龙外,有一条将一丈长的竹子从中破成船形,在中间装一盆炭火的火焰,由二人抬着。另有射水、射箭和土老司三人及随后自由观众若干。舞龙队在土老司领头下,从村头第一家开始由上而下顺次进各家堂屋后,龙头向堂屋神龛做三点头行礼,接着绕堂屋一圈,再舞各种花样。此时,射水人用射水筒(形状与第三章"打水枪"一样)吸盆中水向东南西北中五方射水(意为灭火),土老司抓筛中五谷向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撇一把。撇到中方为堂屋大门外时,舞龙队出门舞到另一家堂屋。全寨各家都舞到以后,把草把龙和火焰抬到溪沟边烧掉,浇水回海。舞龙迁火焰的意思是:请龙把火焰神迁出村寨,以免火灾保平安。 板凳龙 传说很久以前的元宵节,众人观龙灯会,有三个土家族青年越看越起劲,手舞足蹈,跃跃欲试,情急生智,举起他们坐着的长板凳,模仿龙灯舞耍起来,十分快活。以后逐步形成传统体育,平时以娱乐健身,节日期间表演比赛,深受土家人的喜欢。 板凳龙有两种式样:一种是用普遍长条高凳,由三人抬举,两人在前一人居后的简易式板凳龙;另一种用细篾扎成,有龙头、龙尾、龙角、龙眼、龙嘴,再糊上各种颜色的鳞片,把扎成的龙放在板凳上,四只木脚以示龙爪,非常形象美观。 板凳龙有独凳龙和多凳龙两种。独凳龙由三人舞,一人出右手一人出左手各抓前头两只脚,第三人双手抓住后头的两只脚。舞时要求头尾相顾,配合协调。当头高时尾要随低,头向左,尾则随向右摆;头往上引,耍尾者松手换位。舞龙尾者必须由步法灵、速度快、眼力好的人担任。舞龙头的二人要求身高基本一致。多凳龙,由九条长凳组成,第一节为龙头,第九节为龙尾,其余为龙身。龙头在耍宝人的带领下,时起时落,穿来拐去,活像出水蛟龙,整条龙要求配合默契,节节相随。板凳龙的动作有:二龙抢宝、黄龙穿花、金龙戏水、金蝉脱壳,黄龙盘身等。现今,板凳龙表演已搬上文艺舞台。 泼水龙 土家族的泼水龙,亦是一种盛大的民间体育活动,早在土司时期就普遍兴起。泼水龙,是用柳树条扎成,由龙头、龙身、龙尾和滚宝组成。龙的全身一般为12洞,即每月一洞,闰年为13洞。龙头有眼、鼻、嘴、舌、角、须,形象逼真,龙尾翘上,能左右摇摆。举龙头的人一般土家山寨有名望的长者,龙身、龙尾随人着举。滚宝,也是用柳条编成如圆球状,在龙口前上、下、左、右飞舞,形成"龙抢宝"。 舞泼水龙,是在农历六七月烈日当空时议定于龙日举行。这天,土家山寨家家户户将装满水的水桶、水盆和泼水的水瓢、水枪等放在门前,待吹牛角、唢呐和敲锣打鼓的泼水龙队伍来到门口,在鞭炮声中男女老少,齐用水瓢、水枪、木盆的水不停地泼在水龙和赤身舞龙人的身上,谁家的水泼得多,就预兆谁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舞泼水龙时,全村寨男女老少可自由参加泼水,场面激烈欢快,热闹非常。 滚龙 滚龙,是怒溪十里画廊巴人古寨大湾刘氏支系族人龙眉、棉花山村民及地楼村人贺新年的习俗;全长三十六米,共分十七节(又称洞),用三十四人轮番舞动。以九根拇指粗的竹篾捆扎连接成龙骨,近五百个直径二尺左右的蔑圈等距排列连接成龙身,再以整幅的白布画上斑斓的鳞甲,罩在篾圈上。龙头以粗竹扭固成框架,再蒙上事先描绘好龙头模样的布料。更为别致的是,龙头龙身装满彩灯,夜晚舞动时,晶莹剔透,五光十色,有如彩虹飞舞,尉为壮观。领镇寨英滚龙系此源传。 现代的“龙灯”,也叫“龙舞”。身长20米左右,直径60---70公分,内用铁丝做成圆形,安上灯泡或蜡烛,外用纱布包裹涂色而成。舞龙者由数十人组成。1 人在前用绣球斗龙,其余全部举龙,表演“二龙戏珠”、“双龙出水”、“火龙腾飞”、“蟠龙闹海”等动作。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舞龙灯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歌颂祖国、礼赞幸福生活的隆重热烈的艺术活动。 毛龙 传说中龙之一种。大禹治水,曾乘之。其说始见于晋。晋·王嘉《拾遗记·虞舜》:“南浔之国,有洞穴阴源,其下通地脉。中有毛龙、毛鱼,时蜕骨于旷泽之中。龙、鱼同穴而处。其国献毛龙,一雌一雄,故置牶龙之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养一方艺。在许多民间艺术濒临灭绝的今天,外界知之甚少的民间艺术——毛龙,却依然“灯火旺盛”,以其特有的艺术魄力及其大众性。 据古籍《南中志》记载,毛龙起源于“夜郎竹王”的传说:“有一女子院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狄”。后人以竹扎龙,以纪念夜郎王。 原为怒溪十里画廊巴人古寨大湾领寨土著名族——许家与围家坝仡佬人欢庆春节的主要群众文化活动,因“赶蛮夺业”、“调北填南”、“调北征南”战事原因,僚人大部分迁移,一部分移居乌江流域石阡县。现主要活跃于石阡汤山、中坝、甘溪、国荣等乡镇。