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聖經中的哀怨傳統 的原始碼
←
聖經中的哀怨傳統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baojiayin.com/wp-content/uploads/2019/09/6527-324x324.jpg width="240"></center> <small>[https://baojiayin.com/shop/page/43/ 来自 报佳音书店 的图片]</small> |} 《'''聖經中的哀怨傳統'''》,作者: 戎利娜,出版社: 光啟文化事業。 ==内容简介== 哀怨是人在痛苦絕望中向上天的呼號。窮極呼天是人的本性,不論一個人有沒有[[信仰]]或處在怎樣的狀況下。這樣的呼號貫穿出現在整部聖經中。以色列民族在生命的最低谷,依然堅守著與上主的盟約關係。這份堅守,正是聖經編輯寫作的土壤,整部聖經傳述著這樣一種磨難與苦痛無法摧毀斷開的天人關係。 本書第一章通過[[希伯來聖經]]的成書背景,探討哀怨傳統的歷史意義及其對神學與靈修的啟發,尤其是天人關係的坦誠與對話。第二、三章肯定哀怨為培養成熟信仰的不可或缺性,並探討哀怨的根基——聖經中慈悲正義的天主形象。第四章分析天人中介的楷模梅瑟,他不僅面對面地和上主交談,也直面以色列的罪惡,不妥協上主對以色列的願景和計畫。第五、六章分別以《約伯傳》和《哀歌》作為個人與團體哀怨的代表,聆聽天下無辜受苦者的深層訴說,看信仰團體如何化絕望為詩歌,向死而生。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ref>[https://www.xuexila.com/lishi/xueke/zongjiaoxue/928.html 宗教信仰是什麼],學習啦,2017-03-10</ref>蟄伏著有限的人對超越性(無限的、無條件的)、完滿性(絕對的、全知全善全能的)和終極性(永恒的、本原的)的向往和追求,換句話說,宗教信仰滿足了人對神聖性的渴望。 人總是具體的、有限的、此岸的、不完滿的,但人又總是不滿足於此。出於某些內在沖動和複雜原因,人總是要向往和追尋高於現實和經驗[[世界]]的“神聖”境界,即超越、完滿和終極的境界<ref>[http://www.tyjdj.org/page1000655.html?article_id=1243 神學的定義與任務],太原市基督教兩會,2018-08-21</ref>。 ==作者簡介== 戎利娜 獻縣聖望會[[修女]],美國天主教大學聖經學博士。 教授舊約聖經課程,包括舊約導論、梅瑟五書、申命紀歷史、先知文學、智慧文學、聖詠和聖經靈修、聖經中的領導力。願意探索用新的方式學習聖經,如觀影讀經……等。曾出版Forgotten and Forsaken by God (Lam 5:19-20): the Community in Pain in Lamentations and Related Old Testament Text. Eugene, OR: Pickwick Publications, 2013. 部分文章發表在《神學論集》。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聖經中的哀怨傳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