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砥平里戰鬥 的原始碼
←
砥平里戰鬥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砥平里戰鬥<br></p> |- |<center><img src="https://s167.daydaynews.cc/?url=http%3A%2F%2Finews.gtimg.com%2Fnewsapp_bt%2F0%2F11932878770%2F1000" width="280" ></center><small>[https://s167.daydaynews.cc/?url=http%3A%2F%2Finews.gtimg.com%2Fnewsapp_bt%2F0%2F11932878770%2F1000 圖片來源 daydaynews] <br> '''名稱''' 砥平里戰鬥 '''日期''' 1951年2月13日-1951年2月15日 '''地點''' [[京畿道楊]][[平郡]][[砥平里]] '''參戰國家''' [[中國]] \ [[美國]]、[[法國]] '''結果''' 聯合國軍勝利</small> |} </div> '''砥平里戰鬥'''發生於1951年2月13日至2月15日,發生地點在朝鮮半島京畿道楊平郡砥平里。主要是防守的美軍第2步兵師第23團及所屬部隊與進攻的中國人民志願軍8個團(其中4個團為部分兵力)作戰,結局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撤退,聯合國軍獲勝。美軍稱此役與原州炮擊為「[[韓戰]]<ref>[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5946 韓戰]</ref>中的[[葛底斯堡戰役]]」。 ==戰局== 1951年2月12日,鄧(華)集團指揮部於漢江之北的放谷召集未參加橫城戰鬥的志願軍各師師長會議。志願軍副司令員鄧華在會上決定,砥平里的聯合國軍(一到兩個營)有南逃跡象,鄧集團部隊不等橫城戰鬥結束,當晚即展開行動將這股聯合國軍截擊殲滅,趁機奪取[[砥平里]],以使志願軍東西戰線連成一體。以未參加橫城戰鬥的志願軍第40軍第119師的兩個團(第356、第357團;而第355團配屬第118師參加橫城殲滅韓8師戰鬥未歸建)擔任這次行動的主力,另配屬第120師第359團、第125師第375團和第40軍炮兵第42團,以5個團兵力殲滅砥平里之聯合國軍,以志願軍第119師師長徐國夫實施統一指揮。 隨即,[[徐國夫]]召集參戰的5個團的領導開戰前作戰會議。但359團團長、第375團團長與政委均未能到會。與會的第125師第375團副團長李文清稱剛剛從砥平里前線下來,現在砥平里聯合國軍實際上是美2師23團和法國營,並且構築了工事,沒有發現要撤退的跡象。會議決定,參戰各部隊定於2月13日下午4時半開始行動。 2月13日下午13時,配屬參戰的志願軍炮兵第42團因馬匹受驚暴露目標,遭到敵機空襲損失慘重,未能參戰。42軍125師的375團於當天下午也失去聯繫。於16時30分按計劃開始行動的僅有119師356,357團和120師第359團,共計2300多人。[8]徐國夫命令357團由北向南攻擊砥平里以北鳳尾山,356團和359團由砥平里之東向砥平里西南攻擊,截斷守軍退路。攻擊開始後,最初比較順利。至當夜23時開始遇挫,守軍在炮火支援下堅守外圍各高地。徐國夫把守敵情況與戰況匯報給第40軍軍指與「鄧指」後,知悉有增加兵力,全殲砥平里之敵之可能。鑑於此時橫城戰鬥已經結束,砥平里東側聯合國軍正在後撤,徐國夫決定參戰各部鞏固已奪取的各高地,準備配合增援部隊全殲守敵。 經過2月13日、14日兩晝夜激戰,[[砥平里]]外圍高地均被志願軍攻占,聯合國軍收縮兵力在不到兩平方千米的起伏地帶,憑藉房屋,據點式工事及強大炮火與坦克支援頑強固守。志願軍一直沒有炮兵支援,也用盡了反坦克手雷和爆破筒,在攻占外圍高地時傷亡很大。至2月15日拂曉,進攻方與守軍形成了對峙。 由於為砥平里守軍解圍的英軍第27旅進展緩慢,2月14日下午,美國第9軍軍長Bryant E. Moore命令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第5團團長Marcel G. Crombez負責解圍。第5團當晚為斷橋所阻,工兵修復後於15日過橋。在軍部與師部要求進展的壓力下,Crombez決定以23輛坦克搭載步兵組成裝甲特遣隊進擊,特遣隊與阻擊的志願軍激戰,於15日下午與砥平里守軍會師。 2月15日拂曉,徐國夫的前線指揮部突然接到第40軍軍指轉來的「鄧指」命令,要求進攻砥平里的部隊立即撤出戰鬥。原來是「志司」與「鄧指」察悉砥平里守軍是美2師一個團和法國營,還有一個炮兵營和一個坦克中隊,總兵力約6000多人;並且聯合國軍由利川的增援部隊也抵近砥平里。判明上述情況後,「志司」考慮砥平里東南聯合國軍已作縱深防禦,奪取較突出的砥平里這一點之後也不易固防,為保證志願軍後續部隊入朝作戰,準備將防線後移至漢江以北作機動防禦。因而「鄧指」作出攻擊砥平里部隊主動撤出戰鬥的命令。 ==結局== 此戰役對美軍的戰略戰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美軍部隊得到了新的作戰經驗。一旦整建制的美軍部隊被中國志願軍包圍,不再像以前那樣急忙突圍,而是依靠坦克和卡車實施環形防禦,依靠猛烈的火力拼死堅守陣地。只要志願軍不能當晚解決戰鬥,大群的美軍飛機在天亮時便會前來轟炸並掩護突圍行動。而聯合國軍的被圍部隊在坦克與大炮的直接掩護及空軍支援下,往往突圍都能成功。 戰後,23團和法國營獲得美國總統的優異服役部隊嘉獎令。 志願軍一線指揮員徐國夫總結的戰果為:他指揮的40軍119師參戰兵力3個團2300多人,沒有炮火支援,憑團編制內的輕武器殲滅美、法軍800多人。志願軍3個團共計938人傷亡,其中303人陣亡。另據《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一一五師戰史》,參戰的39軍115師兩個團傷亡879人。 鄧華致電[[徐國夫]],總結此戰:戰前敵情不准,造成判斷失誤,決心有誤,但徐國夫部打得不錯,能及時調整部署,敵變我變、隨機攻擊;雖然我方付出代價不小,但這個責任在「鄧指」;357團,42團沒能參加戰鬥,致使攻擊力量單薄,他們有責任,由「鄧指」追責。 砥平里戰鬥結束後,志願軍第355團歸建第119師,第119師行軍撤退到漢江以北。砥平里戰鬥結束3天後,第119師就奉命在座防山,萬樹洞,三聖里一帶展開運動防禦作戰,為後續入朝作戰兵團(志願軍第19兵團、第3兵團)的集結、開進、進入前線換取時間。運動防禦作戰持續了28天,第119師共進行大小戰鬥190餘次,先後與美1師、美24師、美25師、美騎1師、土耳其旅、英國27旅、韓6師各部交戰,計殲敵5000多人。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歐洲軍政事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砥平里戰鬥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