一支毛龙一般由两条主龙、两条附龙和一个龙宝组成,表演时,在持宝的引领下,毛龙上下左右翻滚,时而头上尾下舞成“螺蛳旋顶”,时而舞宝人与舞龙头的人背靠背、头枕肩,仰面朝天舞成“犀牛望月”,时而二龙相向,随着持宝人上下翻滚,舞成“二龙抢宝”……。毛龙两旁紧紧跟随着两条狗龙(传说中夜郎竹王的猎犬),这是毛龙在编扎上区别于其它龙灯的主要特点,在表演中担任着“小丑”的角色。它俩时而在前引路,时而留观打斗,时而殿后表演“二狗抢球”等等,惹得四周观众捧腹大笑。同时,表演中施以黄烟,整条龙在烟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场景蔚为壮观。 在梵净山东南麓怒溪土家族苗族仡佬族乡,这块神奇古朴的土地上,世代居住着土家、仡佬、苗等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婚姻生育、饮食待客、丧葬礼仪、服饰居住、文娱活动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绚丽多姿的民俗,独具特色的风味饮食,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歌舞,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学以及古朴神奇的地方傩戏。 “拜码头”,是怒溪十里画廊大湾古寨巴人传统的一项猜哑谜、对巴歌、说四言八句的民间活动。每年正月初九开始,大湾巴寨各家门前都安置一小凳,放上红包、香烟等物,然后在后院坝摆上几个哑谜“码头”,让舞龙领队的歌师来“拜码头”,猜哑谜说四言八句对歌,活跃春节喜庆气氛。猜对一个就拆去一座“码头”,舞龙人就前进一步。如果歌师不博古通今,不知天文地理,不仅会丢人现眼,而且玩灯舞龙的人群,会被“码头”拦在山外,一时进不了山寨。歌师答对之后,主人就拆去“码头”,将红包送给歌师。主人又用一硬纸板中凿一园孔,用油灯照于园孔,拉住舞龙队伍。精明的歌师答曰:“今日踏进码头城,只听狮子锣鼓声,秦汉霸主称雄后,三国用兵靠孔明。”主人用一蜡烛、一砚台、一柏树枝,摆哑谜“梁山伯与祝英台”,歌师随口答曰:“今日拜年上歌台,摆的码头不好猜,千古传颂《柳荫记》,梁兄化蝶祝英台。”歌师吼一句“扎西德勒”(吉利,吉祥如意),锣鼓就干脆铿锵地“当当”敲打,歌韵干脆有力,鼓乐喧天,把土家人欢度春节玩灯舞龙的喜庆气氛,推向了高潮。 ==道具制作== “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龙尾的主要制作材料是竹、木、纸、布等,龙头的制作,有的用纸制龙头,有的用竹编织龙头。纸制龙头是先制一龙头模具,将麻纸一面刷上浆糊,裱糊在模具上,这样裱纸十多层,待干后,割开纸层取掉模具,然后再贴合。最后用颜色彩绘,用麻儿和铁丝制作龙须,眼睛有的制作火眼,有的只装龙眼。龙头还有的用竹子和铁丝编织的,外皮用沙布包出来,装上眼睛和龙须。龙尾也是用同样的办法制作。龙身是用竹皮和铁丝制作,将竹皮制成圆圈,每个圆圈绑一根4尺多长的舞棒,然后用布全面包起来,上面彩绘上龙麟。龙的颜色大体有青龙、黄龙、金龙、乌龙等色,身长也不等,平年12节,闰年13节,这一民间传下来的规矩,人们一直遵循着。龙身的每节距约5尺左右,每节龙身上装置灯的叫龙灯(即舞龙灯),没有装置灯的龙叫舞龙。龙的装饰特别讲究,有较高的工艺艺术要求。龙灯的道具不用自己做了,龙头,龙身、龙尾商店里都可买到,它的制作工艺比自己做的要精致美观。 舞龙人和耍龙人的身着打扮,一般都是头扎彩布,身着绸缎彩衣服饰,脚穿薄底武生快靴。衣服的颜色有红色、黑色、蓝色等。 ==表演形式== “龙灯”的耍法有多种,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一般常用的动作有:“蛟龙漫游”、“蛇蜕皮”、“龙头钻节”、“金龙追宝珠”、“龙腾跳跃”还有“龙头龙尾齐钻节”等。舞龙者步伐一般是用碎步而跑。耍龙灯在锣鼓的乐曲伴奏声中,巨龙追捕着红色的宝珠腾飞跳跃,一阵子龙头高耸似冲云端,一会儿又腾空飞舞,好似蛟龙狂舞,忽而低下,像入海破浪,这样高低错落,蜿蜒盘旋的精湛表演,使观者陶醉。 两千多年的龙灯史,演绎着世世代代龙的传人积累的丰富的耍龙灯技巧,孕育着一代代舞龙人。每到春节元宵节时,龙灯在广场上狂舞,气势十分壮观。 ==乐器伴奏== 一般是地方的民间锣鼓。<ref>[http://www.wsxw.gov.cn/2014/0305/minsu783.html 舞龙灯]万山网</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914 舞蹈音樂]]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舞龙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