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罗伯特·奥本海默 的原始碼
←
罗伯特·奥本海默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 |圖片 = [[File:罗伯特·奥本海默.jpg|缩略图|居中|罗伯特·奥本海默|25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7464821912&di=2b77109d6618e8bf453188be23d53aa7&imgtype=0&src=http%3A%2F%2Fs1.sinaimg.cn%2Fmw690%2F001v15Ztty6Gfbh7zu109%26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5731ff0102x74n.html 图片来源于新浪网]]]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904年(甲辰年)04月22日 | 國籍 = 美国 | 别名 = 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 | 職業 = 学者、物理学家 | 知名原因 = 领导曼哈顿计划,“原子弹之父” | 知名作品 = }} '''罗伯特·奥本海默''' 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享年62岁),著名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ref>[http://cstms.berkeley.edu/archive/oppenheimer/exhibit/ Oppenheimer: A Life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官网[引用日期2015-11-29]</ref><ref>[https://www.ias.edu/scholars/oppenheimer 奥本海默 ],高等研究所官网[引用日期2015-11-29]</ref>,[[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1929-1947年)。 1943年奥本海默创建了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并担任主任(Director)<ref>[https://www.lanl.gov/about/history-innovation/index.php LANL历史 ],LANL官网[引用日期2016-05-16]</ref>;1945年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被誉为“原子弹之父” 。二战后,奥本海默曾短暂执教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ref>[https://archives.caltech.edu/photogallery/oppenheimer.html Caltech's Quantum Leaper ],加州理工学院官网[引用日期2016-12-09]</ref>,之后来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工作并担任所长(1947年-1966年)。 奥本海默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8名 。 {| class="wikitable" |- |'''中文名''' ||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 ||'''外文名''' ||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英文原名)|| '''国 籍'''||美国|||| |- |'''民 族'''|| 犹太人|| '''出生地 '''||美国纽约||''' 出生日期''' ||1904年(甲辰年)04月22日 ||'''逝世日期''' ||1967年(丁未年)02月18日 |- |'''职 业'''|| 学者、物理学家 ||'''毕业院校'''||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哥廷根大学|| ''' 主要成就 '''||领导曼哈顿计划,“原子弹之父”|| '''研究领域'''|| 理论物理学 |} ==早年经历== 罗伯特·奥本海默1904年4月22日生于[[纽约]]一个富有的[[德裔犹太人]]家庭,自幼就有着优裕的生长环境。父亲是德籍犹太人,从小就移民到[[美国]],后来在纺织界致富。母亲是一个天才画家,她鼓励奥本海默接触艺术和文学,却在奥本海默九岁时去世。他天资聪颖,兴趣广泛,幼时广泛涉猎文学、哲学、语言等领域,尤其爱好诗歌,对道德和艺术有着相当高的敏感性,而所有这些在他日后思想和事业的发展中都留下了久远的影响和痕迹。1921年,奥本海默以十门全优的成绩毕业于[[纽约]]菲尔德斯顿文理学校,因病延至次年入哈佛大学化学系学习。他三年读完哈佛大学,1925年以荣誉学生的身份提前毕业,他父亲很高兴,送给他一艘三十英尺长的帆船。 随后他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想跟卢瑟福(E. Rutherford,1871-1937)从事实验物理研究,但卢瑟福不愿收他为学生,这时他迷上了量子力学,于是开始攻读理论物理,加入到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1926年,转到[[德国哥廷根大学]],跟随马克思·玻恩(M. Born,1882-1970)研究 <ref>[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54/born/biographical/ Max Born 生平 ],诺贝尔奖官网[引用日期2016-12-09]</ref> ,1927年以量子力学论文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据称论文发表当天,在座的评审教授竟无一人敢发言反驳 。世人评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 。他二十多岁时曾在[[德国]]哥廷根做马克思·玻恩(Max Born)的研究生,玻恩曾在他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曾经很多次在别人发表演讲时打断他的演讲,上台拿起粉笔,“这样会更好!”,他的老师都不能避免。 接下来的两年他在[[瑞士]]的[[苏黎世]](Zürich)和[[荷兰]]的莱登(Leiden)作进一步的研究 。1929年夏天,奥本海默回到[[美国]],不幸感染了肺结核,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镇附近的一个农场上养病。 