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祭侄稿 的原始碼
←
祭侄稿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祭侄稿</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upload-images.jianshu.io%2Fupload_images%2F11892234-6997f9f7de7c2cc3.png&refer=http%3A%2F%2Fupload-images.jianshu.io&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9503740&t=1e3e9189984a1d1335747cd84633f524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ct=201326592&tn=baiduimage&word=%E7%A5%AD%E4%BE%84%E7%A8%BF&pn=24&spn=0&ie=utf-8&oe=utf-8&cl=2&lm=-1&fr=&se=&sme=&cs=3194587869%2C2666536861&os=4237658992%2C2972107090&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upload-images.jianshu.io%2Fupload_images%2F11892234-6997f9f7de7c2cc3.png%26refer%3Dhttp%3A%2F%2Fupload-images.jianshu.io%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69503740%26t%3D1e3e9189984a1d1335747cd84633f524&di=7146857200093233153&tt=1&is=0%2C0&adpicid=0&gsm=7800000000000078&dyTabStr=MCwzLDIsNCw2LDEsNSw3LDg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祭侄文稿 作者;颜真卿 创作年代;唐乾元元年(758年) 别名;祭侄季明文稿 书法类型;行书 规格;纵28.3厘米,横75.5厘米 材质;纸本 字数;234字 现收藏地;台北故宫博物院 |}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且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ref>[http://www.eshufa.com/html/89/n-9089.html 颜真卿《祭侄文稿》(附释文,高清晰)],书法家园 , 2009年4月29日</ref>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闲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辨)卜(再涂一字亦不辨)尔(“尔之”涂去)幽宅(“相”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印跋== 《[[祭侄文稿]]》前隔水有“颜鲁公书祭侄帖”题识,乾隆书引首“'''祭侄稿'''记”。内中钤有“赵子昂氏”、“鲜于枢伯机父”、“张晏私印”、“句曲外史”、“石渠宝笈”、“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鉴藏印。前隔水有题识;幅后有周密、屠约、僧德一、王图炳等观款。又有张晏、鲜于枢、王顼龄、徐乾学等跋,如: 元代鲜于枢跋(节选):“唐太师鲁公颜真卿书《[[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余家法书第一。” 宋代陈深跋:“颜鲁公,唐朝第一等人。公字画雄秀,奄有魏晋而自成一家。前辈云,书法至此极矣。……《[[祭侄季明文稿]]》一纸,详玩此帖: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出天造,岂非当公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其工邪。苏文忠谓:‘见公与定襄五书草数纸,比公他书尤为奇特。’信公忠贤,使不善书,千载而下,世固爱重,况超逸若是,尤以宝之。” 元代张晏跋(节选):“此祭侄季明文,今在余家。