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罗汉豆 的原始碼
←
罗汉豆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罗汉豆</big> ''' |- | [[File:U=3594825589,2047563646&fm=26&gp=0.jpg|缩略图|居中|[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7%BD%97%E6%B1%89%E8%B1%86&step_word=&hs=0&pn=0&spn=0&di=407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594825589%2C2047563646&os=1565361531%2C13680801&simid=3522583242%2C475004088&adpicid=0&lpn=0&ln=1146&fr=&fmq=1611821921391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o.m6fresh.com%2Fimages%2F2014%2F02%2F12%2F20140212152733_570_570.jpg%26refer%3Dhttp%3A%2F%2Fo.m6fresh.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jpeg%3Fsec%3D1614413923%26t%3D1a8bdad0bb32e7c0f0bbbd1d5a2bc0d4&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5_z%26e3B4mu6jfi_z%26e3Bv54AzdH3Fvwpws52AzdH3F2551f_z%26e3Bwfrx%3Ft1%3D9&gsm=1&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7%BD%97%E6%B1%89%E8%B1%86&step_word=&hs=0&pn=0&spn=0&di=407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594825589%2C2047563646&os=1565361531%2C13680801&simid=3522583242%2C475004088&adpicid=0&lpn=0&ln=1146&fr=&fmq=1611821921391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o.m6fresh.com%2Fimages%2F2014%2F02%2F12%2F20140212152733_570_570.jpg%26refer%3Dhttp%3A%2F%2Fo.m6fresh.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jpeg%3Fsec%3D1614413923%26t%3D1a8bdad0bb32e7c0f0bbbd1d5a2bc0d4&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5_z%26e3B4mu6jfi_z%26e3Bv54AzdH3Fvwpws52AzdH3F2551f_z%26e3Bwfrx%3Ft1%3D9&gsm=1&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来自 百度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蚕豆(学名:Vicia faba L.),别名南豆、胡豆等,属于豆科、豌豆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 蚕豆是世界上第三大重要的冬季食用豆作物。蚕豆[[营养价值]]较高,其[[蛋白质]]含量为25%-35%。 蚕豆还富含糖、矿物质、维他命、[[钙和铁]]。此外,作为固氮作物,蚕豆可以将自然界中分子态氮转化为氮素化合物,增加土壤氮素含量。 据宋《太平御览》记载,蚕豆由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中原地区 。