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浪淘沙·其二 刘禹锡 的原始碼
←
浪淘沙·其二 刘禹锡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浪淘沙·其二'''<br><img src="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419/e227c8b807074edfb61ead88d01669ba_th.jpg" width="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70060331_111082 圖片來自搜狐网]</small> |} '''浪淘沙·其二'''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联勾勒出一个具体的时空背景;颔联进一步细化了景象;颈联笔锋一转,打破前两联营造的静谧氛围;尾联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 == 原文 == 刘禹锡〔唐代〕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砂]]。 [[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 == 译文 == 洛水桥边春天的太阳西斜,碧流又清又浅看得见水底的琼砂。 路上无端刮起急剧的狂风,惊得鸳鸯逃出了水中浪花。 == 赏析 ==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砂。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这首诗中用了多个意象。首先是“桥”。其次是“春日”,春日高照犹如沐浴浩荡的皇恩。“日斜”则意味着恩惠渐少。美如玉的琼砂沉入水底,有才能的人没有被任用。平地突起的狂风恰似刘禹锡顺利的政治生涯突遭贬谪的厄运。 == 创作背景 ==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此诗即为其中之一。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贬所所作。 == 简析 == 《浪淘沙·其二》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联勾勒出一个具体的时空背景;颔联进一步细化了景象;颈联笔锋一转,打破前两联营造的静谧氛围;尾联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这首诗敏锐摄取了春日洛水桥边的生动画面,语言清丽,生趣盎然,颇堪品读。 == 刘禹锡 ==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f>[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02e85eef8e65.aspx 浪淘沙·其二]</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530 礼俗总论]] [[Category:540 社会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浪淘沙·其二 刘禹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