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瓠瓜 的原始碼
←
瓠瓜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瓠瓜</big> ''' |- | [[File:0070071746-000000000151904678 3.jpg|缩略图|居中|[http://image4.suning.cn/uimg/b2c/newcatentries/0070071746-000000000151904678_5_800x800.jpg 原图链接][http://product.suning.com/0070071746/151904678.html 来自 七果果旗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瓠瓜 拉丁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 <br> (Molina) Standl. var. depressa (Ser.) Hara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葫芦目 科:葫芦科 属:葫芦属 |} '''瓠瓜''',为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蔓性草本。瓠瓜幼果味清淡,品质柔嫩,适于煮食。 在河北一带的某些地区,“瓠瓜”专指西葫芦,“瓠子”则用来专指瓠瓜。 中国古时以其老熟干燥果壳作容器,也作药用。<ref>[https://www.pingguolv.com/sl/yingyang/29330.html 瓠瓜的营养价值], 苹果绿, 2020-01-18</ref> 《[[诗经]]》中已有记载。瓠瓜是可消肿结、润肌肤的药用瓜菜。中国自古就有栽培,嫩果可供食用,老后不能食用,是民间夏令常吃的佳肴。相对其他果蔬,营养价值较低。其食用部分为嫩果。瓠瓜品质细嫩柔软,稍有甜味,去皮后全可食用。可炒食或煨汤。瓠瓜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南方栽培普遍,近几年北方也开始引种栽培。 == 形态特征 == 瓠瓜根系发达,茎为蔓性,长可达3~4米,分枝性强。单叶,互生,叶片呈心脏形,上面有茸毛。雌雄异花同株。有时也产生两性花,但所结的果实常为畸形果,无食用价值。花白色,多在夜间以及阳光微弱的傍晚或清晨开放,故有别名“夜开花”。雄花多生在主蔓的中、下部,雌花则多生在主蔓的上部。侧蔓从第1~2节起就可着生雌花,故以侧蔓结果为主。<br> 瓠果,开花后10~20天即可采收,其幼嫩的果皮及胎座柔嫩多汁,可食用;老熟后果皮硬化,胎座组织也干枯,不可食。观赏葫芦或称小葫芦。果实长仅10厘米左右,有一细腰或一长果颈。5个变种的染色体数均为2n=22,可相互杂交。<br> 瓠瓜为浅根系,侧根发达,主要分布在表土20厘米内。根的再生能力弱, 不耐干旱也不耐涝。茎为蔓生,中空,上被白色茸毛,蔓长3~4米以上,卷须分叉,分枝力强。一般全蔓着生雌花晚,侧蔓1~2节即可发生雌花。茎节易生不定根。叶单叶互生,心脏形或肾脏形,密生白色茸毛,叶大而薄,颇柔软,蒸腾量大。花为雌雄同株,单花腋生,花大白色,花柄甚长。雌雄花大都在夜间及早、晚、光照弱时开放。果实为瓠果,有长棒形、长筒形、短筒形、扁圆形或束腰形状,嫩果果皮淡绿色果肉白色而柔嫩,种子卵形,扁平,千粒重125克左右。<br> == 生长环境 == 瓠瓜为喜温植物。生长适温20~25℃。栽培时一般先育苗、然后定植到露地。 不耐涝、旱,在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溉。 == 环境要求 == 瓠瓜喜温,小耐低温,种子在15℃开始发芽,30~35℃发芽最快,生长和结果期的适温为20~25℃。长瓠子不耐高温。 瓠瓜对光照条件要求高,在阳光允足情况下病害少,生长和结果良好且产量高。 瓠瓜对水分要求严格,不耐旱又不耐涝。结果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 瓠瓜不耐瘠薄,以富含腐殖质的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为宜。