蚕豆在我国种植广泛,自古即是重要的[[食物]]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出口资源。 蚕豆隶属于小杂粮,在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既可作为传统口粮,又是现代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食品。是富含营养及蛋白质的粮食作物和动物饲料。 蚕豆染色体组为二倍体(n=6)。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蚕豆 * 外文名: Horsebean,Broadbean * 别名: 南豆、胡豆、佛豆、[[罗汉豆]]、兰花豆、坚豆、大豆 * 拉丁学名: Vicia faba L. * 界: 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蔷薇目 * 亚目:蔷薇亚目 * 科:豆科 * 亚科:蝶形花亚科 * 族:野豌豆族 * 属:野豌豆属 * 种:蚕豆 * 分布区域: 四川、云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青海等省 * 命名者及年代 L:. ,1753 ==种植历史== 蚕豆是人类栽培最古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起源于西伊朗高原到北非一带。 蚕豆种植历史很悠久,被驯化于地中海东部地区,其考古学证据可追溯到10世纪。即使蚕豆是广泛种植的作物,但其起源错综复杂。一些人认为蚕豆经地中海沿岸国家以及中国通过美索不达米亚传播到安纳托利亚,然后传播到欧洲。 公元1世纪蚕豆开始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最早关于蚕豆的记载是三国时代《广雅》中出现胡豆一词,在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曾有蚕豆的出土 。李时珍说:“豆英状如老蚕,故名蚕豆”。蚕豆在我国多数省份都有种植,长江以北以春播为主,长江以南以秋播冬种为主。 我国蚕豆种植主要分布在西南、长江流域及西北地区,面积约1400万亩,同时云南、东部沿海地区还有400多万亩鲜销蚕豆。 世界上大约有45个国家种植蚕豆 [1] 。据FAO统计数据可知2014年度在世界上蚕豆种植面积为212.1×104公顷,产量403.5万吨,主要国家中国、埃塞俄比亚、摩洛哥,分别占世界蚕豆的33.07%、20.89%、9.00%。我国蚕豆生产居世界之首,种植面积70.2×104万公顷,占世界的33.7%。产量142.9万吨,主要省区包括云南、四川、重庆、湖北、甘肃、青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都不断提高,市场对于蚕豆的需求也呈多样化。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100(120)厘米。主根短粗,多须根,根瘤粉红色,密集。茎粗壮,直立,直径0.7-1厘米,具四棱,中空、无毛。偶数羽状复叶,叶轴顶端卷须短缩为短尖头;托叶戟头形或近三角状卵形,长1-2.5厘米,宽约0.5厘米,略有锯齿,具深紫色密腺点;小叶通常1-3对,互生,上部小叶可达4-5对,基部较少,小叶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稀圆形,长4-6 (-10) 厘米,宽1.5-4厘米,先端圆钝,具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均无毛。 总状花序腋生,花梗近无;[[花萼]]钟形,萼齿披针形,下萼齿较长;具花2-4 (-6) 朵呈丛状着生于叶腋,花冠白色,具紫色脉纹及黑色斑晕,长2-3.5厘米,旗瓣中部缢缩,基部渐狭,翼瓣短于旗瓣,长于[[龙骨瓣]];雄蕊2体 (9+1),[[子房]]线形无柄,胚珠2-4 (-6),[[花柱]]密被白柔毛,顶端远轴面有一束髯毛。荚果肥厚,长5-10厘米,宽2-3厘米;表皮绿色被绒毛,内有白色海绵状,横隔膜,成熟后表皮变为[[黑色]]。 种子2-4 (-6),长方圆形,近长方形,中间内凹,[[种皮]]革质,青绿色,灰绿色至棕褐色,稀紫色或黑色;种脐线形,黑色,位于种子一端。