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老北京的香道 的原始碼
←
老北京的香道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老北京的香道 '''<br><img src="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5/2406633a10684bc0886dd0219f3f219a_th.jpeg "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125496576_349672 圖片來自搜狐网]</small> |} '''老北京的香道''',燃香是传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家家如此。 == 原文 == 燃香源自印度,随[[佛教]]传入中国,此前中原祭祀都是在室外[[燔烧]],费时费力,花销巨大,普通人难以参与,香的涌入改变了这样的格局,让人人都成了主祭者。此外,古人居住环境潮湿阴冷,室内易生异味,这使香有了进一步的施展空间。 汉代以降,人们收贮衣服前都熏香,用一个篮子式的支架倒扣着,上面铺放衣物,篮内燃香炉,有时需熏一天,然后叠好入柜。 此外,室内也会燃香,传统的床较大,易生潮气,而被褥等又畏火,故用专门的“金鸭”,状如鸭,乍一看是工艺品,其实有实用价值,在其内部燃烧香料,烟从鸭嘴出,即使被梦中踢倒,火星也不会溅落出来。 早期香料多从印度、东南亚来,以檀香最著名,据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蟒蛇喜欢盘踞在檀香树上,采木人见蟒蛇后便在树上射一箭做记号,待它走后再来砍伐。檀香能放松神经,给人平和、安详之感,被佛家视为珍品。 然而,檀香本身味道较冲,国人不太习惯,但它的优点是能将其他香料的味道带入更高境界,常与檀香配合的有陈皮、甘草、菖蒲、艾叶等,这些都是极便宜的材料,却因此登上大雅之堂,所以檀香逐步取代了泽兰的地位,被称为“香料之王”。 汉以前国人多用泽兰,屈原在诗歌中多次赞美兰草,比之于君子,这个兰草不是今天人们说的兰草,后者虽然芳香,但晒干后便无滋味,而泽兰则不同,古人常将其晒干后戴在身上,挂在帐中,以驱潮味。 明清两代北京是首都,礼法森严,老北京仅关帝庙就100多座,推动了制香业的进步,传统手工香制作很复杂,分线香与棒香两种,先将檀香粉碎、过筛,去除杂质,再入水,进一步去粗取精,然后配入其他香料,用粘合剂粘成一体,晒干成型,一般情况下,粘合剂是榆树皮的粉末。 燃香虽能驱蚊防疫,去除潮气,但经多年实践,古人也发现了它的害处,即伤肺。使用现代仪器测量可知,燃香的室内污染物极多,与吸二手烟无异,由此可知,为何后来国人吸烟者多,因为他们从小就习惯了烟味。 为了抵抗烟的害处,中医提出了许多策略,比如多饮菊花茶、饮片等败火饮料,反对吃刺激性食物,传统房屋多刷白墙,因为白色养肺。 此外,富贵之家尽可能少燃香,比如慈禧常在屋内置大缸,内放水果,十几天后,滋味散尽,再换新的。清代大家族多有极大的果盘,足以坐进一个小孩,果盘中的水果不能马上吃,它们先得充当空气清新剂,传统木瓜更是没法吃,今天人们吃的是番木瓜,清代才传入中国。<ref>[https://www.zhongfox.com/fo/detail_4386.html 老北京的香道]</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530 礼俗总论]] [[Category:540 社会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老北京的香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