所需养分以氮素为主,配合适量的磷钾肥施用,这样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 分布范围 == 原产[[非洲]]南部。中国各地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 == 主要品类 == === 线瓠子 === 瓠瓜植株攀缘生长,叶片绿色,圆五角心脏形,叶缘浅齿近于全缘,叶面密生 白色短茸毛。子蔓结瓜,瓜细长棍棒形,上中部略细,光端略粗,瓜顶平圆,瓜基部瓜柄四周略突起有纵棱;瓜长60~70厘米,较粗祁分横径6~7厘米,较细部分横径4~4.5厘米,单瓜重0.5~0.75千克,瓜皮绿白克,瓜皮绿白色,表面密生白色茸毛.老熟时皮色尘浅,瓜皮变硬,茸毛脱落;瓜肉白色,厚1厘米左右,肉质细嫩,纤维少,品质佳且熟食,耐热性较强,不耐寒,不耐涝。抗病虫能力中等。 === 长瓠子 === 又名长葫产,夜开花,芋莆等,果实长圆筒形,长40~50厘米,果皮淡绿色,果肉白色,柔软,品质优良,果实多结在子蔓或侧蔓上,为早熟种。 === 面条瓠子 === 又名香瓠子,[[南京]]地方品种。果实长70~100厘米,上下粗细相近,柄部稍细,果皮薄,淡绿色,有光泽,肉厚而嫩,白色。种子少,单瓜重1.5~2.0千克。耐老、较早熟。 大葫芦系[[北京]]地方品种。子蔓结瓜,瓜葫芦形,下部膨大呈球形,底部平,上部渐细呈短柱状,单瓜重1~2千克。嫩瓜外皮白绿色或淡绿色,底上有白色不规则花斑,表面密生白色短茸毛,瓜的上半部为实心,膨大部分瓤小肉厚,瓜肉白色,质地较致密,水分多,纤维少,略有甜味,品质较佳,嫩瓜供熟食,老瓜可用盛器。耐热、不耐寒、不耐旱、喜肥。 === 孝感瓠瓜 === [[湖北]][[孝感]]县地方品种。果实长圆筒形,腰部稍细,先端稍膨大,长70厘米,横径7厘米,瓜皮薄,绿色,肉厚白色,种子少,品质好。单瓜重1千克左右,早熟高产品种。 === 三江口瓠子 === [[江西]]省[[南昌]]市地方品种。第l雌花着生在土蔓第4~5叶节及侧蔓第1~2叶节上。果实棒形,长49厘米,横径7.5厘米,外皮浅绿色,具白色茸毛,肉质细嫩,味稍甜,品质优良。单瓜重750克。较耐低温,较抗病虫。亩产3500~4000千克。 == 栽培技术 == === 栽培环境 === [[File:E1ad3eb0ccd34d8195ee69d801cec2b1.jpg|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1/e1ad3eb0ccd34d8195ee69d801cec2b1.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38664191_258779 来自 搜狐博客 的图片]]] 种皮较厚,发芽较慢。为使主蔓早生侧蔓,多生雌花,当主蔓生出4~6节后,即可将主蔓的顶芽摘去。也可用植物激素处理,促使主蔓早生雌花,提早结果。瓠瓜对肥料及水分要求较高,要施足基肥,并多次追施速效氮肥。不耐涝、旱,在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溉。栽培季节瓠瓜一般春季播种,夏季收获。在保护地中栽培,可适当提早或延后。 === 种植方式 === 瓠瓜可在终霜前露地直播,或在保护地中育苗后再定植。播种前,种子需要处理。需浸种24~48小时,然后播种,每亩地用种量为250克。瓠瓜苗期的管理同春黄瓜相同。可参照黄瓜育苗技术。 === 播种育苗 === 用温床育苗。2月底至3月上旬播种,每hm2用种量3.75kg(667m²用量0.25kg)。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5 min,然后放入25~30 ℃的恒温下催芽,待芽出齐后播人营养钵中。苗期要保温防寒,通风透光,保持土壤干湿得当。苗龄约30~35d。定植前10d左右进行低温炼苗。 === 整地施肥 === 选择富含腐殖质的油沙土作栽培田,该田要求2~3年未种过瓜类作物。