花期4-5月,果期5-6月。2n=12。 ==生长环境== 蚕豆生于北纬63°温暖湿地,耐-4°C低温,但畏暑。 ==分布范围== 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长江以南为主。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至北非。 宁波、张家口、青海和甘肃所产蚕豆是我国四大名贵蚕豆品种。 ==栽培技术== 我国蚕豆产区分为秋播区和春播区,西南及长江流域等秋播区[[蚕豆]]在秋季播种,来年春夏季收获;西北等春播区蚕豆春季播种,当年秋季收获。蚕豆作为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物的良好前茬,在轮作或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在稻田土壤培肥和病虫防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秋播 整地施肥:前茬为旱地的蚕豆田,前茬作物收获后视土壤墒情决定是否进行旋耕或免耕直播。秋蚕豆播种季节多干旱少雨,如果前茬收获后土壤水分含量在40%以上则进行直播。反之则需对地块进行旋耕(避免翻犁),并在翻犁之前施用一定数量的农家肥(不低于1吨/亩)或复合肥(10:10:10)作为底肥,之后进行翻犁,保证旋耕深度不低于10厘米,旋耕后的地块可以按照厢面3-5米、沟宽0.3米进行理厢。 前茬为水稻的蚕豆田,水稻收获后抢墒播种,采取直播或起垄播种。蚕豆稻后免耕直播栽培是在水稻收获后不进行翻犁(旋耕),按厢宽3-4米进行的厢面种植蚕豆,蚕豆种植所需行距用复合肥(10:10:10)在开厢前划好,沟的宽度、深度视地块而定,冬春干旱少雨区域,以沟宽0.3米、沟深0.3米为宜,地势较为平坦且秋季降雨稍多区域则适当增加沟的深度,以沟宽0.5米、沟深0.4米为宜,蚕豆播后在厢面上撒施一定量农家肥后再进行挖沟,挖出的土壤破碎后散播于厢面上。稻田起垄播种主要是在江浙等地势较为平坦地区,水稻收获后田间积水较多,将田块按照80-100厘米的宽度起垄,垄高20-25厘米,垄与垄之间留40-50厘米宽沟。 适期播种:干籽粒蚕豆的生产应避免早秋播种,一般在10月初至11月初[[播种]]完毕为宜,以避免蚕豆花期遭受低温霜冻危害。此外,采用“蚕豆稻后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种植的蚕豆,最适播期为水稻收获后15-20天,需要根据田块的含水情况来选择具体播期,田块出现淹积水情况或者田块已经干涸出现细小裂缝均不是最适播期,[[稻田]]起垄种植蚕豆则在起垄后即可进行播种。 合理密植:长江流域秋播蚕豆产区干籽粒生产以中粒种(干籽粒百粒重70-120克)为主,中等肥力的田块亩种植1.5万株计算播量,如果蚕豆整个生育期间土壤水分含量保持50%-60%,则可以采取高密度种植(3万株/亩),可获得较高的产量。播种方式上旱地可以采取开塘穴播(2粒/穴)或者条播种,“稻后免耕直播”则以水稻稻茬为走向进行播种,1粒/穴。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区域以大粒种(千籽粒百粒重>120克)类型为主,且主要进行鲜销生产,亩播量控制在5000株以下。 田间管理: 合理排灌。采用“蚕豆稻后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田块要抢墒[[播种]],田间水分含量较多的田块要及时排水,保证出苗是蚕豆获得高产的关键。蚕豆花荚期视土壤墒情安排灌水,以避免花荚期出现大量落花落荚情况,同时保证蚕豆灌浆充分,获得尽可能高的百粒重。 肥料施用。对追肥,贫瘠地块在蚕豆苗期亩施尿素5-8公斤,促进幼苗生长,早生分枝利于开花结荚。初花期和结荚期亩用复合肥(10:10:10)15公斤、尿素10公斤捣碎泡水浇施各1次。对采收鲜荚的蚕豆田,每采收青荚1-2次,根据长势和苗架情况可用0.3%磷酸二氢钾+0.3%尿素+0.2%硼肥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杂草防治。以芽前除草为最佳,在蚕豆播种后3天以内选择合适除草剂进行“芽前除草”,切忌在[[播种]]前使用灭生性除草剂。除草剂要严格按说明使用。蚕豆出苗后尽量避免化学除草,一般在蚕豆现蕾期至开花期之间进行人工除草,松土培土。 