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缸钵里的往事(杨廷松) 的原始碼
←
缸钵里的往事(杨廷松)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缸钵里的往事'''<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7084218/pexels-photo-7084218.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缸钵里的往事》'''是[[中国]]当代作家杨廷松的散文。 ==作品欣赏== ===缸钵里的往事=== [[夕阳]]下,放眼望去,绿原在清风细语中无边无际。不远处,那么多,密密麻麻的大雁云集在宽阔的湖洲上,黑压压的一片,像古时候目莲台下的观众一样稠密。它们之间没有打斗,没有抢夺,也没有辩驳与争吵,而是秩序井然地和睦相处。它们的斯文,让我惊叹不已。 很想靠近它们拍个照,可是又怕惊扰它们,只好远远地看着,静静地欣赏它们浪漫而又[[温馨]]的融洽相处,听它们欢歌笑语。 这时候,我的思绪在飞骋。 从小就唱过“一年十二月,月月有花开”。其中一句“八月初一雁门开”我记得很牢。 [[鄱阳湖]]退潮之际,候鸟们从北方飞来,它们的生命在微风中张开。碧草上普洒的阳光融合它们自然的欢乐,骨髓里的欢乐,小河流淌的欢乐。 每逢周末,母亲给我一只大的、旧的菜篮子,说,去洲上捡雁屎。提着篮子,与村里其他孩子一起,一边玩蚌壳掷螺丝,一边捡雁屎。 草丛里,到处都有寸金糖那么长、那样粗的一小撮一小撮的雁屎。干了的,捡起来还爽;没有干的,捡起来黏糊糊的有些毛骨悚然。好在雁屎并不臭气熏人。捡的多了,习惯了,就像捡柴火那么简单。有时,我们就放下篮子,去追赶[[大雁]]。还没靠近,领头的大雁哇的一声,所有的雁呼呼飞起——在空中,它们像训练有素的士兵,营连排秩序井然。空旷的湖洲,一望无际绿色的草,成为了我们快乐的天堂。 回家的路上,大伙都瞧瞧自己的篮子,再比较别人的篮子,看谁捡的多,捡得少的垂头丧气,说下回努力。 到家后,将捡来的雁屎铺在坦场上晒。晒干了,收起来。等到寒冬[[腊月]],刮风落雪,霜天冰冻的时候派上用场。 天寒地冻的时候,母亲在煮好饭以后,盛一钵火,让我们暖手。先将雁屎放在缸钵里,再将未烬灶火放在上,最后才覆盖一层热灰。 泥巴捏的缸钵,就成了寒冬腊月的宝贝。 老人缸钵不离手。孩子们将冻得又红又肿的小手靠近它——当温火慢慢暖上指头,开始痒痒的,继而又痒又痛,最后才暖洋洋的舒服。 那年月,湖洲周边的村民每年冬季都去掀草皮。一担一担地挑到田里,肥田。就这样,隐藏在草丛中的钉螺也被带往庄稼田里。解放前,血吸虫祸害人的事件屡见不鲜,甚至到了 “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境地。毛主席为此写过七律诗《送[[瘟神]]二首》。至今,血吸虫还没有绝迹。有人说,[[日本]]鬼子坏,将原本在他们国家生存的血吸虫放进了鄱阳湖,坑害中国人。 今日,我从夕照赢得一些安逸时光,看到久违的成群成群的大雁,只有湖面的平静,人类适当控制自己的贪欲,才可以有绿色的湖洲,才会有生机盎然的鄱阳湖。 我站在“此刻”,复杂的生活经历逡巡的思绪,驰骋在昔日往事的坎坷路上,像项链一样串着。 夕阳下的人,像归途中的旅人,不再有任务,不再有忧伤,不再有欲望,只感觉擦身而过的微风,触碰到心情和童年时光的旋律。 <ref>[http://www.chinawriter.com.cn/l 中国作家网]</ref> ==作者简介== 杨廷松 1957年春天出生 大学毕业 2004年公开出版小说散文集《乡俗》 散文集《一滴墨水》正在审稿中 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缸钵里的往事(杨廷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