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湟源县城关第一小学 的原始碼
←
湟源县城关第一小学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307/fe73a14acd28442582e8d6bc95b38e5f.jpeg width="32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299726673_120059503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湟源县城关第一小学'''将[[音乐]]<ref>[https://www.gkstk.com/wenku/2195499.html 奥尔夫音乐教案8篇],学优网</ref>、[[书法]]<ref>[https://www.xuexila.com/shufa/ziti/qita/1453129.html 各种书法字体的特点_各种书法字体分类及特点],学习啦,2017-06-13</ref>、[[舞蹈]]、[[绘画]]等课程带入社区,丰富居民[[生活]],展示教师风采。通过义教活动,让教师从讲台走进社区,走向居民身边,展示了实小教师心系[[社会]]、为民服务的精神,今后我们将会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开展更接地气、多样性的文体活动。 ==校园资讯== ===青海学校钩沉·湟源县城关第一小学 高原上的岳麓书院=== 沿着丹噶尔明清老街[[青砖]]铺就的道路缓步前行,满目的[[灰瓦]]、白墙、朱红柱廊,给人一种时空悠远的感觉。在老街两旁林立的商铺中,一座与众不同的建筑非常显眼。近百年来,它始终屹立在这里,从湟源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到湟源县城关第一小学,见证着湟源的变化。当地人会告诉你,走进它,就能触摸到湟源教育发展的[[脉络]]。 ====陈泽藩筹资兴学==== 1916年,湖南人陈泽藩出任湟源知事。湟源虽素有“茶马商都”的美誉,但因连年争战,湟源[[经济]]逐渐走上没落,民生凋敝,雄心满怀的陈泽藩立志要改变这一现状。 陈泽藩认为“振兴地方,必先兴学”,上任次年,他便筹划新建一所学校。他找到湟源宿儒杨治平,两人经过商量,把办学地点选择在当时的镇海协营原址,这里足有六十多亩地,早已荒废了很长时间。他俩的联名具文[[申请]],政府很快就批准可以征用此地兴办教育。 为了筹集办学[[资金]],陈泽藩召集当地士绅,请大家捐资助学——“虽然现在我们是民穷财困,但不代表明日仍会这样,只有培养本地的人才,才能改变现状。”陈泽藩言词恳切,众人纷纷慷慨解囊。湟源县文化学者任玉贵先生介绍,“这次捐到一万三千两白银,按照中国‘左学右庙’的传统,陈泽藩决定仿照湖南的[[岳麓书院]],修建起文庙、劝学所以及湟源县立高等小学堂。1920年9月,地处丹噶尔古城中心的湟源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建成。” “落成之日,远近驰誉,旅客抵湟者,咸谓甘省小学中建筑与其相侔者,几不可得。”近一个[[世纪]]后,我们只能通过这些零星记载于史籍文献的[[文字]],来猜测当时的盛况,任玉贵先生更是对陈泽藩不吝赞美之词:“陈泽藩来到湟源后不仅在政务上‘抚民以仁、持己以廉’,在他先后两任六年中所经手的民间诉讼财产,经过他劝导当事人,捐助于教育基金,使教育基金逐年扩大,1922年时,基金总数达九千余银元。陈泽藩虽然接受的是[[封建教育]],但他一直生活在当时中国革命风暴的中心地带——[[长沙]],他不仅接受了革命新思潮,并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接受西方的教育理念,师古而不泥古,这是他的优点。” ====陶行知题写校训==== 站在老街远望,便会看到学校门楣上九个厚重古朴的红色大字——“湟源县城关第一小学”,在左右两侧,分别写着“教学相长”和“知行并重”的校训。任玉贵先生说,校训共有十六字,为“教学相长、知行并重、艰苦自力、忠实不欺”,是由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题写的,开始时是悬挂在教室前沿下方,之后才刻在校门墙壁上。“学校建成后,陈泽藩派专人到南京请陶行知先生题写,回来后,由[[西宁]]府道尹黎丹手书,当时湟源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在湟源教育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 任先生说:“学校初建成时,有教室七座21间,图书室3间,办公室14间,师生宿舍27间,招收到当地学生两百余人,被分成4个班。课程设置从旧时代的读经史转向了国文、[[算术]]、自然、[[音乐]]、手工、体育等,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湟源由此揭开了现代小学教育的新篇章。