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聚落地理学(学科) 的原始碼
←
聚落地理学(学科)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聚落地理学0.jpg|300px|缩略图|右|<big>聚落地理学</big>[https://img3.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27066751.jpg 原图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6139651/ 来自 豆瓣 的图片]]] '''聚落地理学'''(Settlement geography)是研究聚落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的学科。又称[[居民点]][[地理]],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ref>[http://www.docin.com/p-1592475039.html 聚落地理学介绍],豆丁网, 2016-5-22 </ref>。 ==起源与发展== 人们[[居住]]形式的发展与变化,大体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巢居]]阶段。乡村聚落,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逐步形成的。在[[远古时代]],人类过着完全依附于[[自然]]的采集生活。传说中的古代人类是巢居的。巢居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潮湿]]、多虫蛇、[[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地区,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居住方式。 2. 3.穴居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大约150万年到30~40万年前的晚期[[猿人]]阶段,人们逐渐脱离树栖生活,天然[[洞穴]]就成为最理想的住所,用来躲避野兽和[[风]][[雪]]。天然山洞并不是到处存在的,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和扩散,以及人类制造工具和技术的提高,生活地域进一步扩大,但他们仍不能达到建筑房屋的水平,他们在乎地上居住也是采取挖掘洞穴,加以简单地覆盖而成。因此,穴居并不一定是天然洞穴。 3.原始村落阶段。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居住从洞穴向地面发展。房屋和村落的出现,始于[[旧石器时代]]中期。 4.聚落发展完善阶段。到了[[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也出现了真正的聚落——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固定居民点。聚落的产生为城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得农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的交换成为一种经常性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固定交换场所的出现,这就是人类社会[[集市]]的萌芽。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不仅形成了与[[农业]]相互依存的原始[[制造业]],也大大提高了农牧业的劳动生产率,可供交换的产品大量增加,从而使得产品交换的频率增加和范围开展,也扩大了交换场所的规模。从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集市与[[城郭]]相结合的趋势。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这就是人类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流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的进步,也是早期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和标志。而且由于阶级的出现以及部落之间的战争,人类开始在聚集区周围筑城,出于军事、[[政治]]、[[宗教]]等目的,兴建了[[城市]],于是世界最早的[[城市]]出现了。 最早对聚落作较为系统的地理研究的是[[德国]][[地理学家]]J.G.科尔,他于1841年发表《人类交通居住与地形的关系》一书。1906年O.施吕特尔发表《对聚落地理学的意见》,第1次提出“聚落地理”的概念<ref>[https://www.sohu.com/a/235553583_494912 中国历史聚落地理研究综述] ,搜狐, 2018-6-13 </ref>。以后经F.拉采尔、以及[[法国]]的P.维达尔-白兰士、J.白吕纳、A.德芒戎、[[美国]]的I.鲍曼等人的推进,到20世纪30年代,聚落地理研究遍及全世界,并在发展较早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研究风格。 德国以景观论为特色;法国重视[[社会经济史]]对聚落的影响;[[英国]]则对聚落的[[历史地理]]有较多的研究;美国的聚落研究从白人的[[拓荒]]和居住问题开始,带有明显的实用性质。 ==视频== ===<center> 聚落地理学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初中地理优秀微课作品展示14:聚落 </center> <center>{{#iDisplay:b0308br7dfz|560|390|qq}}</center> <center> 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center> <center>{{#iDisplay:e01262kqwaj|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50 地球科學總論;地質學總論]] [[Category:540 社會學總論]]
返回「
聚落地理学(学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