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泣 的原始碼
←
泣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泣</big>''' |- |<center><img src=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890890977/100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new.qq.com/rain/a/20200430A059QZ00 来自 腾讯网 的图片]</small> |} '''<big>泣</big>''' 古代字意:"泣":是形声字,"[[眼泪]]"的意思。"氵"表示,表示该字的[[字义]]与水有关;"立"表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泣 <ref>[https://hanyu.baidu.com/zici/s?query=%E6%B3%A3&srcid=28232&wd=%E6%B3%A3 泣_词语_成语_百度汉语]</ref> 拼音 qì 部首 氵 字码 U+6CE3 五笔 iug 总笔画 8 部外笔画 5 笔顺编号 44141431 ==基本释意== ①小声哭、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地哭:泣诉(哭着控诉)。抽泣。哭泣。涕泣。泣不成声 。 ②眼泪:[[饮泣]]。泣下如雨。[[泣血]](a.流眼泪没有声,像出血那样;b.指在丧事期)。 ③哭 【泣不成声】 qì bù chéng shēng[[抽泣]] [[哽噎]]得说不成话。形容十分悲伤。 〖例句〗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徐徐开过,站在寒风里的人们热泪涌流,泣不成声。 详细解释: 泣 qì 形声。字从水,从立,立亦声。"水"指泪水鼻涕。"立"指站立。"水"与"立"联合起来表示"站着哭鼻子"。本义:站着哭鼻子。引申义:无声或低声地哭。参考:《说文》:"泣,无声出涕曰泣。从水,立声。" ==同本义== 持其踵为之泣。――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 如闻泣幽咽。――唐·杜甫《石壕吏》诗 连拜且泣。――北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太监泣别。――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又如:泣励(哭着激励);泣詈(边哭边骂);泣血捶膺(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泣血(无声痛哭,泪如血涌);泣别(流泪告别) 泣 〈名〉 眼泪 泣下沾衿。――《汉书·李广苏建传》 座中泣下谁最多。――唐·白居易《琵琶行》 【中医】泣 ,名词。 ①指眼泪。《灵枢·口问》:"人之哀而泣涕出者。"《灵枢·五癃津液别》:"悲哀气并,则为泣。" ②哭而无声谓之泣。 ③与涩为同义词。《素问·五藏生成》:"凝于脉者为泣。" 《素问·五藏生成篇》:"血……凝于脉者为泣。"王注注:"泣,谓血行不利。"吴昆《素问吴注》:"泣,涩同,血涩不利也。" 又,泣,当为冱(冱,音户 hu)。范登脉《黄帝内经素问校补》疏证甚详,认为"因为俗书书写变易,'互'字就这样讹变为'立'字了",冱、冱→泣。 《庄子·齐物论》:"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陆德明《释文》:"冱,向云:冻也。"冱有冻结之义。 《管子·内业》:"大摄,骨枯而血冱。"尹知章注:"血冱,谓血消减而凝冱。"冱有凝聚之义。 《玉篇·水部》:"冱,闭塞也。"冱有闭塞之义。冱同冱。 《广韵·暮韵》:"冱,寒凝。"《古今韵会举要·遇韵》:"冱,与冱同。" 清·俞樾《内经辨言》:"樾谨按:字书'泣'字并无此义。泣疑冱字之误。《玉篇·水部》:'冱,胡放切,闭塞也。'冱字右旁之互,误而为立,因改为立而成泣字矣。上文云:'是故多食盐,则脉凝泣而变色。'泣亦冱字之误,王氏不注于前而注于后,或其作注时此文冱字犹未误,故以'血行不利'说之,正冱字之义也。《汤液醪醴论》:'荣泣卫除'、《八正神明论》:'人血凝泣',泣字并当作冱。"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去急切《集韵》《韵会》《正韵》乞及切,$音湇。《说文》无声出涕也。《徐铉曰》泣,哭之细也。《礼·檀弓》泣血三年。 又《集韵》力入切,音立。猋泣,疾貌。 又与涩通。血凝不消也。《素问》寒气容于背兪之脉,则血脉泣。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揭密生活]]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