前茬收获后及时深翻20~25 cm,并施足基肥,每hm²施腐熟有机肥30000~45000 kg(667m²施2000~3000kg),人粪15000~22500kg(667m²施1000~1500kg)或饼肥1500~1875kg(667m²施100~125kg),过磷酸钙300~400kg(667m²施20~30kg)。定植前10d按畦高20~25cm、畦宽100cm,沟宽50cm作畦,然后铺地膜待栽。<br> 定植株距0.67米,挖穴栽单苗,浇水定根。翻耕前用克芜踪除草1次,整好地后再喷丁草胺1次,然后才进行移植。<br> 植株调整:瓠瓜可分为搭架或不搭架栽培,地爬不搭架需压蔓,以防风害、搭架的,当苗长到30厘米高时,用2~3米的长竹竿设立人字架,约在1.3米处交叉,为了便于侧蔓攀缘和人工分层绑蔓,需横架2~3条。随着秧苗的生长,将蔓数次绑在支架上,并使其分布均匀。瓠瓜主要由子蔓、孙蔓结瓜,故应进行植株调整,常实行2~3次摘心,促使子蔓及孙蔓发生。如果喷洒2次,连续着生的节数更多,雄花的发生大大减少。<br> == 肥水管理 == 瓠瓜生长势较其他瓜类弱,生长期短,结果集中,除施基肥外,还要追肥灌水。追肥宜薄施勤施。在定植成活和摘心后、果实膨大期分别施1次肥。开始采收后分期追肥1~2次,促使后熟瓜生长。瓠瓜需水较多,应及时浇水,结果期间天旱可1~2天浇1次水,但如果雨水多时,应及时排水防涝。<br> 追肥依据地力,结合浇水进行,一般移植后6天每667平方米施豆麸浸液15千克、生物磷1.5千克、生物钾1.5千克,混合粪水淋施,每隔7~10天淋施1次,种植后 10~15天进行插竿搭架。整枝打杈,摘心。去老叶,调节空间,使其通风透光。在植株具4~6片真叶时,叶面喷施2次1.5~6的乙烯利,可使雌花早日形成和增多,提高产量。 <br> === 采收 === 适时采收可提高果实品质,促使上部继续结瓜和后续瓜的生长,这是早熟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当幼瓜茸毛基本脱落,皮色变淡时为适收期,一般第一批瓜的采收时间是开花后15~20天,旺果期为开花后10~-12天,果实过老采收影响食用价值。<br> 果实:秋季采摘已成熟但外皮尚未木质化的果实,去皮用。种子:秋季收成熟的果实,取出种子,洗净,晒干。 果壳: 秋末冬初采取老熟果实,切开,除去瓤心种子,打碎,晒干。茎、叶、花、须:夏、秋季采收,晒干。 == 主要价值 == === 食用价值 === [[File:78eb5ffde411dd683fb63d3124e6f3c9.jpg|缩略图|右|[http://www.meishijr.com/d/file/meishishicai/xiangliao111/2015-05-28/78eb5ffde411dd683fb63d3124e6f3c9.jpg 原图链接][http://www.meishijr.com/caipu-57-384-0.html 来自 美食佳人 的图片]]] 瓠瓜的吃法很多。元代王祯《[[农书]]》说:“匏之为用甚广,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肉煮作荤羹,可蜜前煎作果,可削条作干……”又说:“瓠之为物也,累然而生,食之无穷,烹饪咸宜,最为佳蔬。”可见古人是把葫芦作为瓜果菜蔬食用的,而且吃法多种多样,既可烧汤,又可做菜,既能腌制,也能干晒。烧汤清香四飘,其味鲜美。与其他瓜果不同的是,不论瓠瓜还是它的叶子,都要在嫩时食用,否则成熟后便失去了食用价值。<br> 瓠瓜食部:每100g含蛋白质0.7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2.7g、膳食纤维0.8g、[[胡萝卜素]]40μg、硫 胺素0.02mg、核黄素0.01mg、尼克酸0.4mg、抗坏血酸11mg、钾87mg、钠0.6mg、钙16mg、镁7mg、铁0.4mg、锌0.14mg、硒0.49μg等。<br>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瓠瓜具有清热利水、止渴、解毒功效,适应于治水肿腹胀、烦热口渴、疮毒、肺炎、肠炎、糖尿病等症。其治病之剂,如:治湿热型急性肠炎,用瓠瓜150g、马齿苋70g、薏苡仁50g、粳米100g、煮粥食。<br> 治肺炎:用瓠瓜80g、玄参12g、鱼腥草30g、白茅根20g、甘草8g,水煎服,每日2次。