后来他来到著名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并创立了“奥本海默理论物理学中心”,后更名为“伯克利理论物理学中心”(Berkeley Center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BCTP),使得伯克利成为世界理论物理学研究中心之一。在伯克利,奥本海默即使是上课,烟斗仍片刻不离嘴,又经常咳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奥本海默不看报纸、不看新闻报导,也不听收音机,对政治也缺乏兴趣。奥本海默的研究范围很广,从天文、宇宙射线、原子核、量子电动力学到基本粒子。他有辩才,擅长于组织管理能力,精通八种语言,尤爱读梵文《薄伽梵歌》经典,为此自修梵文。 1936年,奥本海默追求过一位名叫珍·泰特洛克的研究神经病学的女学生,是一个[[共产党员]]。1940年,他跟生物学家凯塞琳·哈利生(Katherine Harrison)结婚,凯塞琳是左翼份子。奥本海默的妻子、前女友、弟弟等人和共产党有深浅不一的关系。 ==曼哈顿计划== ===辉煌成功===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情报也显示,[[德国]]已经在海森堡的主持进行[[原子弹]]的研究。美国[[罗斯福总统]]下达总动员令,成立了最高机密的曼哈顿计划,目标是赶在[[德国]]之前制造[[原子弹]]。主持人是雷斯理·格劳维斯少将(Leslie R. Groves),格劳维斯不顾陆军情报单位的反对,选定奥本海默为发展原子弹计划主任。如此迅速地把刚刚于1939年在实验室里发现的原子裂变现象,应用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制,众多科学家,包括以和平主义者著称的[[爱因斯坦]]在其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他们的动机,主要是由于纳粹[[德国]]对这种武器的加紧研制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文明,但也并不排除奥本海默曾提及的其它原因,如为了早日结束战争,以及对于原子科学的技术应用的好奇和冒险意识等等。然而,要把原子核裂变所提供的理论上的可能性,真正变成军事上可靠易行的原子武器,其间所须克服的理论、方法、材料、直到技术工艺上的种种难题,无疑是对于人类才智的极大挑战。奥本海默告诉军方,想制造原子弹,就必须集中一流科学家和最好的设备于一个社区内,并统一指挥部统筹。 1942年8月,奥本海默被任命为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在新墨西哥州沙漠建立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Laboratory),整个计划的经费是20亿美元,总工作人数10万。“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Edward Teller)协助奥本海默组织在洛斯阿拉莫斯工作的团队,1943年有4000名科学家进驻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著名的科学家费米、波尔、费曼、冯·诺依曼等大师级物理学家皆在其内<ref>[https://permalink.lanl.gov/object/tr?what=info:lanl-repo/lareport/LA-UR-88-9068 Stan Ulam, John von Neuman and the Monte Carlo Method ],LANL官网[引用日期2016-12-12]</ref>,开始原子弹的研发工作。泰勒因执意研究“超级炸弹”,跟奥本海默起了不少冲突,后来泰勒作证指控奥本海默同情共产党,造成奥本海默处境的困难。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成功地制造了第一批原子弹,随后在阿拉摩高德沙漠上空引爆,并发出耀目闪光及冒起巨型蘑菇状云。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5分17秒,[[美国]]在[[太平洋]]蒂尼安岛上的空军基地朝[[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弹]]。当原爆乍起,他想到了古[[印度]]《[[摩诃婆罗多经]]》中的《[[福者之歌]]》:“漫天奇光异彩,犹如圣灵逞威,祇有千只太阳,始能与它争辉。” 奥本海默领导着整个团队完成了这场杜鲁门所盛赞的“一项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有组织的科学奇迹”,从而不仅验证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为尽早结束战争作出了贡献,也为自己赢得了崇高的声誉,成了举国上下人所共知的英雄。他被人们誉为“原子弹之父”。 ===巨大自责=== [[File:罗伯特·奥本海默1.jpg|480px|缩略图|左|罗伯特·奥本海默|[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7466673830&di=d7ae33ac20a1e17bd71c0d6f8be4695a&imgtype=0&src=http%3A%2F%2Fi2.hexunimg.cn%2F2011-09-15%2F133406272.jpg 原图链接][http://tech.hexun.com/2011-09-15/133406271.html 图片来源于和讯网]]] 然而,面对着成功和荣誉,奥本海默的心情是苦涩而复杂的。科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求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也在于致善、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并增进人类福祉。 然而[[原子弹]]的研制,却很难与此目标一致,且包含着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的潜在危险。尤其是当纳粹[[德国]]已经战败且已知其并不具备核能力。当现场目击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所展现的世界末日般情景时,科学家们体验到的绝不仅仅是成功的喜悦,更有着对于其未来前景的难以抑制的恐惧和担忧,因为他们清楚,这个孽障一旦被他们从[[潘多拉魔盒]]中亲手“释放”出来,其对于人类生命价值的肆虐和威胁,就不再为他们所能控制掌握了。 当[[原子弹]]试爆成功时,奥本海默“对自己所完成的工作有点惊惶失措”,而在心中浮起了“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的感觉。 