住京师,尝会诸贤品题,以为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端楷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心手两忘。真妙见于此也。观于此帖,真行草兼备三法。” 元代陈绎曾跋(节选):“右鲁公祭兄子季明帖前十二行甚遒婉,行末循‘尔既’字,右转至‘言’字左转而上,复侵‘恐’字,右旁绕‘我’字,左出至行端。若有裂文,适与褙纸缝合。自‘尔既’至‘天泽’逾五行殊郁怒,真屋漏迹矣,自‘移牧’乃改。‘吾承’至‘尚飨’五行,沉痛切骨,天真烂然,使人动心骇目,有不可形容之妙,与《[[禊叙稿]]》哀乐虽异,其致一也。‘承’字掠策啄碟之间,‘嗟’字左足上抢处,隐然见转折势,‘摧’字如泰山压底柱障,末‘哉’字如轻云之卷日,‘飨’字蹙衄如惊龙之入蛰。吁,神矣。” 明代文徵明跋:“元章独称《[[座位帖]]》,盖尝屡见,而《[[祭侄]]》则闻而未睹,今《[[宝章录]]》可考,宜其并称《[[座位]]》而不及此也。世论颜书惟取其楷法遒劲,而米氏独称其行草,为剧致。山谷亦云,奇伟秀拔,奄有魏晋隋唐以来风流气骨,回视欧、虞、褚、薛辈,皆为法度所窘,岂如鲁公萧然出于绳墨之外而卒与之合哉。盖亦取其行书之妙也。况此二帖皆一时藁草,未尝用意,故天真烂漫出于寻常畦径之外。米氏所谓忠义愤发,顿挫郁屈,意不在字者也。” 清代王顼龄跋(节选):“鲁公忠义光日月,书法冠唐贤。片纸只字,是为传世之宝。况祭侄文尤为忠愤所激发,至性所郁结,岂止笔精黑妙,可以振铄千古者乎。”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谋反,“安史之乱”爆发。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援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 在结体上,《[[祭侄文稿]]》打破了晋唐以来结体茂密、字形稍长的娟秀飘逸之风,形成了一种开张的体势,结体宽博,平正奇险。 一是宽郎舒展,外紧内松。字中戈挑多不挑出,而作断竹一顿,如“岁”、“戊、戌、贼、我”、“残”、“哉”等字。这正是颜字内放外收的典型之处。 二是多横向展势,左右偏旁或相向、或相背、或同向。尤其是相对的边竖,使传统的内弧相背为外弧相向形。如“蒲州、丹杨、开国、图、开、关”等处,使字形开张多变。显得疏密得体,相得益彰。此为颜体行书的创新之所在,亦是颜体阔达大度的结构特点之表现。三是气势凛然,但却寄寓着奇险。从《[[祭侄文稿]]》中我们会察觉到,有些字的俯仰变化之大,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正应和了颜真卿内心的悲壮心理,在书写时情绪放任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必然原因。这在前人行书书作中是很少见到的。“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米芾《[[海岳名言]]》),字形尽量向两边拓开,却相互照应,形散神聚。如“尔、倾、巢、准”等字,而“摧、作、悔”等字则正中寓奇,大胆造险。 ==线条== 《[[祭侄文稿]]》笔法圆转,笔锋内含,力透纸外,其线条的质性遒劲而舒和。清代何焯《[[义门题跋]]》中说:“鲁公用笔最与晋近。”但《[[祭侄文稿]]》一是打破了晋唐以来重内擫法来表现方刚之气的习惯,改用外拓法。他认为,外拓圆笔更能自如地纵笔挥毫,充分抒展书法家的个性。如第17行的“荼毒”二字便是笔势外拓的典型表现。二是线条浑厚圆劲,骨势洞达,赋予立体感。《[[祭侄文稿]]》中“父、杨、凶、史、轻”等字运笔疾涩,体现了古人所谓“颜字入纸一寸”的说法,这是对“使其藏锋,画乃沉着”的最好的领悟和展现。三是篆籀气的运用使《[[祭侄文稿]]》不同于晋唐以来的方头清瘦,回归了古朴淳厚之气。如“颜、清、尔”等字;楷隶之法的出现让作品奇趣迭出,如“门、陷、孤”等用楷法,“既、承”末笔波状则取隶法。如第13行的“凶威”二字取法篆籀,正是以圆润、浑厚的笔致和凝练遒劲的篆籀线条,展现了颜真卿在行书用笔上非凡的艺术功力。所以,熊秉明在《[[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中说:“其顿,沉着有力,其起,迅速利落,显出一种坚决果断,一种绝对的自信”。 ==章法== 《[[祭侄文稿]]》观其章法,恣意灵动、浑然天成。其一反“二王”茂密瘦长、秀逸妩媚的风格,变的宽绰、自然疏朗。字间行气,随情而变,不计工拙,无意尤佳,圈点涂改随处可见。其章法自然天成,毫无雕饰,完全是情绪的左右之下所完成的,这便给人以巨大的遐想空间。 《[[祭侄文稿]]》并不在意字距、行距,时疏时密,完全是随心所欲。每一行的中轴线或左或右或倾斜。章法的安排完全取决于情感的抒发过程。作品的前几行叙述了祭文的写作时间以及个人身份,情绪尚属平稳,心情比较沉重,行笔稍缓,线条凝重缓慢,章法和谐自然。 