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玉珏 的原始碼
←
玉珏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玉珏 </big> ''' |- | [[File:T01d6ac6664227b4186.jpg |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d6ac6664227b4186.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947496&sid=7169869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玉珏(yù jué)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为环形形状,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小玉珏]]常成双成对地出土于死者耳部,类似今日的耳环,较大体积的珏则是佩戴的[[装饰品]]和符节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玉珏 性质; 古老的玉制装饰品 形状; 环形形状有一缺口 用作; 耳饰和佩饰 ==目录== 1简介 2介绍 ==简介== 珏与玦同音,但两者又有不同,两者都是形如环而有缺口,但是从文字学角度来[[分析]],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珏,从字形上看,左边的王旁,也是玉,意思是两块玉在一起,所以珏是成对的,多见于出土古墓女主双耳侧,而玦则不然,玦只指环形有缺口的玉,通常为男子佩带,数量为一块,而就大小来说,珏比玦要小一些。 新石器时代、[[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墓葬中,常有发现,多放置于死者的耳旁。作耳饰[[玉器]]。到汉代,主要作佩玉用。玉珏用途,古今说法甚多,概括起来有五种:一作佩饰;二作信器,见玦时表示有关者与之断绝关系;三寓意佩戴者凡事决断,有君子或大丈夫气质;四刑罚的标志;犯法者待于境或一定地方,见玦则不许还;五用于射箭,使用时将玦套戴在右拇指上,以作钩弦。 ==介绍== 玦是我国最古老的 玉制装饰品,为环形形状,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小玉珏 常成双成对地出土于死者耳部,类似今日的耳环,较大体积的块则是佩戴的装饰品和符节器。新石器时代玉珏 制作朴素,造型多作椭圆形和圆形断面的带缺环形体,除红山文化猪龙形块外,均光素无纹。红山文化猪龙块(又称兽形块)形制特殊,形体普遍较大,有的块上有细穿孔,当是佩玉。考古发掘已经证实,该文化的大型块多出土于死者胸前,可以确定它不是耳饰。 商代玉珏呈片状,尺寸一般在5至10厘米,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光素的,环窄;另一种为龙形玦,作卷曲龙形,龙张口露齿,背饰扉棱,龙身饰勾撤云雷纹,俗称"假阳文",线条转角方硬,图案化风格强烈。周代玉珏仍作片状,肉部明显宽于商代,中孔较小,并出现椭圆形块。玦身多为光素,部分饰弦纹、云雷纹,纹饰与商代相比有简化趋势。龙形玦很少,且多无脊齿。 春秋、战国玉珏数量最多,此期玉珏 形体较小,一般直径在3至5厘米。玦体作扁片状,普遍饰有纹饰,素面的很少。[[纹饰]]主要是当时流行的细密风格的蟠螭纹、蟠虺纹。用双钩阴线或宽阴线隐起加发丝线方式饰纹。动物形块简化成阴线刻交尾双龙、双兽纹玦,少数精品在两端透雕兽首形象。汉代玉珏不多,风格沿袭战国,小玦不及战国时精致。此时出现了一些较大的玦,直径在10厘米以上,应是佩玉或符节器。 宋以后出现仿古玉珏 ,主要仿春秋战国造型。宋仿纹饰多不合古制,块体比战国厚重。明、清两代伪古玉珏 ,纹饰处理和雕刻刀法很难达到战国时自然流畅、锋利健劲的效果,往往徒具古形,缺乏古意。<ref>[https://www.sohu.com/a/140839897_695096 古玉界:玉珏与玉玦的区别在哪], 360 , 2017-05-15 23:57</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玉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