<br> 瓠瓜幼果含水量达95%,每100克鲜重约含维生素C10~15毫克,以及少量的糖和磷、钙等。味清淡,品质柔嫩,适于煮食,不宜生吃。有些品种,因果肉中含瓠瓜苷的配糖体而带苦味。生产上选用无苦味的双亲本并控制授粉,所结种子的后代即无苦味。<br> 在食用上,瓠瓜分为甜瓠瓜和苦瓠瓜。<br> 甜瓠瓜营养丰富,是夏季受市民喜食的蔬菜。 瓠瓜的食法有炒、烩、做汤、制馅,如:辣炒瓠瓜条、瓠瓜烧肉块、瓠瓜汤等等。 烹调时不宜煮复太烂,否则营养损失多。<br> 营养:瓠瓜含有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瓠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促进抗体的合成,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从瓠瓜中能分离出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从而起到降糖的效果。 胡萝卜素在瓠瓜中含量较多,食后可阻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形成,降低人体癌症的发病率,从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相关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合免疫力低下、高血糖、癌症患者多食。<br> === 制作方法: === 1 瓠瓜和葫芦瓜一样,只能熟吃而不能生吃,且多在夏季食有。<br> 2瓠瓜栽培时因土壤或光照等原因,可能含有醣苷结构化合物,食后容易中毒,烹饪前可舔尝,如有苦味,应弃而不用。<br> 3瓠瓜的食用法有炒、烩、做汤、制馅等,如辣炒瓠瓜条、瓠瓜烧肉块、瓠瓜汤等等。<br> 4烹调时不宜煮复太烂,否则营养损失多。<br> 5苦瓠瓜因含有过量的瓠瓜甙等苦素有毒物质,食后易出现呕吐叶、腹泻和痉挛等症状,应在烹饪之前先尝出来而弃之不要。食疗作用瓠瓜性寒、味甘,入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消肿散结的功能;主治水肿腹水、烦热口喝、疮毒、黄疸、淋病、痈肿等病症。可用于辅助治疗水肿腹胀、烦热、口渴、黄疸、疮毒以及肾炎、肝硬化腹水等症。另有润肌肤的优点,能抗病毒并防癌。<br> === 食疗功效 === [[File:20181108060019214.jpg|缩略图|右|[https://upload.pig66.com/uploadfile/2018/1108/20181108060019214.jpg 原图链接][https://www.pig66.com/zhifu/nc/2018/1108/465012.html 来自 猪友之家 的图片]]] 1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瓠瓜含有蛋白质及多种微量素。 2降糖。从瓠瓜中分离出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从而起到降糖的效果。 3防癌抗癌。 === 食用人群: ===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特别适合免疫力低下、高血糖、癌症患者多食。 === 苦瓠瓜毒素 === 有苦味的瓠瓜名叫苦瓠瓜,与市民平时食用的甜瓠瓜外形相似,但苦瓠瓜含有糖苷毒素,加热后毒素也不易被破坏,误食后轻度中毒会发生口干、头昏、恶心、乏力、嗜睡;重度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脱水、大便带脓血等症状,中毒患者还很容易被误诊为细菌性痢疾。 === 安全食用 === 在购买“夜开花”时,应先用舌尖舔尝鉴别其有无苦味,不要烹烧、食用有苦味的“夜开花”,谨防在夏季食用有苦味的“夜开花”后中毒。 “夜开花”夏季上市。因其味甜,且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糖分、有机酸和各种维生素,深受人们喜爱。