从“惟尔挺生”开始到“百身何赎”用笔豪放,章法左右飘忽不定,字局、行距变化较大,形成跳跃性变化。接下来的“呜呼哀哉”到全文结束“尚飨”二字嘎然收笔,章法从行草逐步改变为大草,压抑的情感爆发出来。第10行的“顺”、“尔”之间,第11行的“受”、“命”之间,第16行的“覆”、“天”之间,第18行的“承”下和第21行的“及”字的顶部留白,是整幅作品的透气之处,加上与第8、10、14、15、19、21、23行涂改部分茂密浓厚[[对比]],产生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无意间调节了浓密沉闷的空间,造成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强烈反差。舒张开朗,给人以畅快淋漓的感觉,使悲愤情绪得以宣泄。这也正说明了苏轼的“无意于佳乃佳”的论断。 ==墨法== 《[[祭侄文稿]]》其墨法苍润,流畅自然。渴笔枯墨,燥而无润,干练流畅,挥洒自如。 全文不到300字,只用了七次蘸墨,到了一笔墨写下了53字,留下了干枯压痕出现难以控制的伤痛轨迹。从“维乾”到“诸军事”蘸第一笔墨,墨色由浓变淡,笔画由粗变细;从“蒲州”到“季明”蘸第二笔墨,墨色也是由重而轻,点画由粗而细,且连笔牵丝渐多,[[反映]]了作者激动的情感变化;从“惟尔”开始,因要思考内容、蘸墨,涂改、枯笔增多;从“归”字开始,墨色变得浓润,“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八个字墨色浓厚,充分反映出书家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天下悔”三字以后,随着心情的不可遏制,越往后越挥洒自如,无所惮虑。两个“呜呼哀哉”的狂草写法,足见书家悲愤之情不可言状。最后的三行如飞瀑流泉,急转直下,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其情感交织而产生的笔墨效果使作品达到艺术的巅峰状态。这一墨法的[[艺术]]效果与颜真卿当时的悲恸恰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除此之外。从《[[祭侄文稿]]》中多处用渴笔修改的迹象表明:颜真卿在写这篇草稿时情绪激动,思如泉涌,手不能追,非快速行笔不足以表达其激愤之情,且无暇注意墨色的变化,虽笔中无墨仍然继续书写。然而这些干枯的笔墨,却给人以苍劲老辣的感觉,与浓重的笔墨形成对比,使作品具有枯、润、浓、淡、虚、实的变化,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召力。一次蘸墨,疾书数行,有些笔画明显是以笔肚抹出,却无薄、扁、瘦、枯之弊,点画粗细变化悬殊,产生了干湿润燥的强烈对比效果。在[[中国]]书法史上唯有此一件作品最为遒劲,且和润。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也唯此作品能当之。 ==情感== 《[[祭侄文稿]]》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作者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误之处甚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通篇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其是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坦白真率激情之下,不计工拙,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进行创作的[[典范]]。个性之鲜明,形式之独异,是书法创作述志、述心、表情的典型。作品中所含蕴的情感力度震动着每位观赏者,以至于无暇顾及形式构成的表面效果。这恰是自然美的典型结构。 ==名家点评== 北宋董逌《[[广川书跋]]》:“鲁公《[[祭侄文]]》‘峻拔一角,潜虚半股’,此于书法,其体裁当如此矣。至于‘分若抵背,含如并目,以侧映斜,以斜附曲’,然后成书,而有人于此盖尽之也。鲁公于书,其过人处正在法度备存而端劲庄持,望之知为盛德君子也。尝问怀素‘折钗股何如屋漏水?’曰:‘老贼尽之矣。’前人于其隐处,亦自矜持,不以告人,其造微者,然后得之。此二体又在八法六体之外,乃知书一技而其法之众至此。公《[[祭犹子文]]》,殆兼存此体者也。” 宋《[[宣和书谱]]》:“鲁公平生大气凛然,惟其忠贯日月,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忠臣烈士,道德君子,端严尊重,使人畏而爱之。” 