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瓯窑 的原始碼
←
瓯窑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瓯窑4.jpg|350px|缩略图|右|<big>瓯窑青瓷</big>[http://img.hc360.com/lamp/info/images/200907/200907140839448890.jpg 原图链接][http://info.lamp.hc360.com/2009/07/14095556010.shtml 来自 慧聪网 的图片]]] '''瓯窑''',指[[浙江省]]温州市一带的古瓷窑,有200多处窑址,广泛分布于温州市区和永嘉、乐清、瑞安、文成、泰顺等县市,多数集中在瓯江流域。上述瓷窑所产的瓷器亦称瓯窑,历史悠久,以青瓷为主,有胎白、淡釉的特点,装饰多用褐彩<ref>[http://www.zhongguociwang.com/show.aspx?id=15449&cid=104 瓯窑褐彩青瓷略述],瓷网,2019-1-26</ref>。 ==历史== ===汉末=== 温州地区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生产原始瓷器。永嘉县曾发现汉代的原始瓷窑遗址,也发现了东汉的瓷窑遗址,相互之间距离不远,造型、装饰也很相似。有的瓷窑兼烧印纹硬陶、带原始瓷特征的青褐釉制品和成熟的青灰绿釉瓷器。说明瓯窑是由本地的原始瓷[[手工业]]发展而来的,发展[[时间]]也跟浙江许多地方的瓷业大体同步。 ===六朝=== 六朝是瓯窑发展的重要时期,制瓷技术提高,产品种类增多,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体系,并具备了超越本地的影响力。 三国、西晋时期的瓯窑在配方和技术上都还有所不足,直到东晋,制瓷技术才大为进步,胎质细腻,釉层厚而均匀,胎釉结合牢固,釉色稳定,多数呈淡青色。:142窑器种类丰富,日用品有壶、罐、钵、碗、碟、笔筒、砚、水盂、槅、洗、烛台、灯盏、熏炉、唾壶、虎子等;明器有灶、井、𨱓斗、火盆、鸡笼、狗圈、猪栏等。 这一时期,瓯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瓷胎颜色较白、略带灰色,釉色淡青、比较透明,跟西晋之后越窑的灰胎深青釉有明显的差异:265。潘岳《笙赋》中有“倾缥瓷以酌酃”之说。《[[说文解字]]》解释“缥”为“帛青白色”。这种青白色的“缥瓷”可能就是瓯窑。:142在装饰方面,瓯窑广泛应用褐彩,将大小、多少、浓淡不一的点饰进行组合,与白胎淡釉互衬,相得益彰,把褐彩这种三国时期已经出现的装饰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风格的形成,瓯窑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不仅供应本地区,还大量销往[[福建]]、[[广东]]、[[江苏]]等地区,并成为皇家和上层士族的生活用品。南京(六朝国都)地区东晋中晚期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瓯窑产品、精品,浙江省境内东晋墓葬出土的瓷器,都可以说明瓯窑在东晋时的影响力甚至盖过了越窑<ref>[https://www.xzbu.com/7/view-4500409.htm 说陶话瓷论瓯窑],行知部落,2020-5-24 </ref>。 唐宋 唐至五代,浙南瓷业继续快速发展,窑场数量增多,从瓯江下游的[[温州]]、[[永嘉]]等地向周边扩散,南至飞云江、鳌江流域,西至瓯江上游的丽水、龙泉。唐朝早期的瓷器造型饱满、厚重、大气;中晚唐、五代出现了造型明快活泼的精致小巧器物,胎体也更为细薄。装饰上继续使用褐彩,多在外壁饰以对称的大褐斑,有的也在器腹上绘画褐彩花草图案。 两宋的瓯窑以温州市郊的西山窑址群为代表,保持了胎白釉淡的特点,烧制物品多为日常的碗、壶、罐、杯、盏、盘等,其中玲珑精致的小型器物不断增多,装饰上则较为朴素,大多没有纹路,少量有深刻的莲瓣纹或寥寥数笔的花草纹,与题材丰富、[[图案]]多样的越窑差异明显。西山窑中一些物件的造型和支烧方法与越窑十分相似,因此也有学者不称之为瓯窑,而称温州窑。 唐宋时期,温州商品经济繁荣,海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日趋发达,瓯窑也作为外销商品大量出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多有瓯窑青瓷残片出土。 ==元明清== 随着龙泉青瓷的发展,瓯窑在元代开始衰落,一些瓯窑窑场开始改烧龙泉风格的青瓷。明、清时期,温州地区的青瓷基本都已停烧。 ==视频== ===<center> 瓯窑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走进非遗,体验瓯窑,回忆历史!</center> <center>{{#iDisplay:c0867v3nkjc|560|390|qq}}</center> <center>瓯窑介绍</center> <center>{{#iDisplay:f0161p4bri6|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
返回「
瓯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