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罄竹难书 的原始碼
←
罄竹难书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罄竹难书</big> ''' |- | [[File:罄竹难书.jpg|缩略图|居中|300px|[https://cdnimg103.lizhi.fm/audio_cover/2016/10/22/2563901216548513287_320x320.jpg 原图链接][https://www.lizhi.fm/1703319/2563900933447819270 来自 荔枝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qìng zhú nán shū</big> ''' |- | align= light| '''近义词''' :[[十恶不赦]]、[[罪大恶极]]、[[擢发难数]] '''反义词''' :[[宅心仁厚]]、[[丰功伟绩]] '''出 处''' :《[[旧唐书]]》 '''体 裁''' :[[成语]] '''属 于''' :贬义词 |} '''罄竹难书'''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拼音是qìng zhú nán shū,原指把南山竹子都用完了也写不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出自《[[旧唐书·李密传]]》。 ==原文== 《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ref>[https://www.zdic.net/hans/%E7%BD%84%E7%AB%B9%E9%9A%BE%E4%B9%A6 罄竹难书],汉典</ref> ==译文== 李密诉说隋炀帝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故用“罄竹难书”比喻罪恶很多,难以写完。 ==典故== 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导致天下大乱,农民纷纷起义,各路诸侯皆拥兵自立。 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自任为大将军,与隋军展开较量。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既担心突厥坏自己好事,又想借用他们的悍马,于是,听从他人建议,与突厥的[[始毕可汗]]谈和。最终,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 李渊为争取人心,还大开粮仓,救济灾民,且乘机招募义兵。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率领他们打起仗来很是辛苦。 此时,瓦岗农民义军首领之一的[[李密]],在现在的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力量,而且发表了一篇着名的文章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书写不完隋炀帝的罪状;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洗不清隋炀帝的罪恶。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 这篇文章一出,立刻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人们争相传阅,李密的声势更加浩大,各地反隋的领袖如[[窦建德]]和[[徐圆朗]]等纷纷上表,劝请[[李密]]即天子位。不过,李密认为洛阳城还未攻克,不必急在一时。 李渊这边呢,倒是很想拉拢声势浩大的李密,便遣使通书。但李密自以为力量雄厚,要求李渊率领步骑数千到河南来,当面缔结盟约,由李密担任盟主。李渊不敢得罪李密,却又不想去河南,笑着说:“李密这个人如此骄傲自大,我正准备进兵关中,如果一口回绝他,等于平白又多了一个敌人,不如拍拍他的马屁,使他更为骄傲,然后按兵不动,慢慢形势,来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于是,李渊命令[[温大雅]]回了一封书信给李密,信上说:“天生万民,必有司牧,当今能为司牧,作为天子者,除了你还有什么人?老夫已经五十岁的人了,没有那个野心,我愿意跟随你。”李密见到信,看得眉开眼笑。从此,对李渊深信不疑。 ==视频== <center> ===罄竹难书=== {{#iDisplay:x0135ealypq|640|3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030 國學總論]]
返回「
罄竹难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