明代项穆《[[书法雅言]]》:“行草如《[[争座]]》、《[[祭侄帖]]》,又舒和遒劲,丰丽超动,上拟逸少,下追伯施,固出欧、李辈也。” 清代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慎伯谓平原《[[祭侄稿]]》更胜《[[座位帖]]》,论亦有理。《[[座位帖]]》尚带矜怒之气,《[[祭侄稿]]》有柔思焉。藏愤激于悲痛之中,所谓‘言哀已叹’者也。” 当代书法家苏士澍:“此帖虽是草稿,但通篇书法气度非凡。颜真卿以沉着健劲的笔力,丰腴开朗的气度,纵笔豪放,一泻千里,沉痛悲愤之情,溢于笔端。” 王羲之以“中和之美”筑起中国书法的第一座丰碑,颜真卿则是以他的“气格之美”树立起中国书法的又一座高峰。而最能体现颜真卿“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的,是他的《[[祭侄文稿]]》、《[[争座位帖]]》、《[[刘中使帖]]》等行书作品,其中以《[[祭侄文稿]]》为最。 《[[祭侄文稿]]》与王羲之的《[[兰亭序]]》、苏轼的《[[黄州寒食诗稿]]》一起,被人尊为“天下三大行书”。 《[[祭侄文稿]]》在中国书法史上被历代书家公认为是继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之后的“天下第二行书”。 ==影响== 书法之创作,直抒胸臆是第一难事。《[[祭侄文稿]]》辉耀千古的价值就在于坦白真率,是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激情之下不计工拙,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进行创作的典范,是经过长期探索而在这非常的一瞬间产生创变突破的实例。其个性之鲜明,形式之独异,均开历史之先河,是书法创作述心表情的典型,体现出艺术家无与伦比的魄力和胸怀,也对后世书法创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此稿的书法风格亦影响了日本平安时期的书法。例如日本的空海和尚,他于德宗二十年(804年)来唐取经,学习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他后来的成名书法作品《[[灌顶历名]]》草稿,即有明显的颜真卿《[[祭侄文稿]]》笔意。 颜真卿去世后,《[[祭侄文稿]]》成为中国历代书法家、收藏家争相收藏的珍品。《[[祭侄文稿]]》曾被北宋内府收藏,元朝人张晏、鲜于枢,明朝人吴廷,清朝人徐乾学、王鸿绪也先后收藏过。后来,《[[祭侄文稿]]》被送入清宫,珍藏在内府里。《[[祭侄文稿]]》上面钤满了中国历代收藏家的收藏印章和题写的跋文,是一件传承有序的颜真卿真墨宝。1949年初,《[[祭侄文稿]]》和北京故宫众多的珍贵文物一起,被国民党政府带到了中国台湾,至今一直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著录== 《[[祭侄文稿]]》著录于《[[宣和书谱]]》、《[[清河书画舫]]》等。刻入宋《[[博古堂]]》、《[[忠义堂]]》等帖。明《[[停云馆]]》、《[[戏鸿堂]]》、《[[玉烟堂]]》等丛帖亦有刻入。 ==重要展览== 2011年11月,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名为“精彩100国宝总动员”的特展,《[[祭侄文稿]]》为其中展品之一。 2019年1月16日至2月24日,东京[[博物馆]]举办“书圣之后——颜真卿及其时代书法特展”,展出的文物中有《[[祭侄文稿]]》。 ==作者简介== 颜真卿(709—784年),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名臣、书法家。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书法碑刻作品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颜勤礼碑]]》、《[[大唐中兴颂]]》、《[[麻姑仙坛记]]》、《[[裴将军诗]]》、《[[争座位帖]]》等。墨迹作品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湖州帖]]》、《[[自书告身]]》帖等。 == 参考来源 == <center> {{#iDisplay:z0541yn2cou|480|270|qq}} <center>鲁大东《颜真卿祭侄文稿》预告片</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50 中國史料 ]]
返回「
祭侄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