如果食用后,极有可能引起中毒,可能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腹胀、脐周疼痛、脱水等。 为预防食用苦味“夜开花”引起中毒,加工前,应先仔细检查,如发现瓜苦,应及时销毁。另外,还应加强宣传,使“食用苦味‘夜开花’会引起食物中毒”成为一种基本常识。 === 使用 === 瓠瓜用途: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果实老熟后经一定处理可作容器,如酒壶;生活用具,如水瓢;鸣虫玩具,如蝈蝈葫;及观赏品等。 === 乐器 === 在古代,瓠瓜是制作乐器的重要原材料,其价值不亚于丝竹。《[[尧典]]》中有匏为八音之一的说法。葫芦笙最早载于汉代的《[[礼乐志]]》:“有葫芦笙。”后来晋崔豹《[[古今注]]》又一次提到:“瓠有柄者悬瓠,可以为笙,曲沃者尤善。秋乃可,和则漆其里。”这句话是说长柄葫芦可以加工成笙,其中以曲沃的葫芦最佳。除了笙、竽等簧管乐器外,瓠瓜还可以做弦乐器或弹拨乐器的共鸣箱。瓠瓜还可以做鸽哨,分很多种,制法各异。<br> “[[葫芦丝]]”在民间称为“[[葫芦萧]]”,别处也有称为“[[葫芦笙]]”,名称的变化原因说法不一,有说是解放初期,知识青年下乡,将傣族不标准的汉语“萧”误听为丝而得名,有说是为了区别于哈尼族的“芦笙”又区别于“萧”(萧无簧),故文艺工作者将它定名为“葫芦丝”。说以前者居多。葫芦丝的傣语名称为“筚朗道”,“朗道”为“葫芦”的傣语名,“筚”为傣语对吹管乐器的总称。德昂语称“筚格宝”,阿昌语称“拍勒翁”。 === 日用 === 瓠瓜作为日常用具,其用途也是多方面的。瓠瓜开口做成各种形状的器具使用,最常见的是用来装水或装酒的水壶或酒壶,也可用来舀水、淘米、舀面、盛东西等。在古代瓠瓜还被用来盛药,它保存药物确实比其他的容器如铁盒、陶罐、木箱等更好,因为它有很强的密封性能,潮气不易进入,容易保持药物的干燥,不致损坏变质。另外,瓠瓜还能制成舟和农具,甚至被制成火器,在战争中使用。 === 药用价值 === 瓠瓜除了能盛药,本身也可为药。瓠瓜味甘,性平滑无毒,其蔓、须、叶、花、子、壳均可入药,医治多种疾病。据古代医书记载,瓠瓜花味甘,性平,无毒,可做解毒之药,对各种瘘疮尤为有效。蔓、须药性与花相同,可治麻疮。瓠瓜瓤及子,味苦,性寒,有毒,可治牙病,牙龈或肿或露,牙齿松动。又可治面目、四肢肿,小便不通,鼻塞,及一切痈疽恶疮。尤以瓠瓜壳的药用价值最高,其味甘,性平,无毒,用于消热解毒,润肺利便。愈是陈年的瓠瓜壳,疗效愈高。<br> 药用部位 :以果实、种子、茎、叶、花、须、果壳或老熟果壳入药。<br> 中药名:果实:壶卢。种子:壶卢子。果壳: 陈壶卢瓢。茎、叶、花、须:壶卢秧。<br> 药理作用抑制胰蛋白。性味果实:甘、淡,平。种子:甘,平。果壳:甘、苦,平。茎、叶、花、须: 甘,平。<br> 功能果实: 利水,消肿,通淋,散结。种子: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果壳: 利水,消肿。茎、叶、花、须:解毒,散结。<br> === 主治用法 === 果实:用于水肿,腹水,黄疸,消渴,淋病,痈肿。内服,煎汤,9~30克;或煅存性研末。<br> 种子:用于肺炎,[[肠痈]],牙痛。<br> 果壳:用于水肿,膨胀。内服,煎汤,10~30克;或烧存性研末。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调敷。<br> 茎、叶、花、须:内服, 煎汤,6~30克;或煅存性研末。用于食物、药物中毒,龋齿痛,鼠瘘,痢疾。 内服, 煎汤,9~15克。<br> === 应用举例 === 水肿:葫芦瓤子1个,赤小豆30克。水煎,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药)<br> 肺炎:[[葫芦子]](捣碎)、鱼腥草个15克。煎服。(安徽中草药)<br> 汤火灼伤:旧壶卢瓢烧灰,傅之。(濒湖集简方)<b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瓠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