可以说,学校的建成标志着湟源从[[旧式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 1926年,在学校步入正轨之后,湟源名士朱绣又动员当地富商李耀庭捐资,“听老人们讲,李耀庭捐了一万两白银,他差人用托盘将银两送到了学校旁边的劝学所,白花花的[[银子]]堆满了劝学所,朱绣当即邀请湟源头面人物及富商宦门前来参观,并借机劝大家效仿他的义举,为培养子孙后代酌力捐助,又捐到七八千两白银。当局将富余的教育经费入股到洋行、商号,到年终连本带利收回,次年再由董事会选择信誉好、赢利多的商行入股,如此一来,不仅充实了学校的教育经费,也刺激了湟源商业的发展。” 为此,时任县教育局局长杨治平向省政府请功,并转报驻节[[西安]]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冯玉祥]]闻报后,亲书“为国育才”黑底金字匾额一方,送给李耀庭,以示表彰。时光悠悠,往事早已随着历史的烟尘散去,但李耀庭关心培养人才、主张集资办学的义举,仍然在湟源[[百姓]]中口口相传。 ====是校园也是园林==== “学校的建筑独具匠心,别具一格。校园曲径回廊,花圃精舍,古朴典雅,雄伟壮观,颇似[[江南]]园林,可谓湟源县校园之最。”这是曾任学校教导主任的李耀祖对学校的记忆。 迈过六级石阶,推开那扇朱[[红色大门]],便进入了一座幽雅的园林,这里就是湟源县城关第一小学校园。校园影门顶棚高于校门房顶一米左右,四面装饰红绿相间的条形花窗,青瓦覆顶,精致美观。经东西收发室门前北上,两面各是一条十余米的缓坡走廊,任玉贵先生说,“陈泽藩在仿照岳麓书院设计的时候,并没有全盘照搬。考虑到湟源当地的气候寒冷,他将大窗改成小窗,以增加[[保温]]功能。为了方便师生出行,他在校园中特意[[设计]]了雨廊。雨廊方砖铺地,如遇雨天,只要进入学校,顺着雨廊就可以走遍全校,虽然外面风雨交加,走在雨廊里的人却是衣鞋不湿。校园巧妙地利用了建筑地的地势,整个校舍,依地形倾斜的特点,自南向北渐次升高,紧凑连贯,层次分明。虽然校内坡度差有数十米,但每院拾级而上,全无爬坡之感。” 雨廊通往劝学所,在劝学所的门楣上方有翠竹构成的[[图案]]。“二门门庭为深三架重檐设施。后庭后又设花窗格子门四扇,天井北墙是影壁,影壁边缘和正中饰有青砖雕刻的花纹图案,东西两墙为砖雕图案垒成的花墙,影壁下有一半圆形花坛,围以两根平顶石柱,以摆应时[[花盆]]。这些设计,既有江南园林的风格,又融入了当地的特色,这些砖雕多以梅花居多,也正是暗含‘梅花香自苦寒来’之寓意。”如今,当初主管全县教育的劝学所被改建成[[昌耀纪念馆]],时常会有游人前来凭吊这位青海著名的诗人。[[纪念馆]]四面墙壁上都刻上了昌耀的诗歌,形成了古典魅力和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的独特氛围。 “校园里还栽种了轮柏、探春、杏等,每年春天,校园里香气四溢,而每当杏树挂果,虽然青涩难咽,但对于年少的我们仍有很大的诱惑。至今回忆起来,那绿树成荫、杏果飘香、蜂吟蝶唱的[[美景]]仍然鲜明如昨天。难怪1927年,[[甘肃省]]教育厅长马鹤天视察时曾发出‘建设陈设亦甚美备,恐为甘肃各县之一’的赞叹。”任玉贵说。 ====举办湟源首次小学生运动会==== 任玉贵说,湟源历史上的第一次小学生运动会就是在湟源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举行的。那是在1920年,当湟源人破天荒地看到学生们走出课堂,在操场上[[赛跑]]、跳高,充满了童趣与活力,都大吃一惊,他们想象不到学校居然还可以这样进行教育。小学生运动会彻底改变了湟源人对“教育”的认识。“学校一直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全有赖于较强的师资力量。早在建校之时就聘用了当时受到过师范教育的老师,我省[[文化教育]]界名人石殿峰曾任学校的国文老师,还曾担任过第二任校长。在学校历史上的许多校长,大都是青海早期文化名人。一完小的教学质量在州县学校中处于前列,在这里成为湟源人才的[[摇篮]]。” 8月1日中午,焦福祥早早就来到文庙。三年前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他当起了“教书先生”,每有游客到来,他都会带领大家齐声诵读《论语》。 1961年秋天,8岁的焦福祥成为一完小的学生。“因为老师很多,当时的文庙大殿被当成教师[[办公室]],我记得当时大殿摆满了桌子,几十位老师在这里紧张地工作。而且因为学生人数增多,文庙的房间都被改成了教室。”焦福祥指着文庙大殿东侧的一排房间说,“现在的东房就是我接受启蒙的地方,教室面积约有三十平方米,每排放着三张[[课桌]],一直摆到墙根。现在学校建起了新的教学楼,这时都不再当做教室使用,但我每次走进来,都会想起李向源校长讲算术、马茹娥老师教[[语文]]课时的情景……也正是这些老师的言传身教,也使我选择终身从教。”焦福祥言辞间流露出来的情感,令人动容。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返回「
湟源县城关第一小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