适期收获。干籽粒生产则在蚕豆植株叶片发黄干枯,植株茎秆颜色黄绿失水时用割晒机将其割倒晾晒于田间,待整个植株干枯时用脱粒机进行脱粒清选并进行密封熏蒸,以防豆象为害。 春播 整地施肥:春播以起垄覆膜为主推技术。为提高抗旱蓄水保墒效果,最好采用秋季覆膜或顶凌覆膜,旱情较轻年份也可在春季播前抢墒覆膜。对秋覆膜和顶凌覆膜的田块,应及时打开渗水孔,沿垄沟每隔约50厘米用细竹竿等在地膜上打开直径小于0.5厘米的小孔,以利[[雨水]]及时下渗。起垄规格为40厘米宽小垄和70厘米宽大垄依次相间起垄,垄高10-15厘米,然后用120厘米宽的地膜覆盖垄面,两幅地膜相接在大垄之上,相接处压土合缝,并在覆好地膜的垄上和垄沟沿横向每隔约3米压土形成土带,以压实地膜,形成垄上垄沟全覆膜。 整地、施肥和地下虫害控制同时进行。对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块,亩施复合肥(10:10:10)15公斤,然后再进行覆膜,对地下害虫发生频繁地块则选用辛硫磷颗粒剂与复合肥混合撒施后再覆膜。 适期播种:及时早播,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保证苗齐、苗匀、苗壮。 合理密植: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亩保苗1.5万株左右为宜。按照宽窄行垄沟穴播种植,平均行距55厘米,人工点播一般穴距20厘米,沿大小垄间的沟内开穴点种,每穴下2-3粒,穴内留苗2-3株,可按照每穴2株、3株、2株、3株……依次相间的方式留苗。 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采用覆膜种植的蚕豆点播后随即用灰土或细砂土盖住播种穴,以利压实地膜、预防板结,如遇板结则要及时破除、及时放苗。此外,苗期要特别注意防治根瘤象等虫害,保证蚕豆出苗率是关键,同时苗期对弱苗结合中耕除草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施肥时避免让尿素直接与蚕豆根部接触,保持3厘米为宜。 花期管理。花期加强防控赤斑病、豆象、蚜虫等病虫害,并分1-2次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蚕豆花荚期视土壤墒情安排灌水,以避免花荚期出现大量落花落荚情况,同时以保证蚕豆灌浆充分,获得尽可能高的百粒重。 适期收获。田间80%植株下部3-4层荚变黑、上部荚呈黄绿色时进行收获。 ==病虫害防治== 蚕豆赤斑病、[[褐斑病]]、锈病、枯萎病等是蚕豆种植过程中常见的几种病虫害,这些病虫害会对蚕豆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在蚕豆种植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应当要对这些病虫害的发病特点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减少病虫害给蚕豆种植所产生的损失,增加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 赤斑病 发病特征: 赤斑病是蚕豆种植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病虫害,其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会对蚕豆的叶片产生危害,发病严重时,蚕豆的茎、幼荚和花等部位也会出现病斑。一旦蚕豆患上该病害,轻则会使得蚕豆的产量减少30%以上,重则会导致蚕豆叶枯杆死,颗粒无收。在发病初期,蚕豆叶片上会出现赤色的小点,随着病情的严重,小点会逐渐的扩大成椭圆形或者圆形的赤色病斑,并且在病斑的边缘褐色会隆起,叶柄和茎上也会出现赤色的条斑,内部也有裂缝。在发病晚期,蚕豆植株各个部位都会变成黑色,遍生灰色霉,将蚕豆的茎秆剥开会看见内壁附有黑色的菌核,并且这些菌核会在蚕豆病残体上越冬。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即种植抗病品种,并进行合理轮作。这就要求种植户采取高畦深沟栽培,这样便于雨后能及时将雨水排出,从而降低田间的湿度。并且在种植的过程中,应当要适当的密植,同时注意通风透光。 