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空地导弹 的原始碼
←
空地导弹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空地导弹</big>'''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24/14f957e7447a42d0be47f626f6687ac1.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mp.sohu.com/v2/profile?xpt=cHBhZzE2NDAzYjVlMDU0YUBzb2h1LmNvbQ==&_f=index_pagemp_1&spm=smpc.content.author.2.1650729056582ZXYTo7c 来自 舰闻杂谈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空地导弹 外文名: Ground missiles 拼音: kongdìdǎodàn |} '''空地导弹'''是指从[[航空器]]上发射攻击地(水)面目标的[[导弹]],也称为空对面导弹,远程的还称为防区外发射武器。是航空兵进行空中突击的主要武器之一,装备在战略轰炸机、歼击轰炸机、强击机、[[歼击机]]、[[武装直升机]]及反潜巡逻机等航空器上。空地导弹与航空炸弹、航空火箭弹等武器相比,具有较高的目标毁伤概率,机动性强,隐蔽性好,能从敌方防空武器射程以外发射,可减少地面防空火力对载机的威胁;但造价高,使用维修复杂。<ref>[https://www.sohu.com/a/297260300_100142741 军迷回忆录:我国引进的一型空地导弹,救了人家一个产业 ]搜狐</ref> == 简介 == 空地导弹主要由弹体、制导装置、动力装置、战斗部等组成。弹体的气动布局通常为常规式、鸭式。制导装置用以控制导弹按确定的导引规律飞向目标,其构成随制导方式而定。制导方式有自主式制导、遥控制导、寻的制导和复合制导。动力装置用以产生推力推动导弹飞行,有固体火箭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等。战斗部用以摧毁目标,有常规装药与核装药。空地导弹有多种分类方法。按作战使用分,有战略空地导弹和战术空地导弹;按用途分,有反 舰导弹(空舰导弹)、反雷达导弹、反坦克导弹、反潜导弹(空潜导弹)及多用途导弹;按飞行轨迹分,有弹道式空地导弹和机载巡航导弹;按射程分,有近程、中程、远程空地导弹。此外,还可按制导方式、发射方式、动力装置类型等进行分类。 空地导弹──它是从飞行器上发射攻击地(水)面目标的导弹,是现代航空兵进行空中突击的主要武器之一。 空地导弹最初是航空火箭与航空制导炸弹相结合而诞生的。德国首先研制出世界第一枚空地导弹,它的主要设计者是赫伯特﹒瓦格纳博士。1940年7月,瓦格纳等人在SC─500型普通炸弹的基础上,研制了装有弹翼、尾翼、指令传输线和制导装置的HS─283A─0,它可看作是最早的空地导弹,于1940年12月7日发射试验成功。1943年7月无线电遥控的HS─293A─1型导弹研制成功。8月27日,德国飞机发射HS─293A─1击沉了美国"白鹭"号护卫舰,这是世界上首次用导弹击沉敌舰,它也是最早的空对舰导弹。 50年代后,空地导弹有了迅速发展,在此后的多次局部战争中,空地导弹取得显著战线。[[反雷达导弹]]──亦称反辐射导弹,它是利用敌方雷达的电磁辐射进行导引,摧毁敌雷达及其载体的导弹。美国的"百舌鸟"导弹是世界第一咱反雷达,它于1963年研制成功。此后,苏、美、英、法等国也研制成功反雷达导弹。在[[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和[[海湾战争]]中,反雷达导弹都取得出色战果。中国的空地导弹:在84年的"航空知识"的某一期里,在介绍轰6国产轰炸机时,曾提到用空地导弹进行战略核轰炸任务.中国发展的一型空地导弹发射重量大约1.5-2吨左右,射程100公里左右,单弹头20万吨当量,制导方式惯性导航加主动[[雷达]],轰6战略轰炸机使用.估计歼轰7,歼10,歼11及歼8Ⅲ也可使用.另一种型号是增程型,最大射程400公里左右,而不是外界认为的中国的巡航导弹的最大射程不超过200公里,但其3吨多的发射重量只有轰6能使用.一个有趣的现象,海军航空兵的轰6丁反舰导弹攻击机是在[[战略轰炸机]]的基础上发展的,而不是战略轰炸机在普通导弹攻击机的基础上发展,这可能是需要有先后。 == 战略空地导弹 == 为战略轰炸机等作远距离突防而研制的一种进攻性武器,主要用于攻击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指挥中心、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等重要战略目标。多采用自主式或复合式制导,命中精度高,最大射程可达3000千米,弹重数吨,速度可达ma3以上,通常采用核战斗部。从技术发展看,它大致经历了三代。第一代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装备使用。如美国的"大猎犬"agm-28、前苏联的as-5、英国的"蓝剑"等,其特点是体积大,笨重,命中精度低,突防能力较差,一架载机只能携带一枚或两枚。这一代导弹装备量不大,基本已退出现役。第二代在60年代中开始研制,70年代初开始装备使用。如美国的"近程攻击导弹"agm-69a,前苏联的as-6等,其特点是摆脱了机型结构,体积、重量大大减小,最大速度为ma3,增强了突防能力,仍采用惯性制,远射受精度限制。第三代在70年代初开始研制。其中一类是亚音速的,如美国的agm-86b,前苏联的as-15,均已装备部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飞行高度低,精度高,射程远等特点;另一类是超音速的,如法国的中程空地导弹asmp,除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等特点外,还具有地形跟踪和半弹道式飞行弹道等多种突防能力。装备歼击轰炸机、强击机、歼击机、武装直升机、 反潜巡逻机等机种,用以攻击雷达、桥梁、机场、坦克、车辆及舰船等战术目标。动力装置一般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制导方式多采用无线电指令、红外、激光或雷达寻的等。 射程大多在100千米以内,弹重数十至数百千克,通常采用常规战斗部。多用途的战术空地导弹能攻击多种目标,如美国70年代初开始发展的"小牛"系列,按模块化多用途原则设计,有电视型、激光型、红外成像型,其战斗部按反舰、反坦克和对地堡、桥梁实施攻击的要求设计,已大量生产。法国有采用激光制导的as.30l空地导弹,以用来攻击坚固目标。美国的agm-130导弹,由电视和红外成像制导的gbu-15制导炸弹加装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而成,既保留了原来的低成本、高精度的特点,又能在防空区外实施远距离控制。从航空器上发射攻击舰船的空舰导弹。 有的可用于攻击陆上目标。70年代后期,有的导弹采用[[无线电]]高度表控制飞行高度,以数米高度差作掠海飞行,末段采用雷达主动寻的制导。空舰导弹主要有法国的 "飞鱼"am.39、美国的"鱼叉"agm-84a、联邦德国的"鸬鹚"as.34、日本的asm-1、英国的"海鸥" 等。机载反坦克导弹大多是把地面的反坦克导弹装备到武装直升机和某些轻型飞机上,载机相应地加装瞄准、悬挂和发射装置,能机动灵活地对坦克等装甲目标进行攻击,弹重数十千克,最大射程数千米,主要有美国的"陶"、"狱火",联邦德国、法国合制的"霍特"等。空地反雷达导弹主要用以攻击地空导弹制导雷达和高射炮瞄准雷达,这类导弹主要有美国的"百舌鸟"agm-45a、"高速反雷达导弹"agm-88a,法、英合制的"战槌"as.37,法国的"阿玛特",前苏联的as-9等。空潜导弹是专门攻击潜艇的导弹,它同反潜鱼雷相比,具有速度快,射程远等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首先研制并使用hs293导弹击沉过许多商船,还曾将v-1导弹装在飞机上,用以袭击英国伦敦。战后,随着地空导弹等防空兵器的使用和发展,为了有效地攻击目标和减少对载机的威胁,美、英、前苏联、法等国研制和装备了多种空地导弹。60年代~90年代初,已有10余种战术空地导弹分别在越南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以及海湾战争中多次使用,战果显著。实践证明,空地导弹与其他攻击武器配合使用,能提高突击效果。空地导弹将主要朝着增大射程和速度,进一步提高抗干扰,全天候突防和攻击多目标的能力以及一弹多用的方向发展。 == 参考来源 ==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返回「
空地导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