当[[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掷下以后,奥本海默心中的罪恶感就愈发难以解脱了,以至于作为[[美国]]代表团成员在[[联合国]]大会上脱口而出:“总统先生,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气得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大叫“以后不要再带这家伙来见我了。无论怎么说,他不过只制造了原子弹,下令投弹的是我。”而面对记者,奥本海默则坦言:“无论是指责、讽刺或赞扬,都不能使物理学家摆脱本能的内疚,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这种知识本来不应当拿出来使用。” ==战后活动== 1947年到1966年期间奥本海默担任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 。1947年担任原子能委员会总顾问委员会主席,这个委员会和爱因斯坦一起,反对试制氢弹,认为会引起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 奥本海默怀着对于原子弹危害的深刻认识和内疚,怀着对于美苏之间将展开核军备竞赛的预见和担忧,怀着坚持人类基本价值的良知和对未来负责的社会责任感,满腔热情地致力于通过联合国来实行原子能的国际控制和和平利用,主张与包括前苏联在内的各大国交流核科学情报以达成相关协议,并反对[[美国]]率先制造[[氢弹]]。 ==身陷指控== [[File:罗伯特·奥本海默2.jpg|480px|缩略图|右|罗伯特·奥本海默|[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7466839053&di=13d0e2cb7beea3e48b98924dddc9f83c&imgtype=0&src=http%3A%2F%2Fp1.img.cctvpic.com%2FphotoAlbum%2Fpage%2Fperformance%2Fimg%2F2015%2F2%2F17%2F1424155877597_289.jpg 原图链接][http://control.blog.sina.com.cn/myblog/htmlsource/blog_notopen.php?uid=1677060255&version=7&x 图片来源于新浪网]]] 由于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大萧条后,他开始对[[共产主义]]理论感兴趣。1937年他父亲去世为他留下30万美元的遗产,他用来资助[[西班牙]]内战中反法西斯的国际纵队,并资助了美国的一些左翼活动。 美国参议员麦卡锡(Joseph McCarthy)指控政府官员中有多位[[共产党]]员,许多人因此下台,甚至被迫害致死。奥本海默也被盯上,被指控为与共产党人合作,包庇[[苏联]]间谍,反对制造氢弹等。1953年12月,艾森豪威尔“以他早年的左倾活动和延误政府发展氢弹的战略决策为罪状起诉,甚至怀疑他为苏联的代理人”对奥本海默进行安全审查并吊销其安全特许权。1954年4月12日至5月6日长达四周的安全听证会。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奥本海默案件]]”。 其间尽管[[爱因斯坦]]数次三番在《[[纽约时报]]》等报刊上“抗议美国政府迫害原子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尽管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158名科学家联名抗议对奥本海默的审讯,尽管在听证会上作证的大多数科学家都指出因对核政策持不同意见而受审是对于民主的基本原则的践踏,真正的国家安全必须建立在对像奥本海默这样的知识精英的信任和使用上,而审查的结果也“没有发现他对国家有过不忠诚的行为”,但原子能委员会的保安委员会和原子能委员会仍然决定剥夺奥本海默的安全特许权,从而结束了他的从政生涯和借助于原子能来寻求国际合作与和平的政治理想。 ==获得平反== 被解职后,奥本海默来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工作并担任所长(1947年-1966年)。美国科学家联合会对他的审查进行抗议,认为他是麦卡锡主义的牺牲品。[[肯尼迪]]担任总统後,建议以为他颁发“费米奖”的方式平反。他决定将1963年度美国原子能方面的最高奖——费米奖授予奥本海默,并准备亲自出席仪式。不幸的是,他在仪式的前10天,也就是于1963年11月23日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遇刺。肯尼迪遇刺后,他的继任约翰逊于同年为奥本海默颁发了费米奖(Fermi Award)和5万美元的奖金,但只是形式上的恢复名誉,仍然不允许他介入军事秘密。在授奖仪式上,当奥本海默走向主席台时,由于年老体弱,打了一个趔趄,[[约翰逊]]总统见状,赶忙伸手去扶他,奥本海默推开他的手,说道:“总统先生,当一个人行将衰老时,你去扶他是没有用处的,只有那些年轻人才需要你去扶持。”他最后在答谢时对约翰逊总统说:“我想,今天的仪式是需要您的胆量和宽容的,我觉得这是我们光明前景的预兆。” ==晚年生活== 1965年,奥本海默患了[[肝炎]],身体不佳。他于1966年退休,1967年2月18日在普林斯顿死于[[喉癌]],许多科学家参加他的葬礼,遵照他的遗嘱,将他火化,骨灰撒到[[维尔京群岛]]。 ==生平追求== [[File:罗伯特·奥本海默3.jpg|480px|缩略图|左|罗伯特·奥本海默|[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7466954709&di=0a26d9e1f6e090a2322e67592d862eff&imgtype=0&src=http%3A%2F%2Fy3.ifengimg.com%2Fnews_spider%2Fdci_2013%2F02%2Fc90860018bb733560be9ec45e729d7c2.jpg 原图链接][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2/25/22452888_9.shtml 图片来源于凤凰网]]] 奥本海默一生中所追求的目的是什么?他曾经在一次演讲中对此做了精彩的阐述:……在工作和生活中, 他们应互相帮助并帮助一切人……我们应该保持我们美好的感情和创造美好感情的能力,并在那遥远的不可理解的陌生的地方找到这个美好的感情。 ==参考资料== [[Category:教授]] [[Category:物理學家]] [[Category:美国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罗伯特·奥本海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