物理防治:即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在播种之前需要使用1%的石灰水加新高脂模800倍液将种子浸泡24小时。同时还需要使用50%的敌磺钠湿粉5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喷施在土壤上。另外,还需要加强肥水管理,使用配方[[施肥]]技术,蚕豆比较忌偏施氮肥,同时还需要适当的增施草木灰或者其他磷钾肥,这样可以增强蚕豆的抗病能力。在蚕豆生长期应当要喷施花王3号,这样可以防止主梢生长的过于旺盛,促进花芽分化。 在蚕豆开花之前应当要喷施菜果壮蒂灵,这样可以达到强花强蒂的效果,并且还能够有效的增强[[蚕豆]]的授粉质量,促进果实的发育,提升蚕豆的产量和品质。 药剂防治:第一次防治一般在蚕豆的盛[[花期]],然后搁5-7天之后进行第二次防治。使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或25%百克乳油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来进行防治。在每桶喷雾器当中加入10g左右的药剂,对全株进行均匀的喷雾。 褐斑病 发病特征: 是蚕豆种植过程中发病最为普遍的一种病虫害之一,其也属于真菌病害。这种病虫害主要会对蚕豆的茎秆、叶片、种子和豆荚等部位进行危害。一旦蚕豆患上该病害,其叶片上会出现赤色的斑点,而病斑的中央则会呈现出淡灰色,边缘则会呈现出赤色或者褐色。 并且在叶片的表面还会出现同心轮纹,病斑的中央则会脱落,出现穿孔的症状。但是在干旱条件下,病斑的中央则会呈现出白色。这种病菌会以菌丝体的形式随着蚕豆的病残体一起在土中越冬,或者以分生孢子的形式粘附在种子上越冬。而分生孢子属于初侵或者再侵接种体,可以通过雨水溅射来传播侵染治病。20-26℃最适合这种病菌生长,因此,在温暖多雨、潮湿的天气,或者植地低畦潮湿的土壤当中会非常容易发病。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即选用无病豆荚留种。在播种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然后使用56℃的温水将种子浸泡5分钟。另外,还需要对栽培技术进行改进,采取高畦深沟栽培,同时还需要注意清沟排渍。此外,还需要适当的增施龄钾肥,喷施叶面营养剂等。 药剂防治:在发病的初期可以每桶手动喷雾器加15-20g的10%世高水分散粒剂或者5g的80%大生可湿粉,对全株进行均匀的喷雾。然后隔5-7天之后再进行第二次防治。 锈病 发病特征: 锈病也是蚕豆种植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虫害之一。这种病虫害主要会对蚕豆的叶茎产生危害。 一但蚕豆感染该病害,在发病初期,其叶片上会出现淡黄色的小点,然后会逐渐的变成锈褐色,随着斑点的不断扩大叶片也会隆起,叶片破裂之后则会出现锈粉状的夏孢子,并且会重复侵染。在发病后期,蚕豆的叶片上则会出现较大的暗黑色的冬孢子堆,当叶片破裂之后,还会散发出黑色的粉末。蚕豆茎上的症状则和叶片相似,每当发病严重时则会使得蚕豆的植株早枯。锈病与其他病虫害不同,其发病的越早,对于蚕豆产量的影响就会越大。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选择适合的时间进行播种,合理的进行密植,能够对蚕豆锈病进行有效的防治。 药剂防治:在发病的初期,可以使0.5%的波尔多液,每公顷1100-1500kg的药液用量均匀的进行[[喷施]],采取这样的方式连续喷施2-3次,每次喷施隔7-10天,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枯萎病 发病特征: 枯萎病是蚕豆种植过程中发病最为普遍的一种病虫害,并且这种病虫害会贯穿于蚕豆的整个生育期,尤其是在蚕豆现蕾到花期。一旦蚕豆患上这种病虫害,其主要症状为叶色淡黄、病株矮小、顶部茎叶委垂、根部发黑、主根短小、叶片脱落、植株容易拔起等。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即科学的选择种子,并对种子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会使用56℃的温水浸泡[[种子]]5分钟,然后立马进行播种。另外,还需要对栽培技术进行改进,实行2年以上的水旱轮作,同时还需要做好灌溉工作。 ==主要价值== 蚕豆是人类最早栽培的豆类作物之一,世界上种植蚕豆的有40多个国家,集中在黑海和地中海沿岸,我国有40多个栽培品种,本世纪50年代产量居世界第一,年产30亿公斤以上。作为粮食磨粉制糕点、小吃。嫩时作为时新蔬菜或饲料,种子含蛋白质22.35%,淀粉43%。 蚕豆既是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又在耕作制度中具有多种用途—豆类作物与其他作物轮作有利于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属于经济增收作物。 ==加工应用== 蚕豆用途非常广泛,可食用,肥用,饲用,主要是食用。新鲜蚕豆可直接烹饪食用,或加工成蚕豆制品。蚕豆制品是指以蚕豆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特定的加工制作或者精炼提取而得到的产品,它们一般也具有蚕豆相应的丰富的营养价值,某些蚕豆制品的营养成分甚至比蚕豆本身更加全面。传统的蚕豆制品一般包括非发酵豆制品和发酵豆制品。 非发酵豆制品种类多样,如五香豆、凉粉、粉皮、[[豆瓣沙]]等。发酵豆制品一般包括豆瓣酱、豆瓣辣酱、酱油、甜面酱等调味品,如四川郫县豆瓣。 食品 食品加工是蚕豆加工的主要形式,传统方法是去除单宁、植物凝血素、胰蛋白酶抑制因子、β-糖苷等抗营养成分及种皮等不宜食用部分,改善蚕豆食用品质,提高方便性,扩大生产规模。 通过工业技术可将蚕豆制作成风味食品,如添加茴香、盐、味精、八角等不同搭配调味料煮制,加入安全稳定的保护液,可制成种类多样的卤水蚕豆;蚕豆经膨化后加入盐等制成香脆可口的休闲膨化食品。 蚕豆经浸泡、磨浆、沉淀等工艺流程可分离蚕豆淀粉,分离淀粉后的下脚料还可综合利用,如浆水可提取植酸钙镁、多种[[蛋白质]],蛋白质通过酸水解可提取氨基酸,浆水还可用来大规模培养有益藻类和微生物。此外,豆渣可用于酱油、白酒酿造。 饲料 蚕豆还可作为养殖业饲料的原料。 在淡水养殖当中,通过实验方法从蚕豆中提取蚕豆甙,然后将蚕豆提取物与鱼粉、豆粕、棉粕、菜粕、大豆油、磷酸二氢钙及氯化胆碱等多种原料配制成[[饲料]],用于喂养草鱼,其对于草鱼生长、肌肉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提高草鱼的增重率和成活率。实验研究表明,使用含有蚕豆或蚕豆提取物的饲料进行喂养,[[草鱼]]的生长情况明显比使用普通饲料的草鱼更好,充分说明了[[蚕豆]]在饲料中的应用价值。 ==食用注意== 蚕豆不可生吃,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蚕豆过敏、有遗传性血红细胞缺陷症以及蚕豆症患者均不宜食用。 食多可能引起腹胀,消化不良者可以每天控制在一把的量。 ==推荐菜品== 蚕豆米鸡蛋汤 原料:蚕豆、鸡蛋 做法:先将1斤蚕豆剥壳,取出一颗颗蚕豆,再将蚕豆米一分为二,两个鸡蛋打散。锅中放油,将大蒜放进锅中炒一下,加清水烧开后放入蚕豆米,煮开后继续煮1至2分钟,将火力调到最小后慢慢倒入鸡蛋液,煮沸后撒盐调味即可食用。 海带冬瓜豆瓣汤 原料 浸发海带60克,冬瓜250克,去皮蚕豆瓣5克,调料适量。 做法 先将洗净切成片状的海带和蚕豆瓣一起下锅,用香油炒一下,然后添加200 毫升水,加盖煮沸。待蚕豆将熟时,再把切成长方块的冬瓜和盐一起放入锅中,冬瓜烧熟即可。 材料:新鲜蚕豆250克,小茴香1小撮,八角1枚,花椒1克,干辣椒2支(切小段),桂皮1小段,盐少许,水适量; 做法:将蚕豆洗净,把上述材料放入锅中,用大火将水烧至微沸,再转小火煮制约8分钟后离火,让蚕豆浸泡在[[汤汁]]中约30分钟使其入味即可食用。 功效:开胃健脾。中医认为蚕豆性平味甘,具有益胃、利湿消肿、止血解毒的功效。用茴香等材料烹饪后更加促进食欲。 ==食物营养成分== * 食物名称: 蚕豆 * 含量参考: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338 千卡<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4073245.html 罗汉豆是什么],腾讯, 弦之月NONO</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罗汉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