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波爾圖音樂廳 的原始碼
←
波爾圖音樂廳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波爾圖音樂廳 </p> |- |<center><img src="http://www.archcollege.com/wp-content/uploads/2019/01/1547130643780902.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重温OMA作品——白色经典的混凝土空腔音乐厅<br>:波尔图文化剧院 <br>[http://www.archcollege.com/archcollege/2019/1/43091.html 圖片來自建築學院] <br> |} </div> '''波爾圖音樂廳'''([[葡萄牙語]]:Casa da Música)也被稱之為波多音樂廳,是一座位在[[葡萄牙]][[波爾圖]]市的歷史中心區博阿維斯塔廣場(Rotunda da Boavista)。音樂廳是由[[荷蘭]]的建築師[[雷姆•庫哈斯]]所設計,是2001年歐州文化首都計劃的一部份。此建案的前半段落成於2005年,由於外型特殊,已成為波多市內的重要代表建築。建造商為[[倫敦]]Ove Arup,當地協力建商為Afassociados。 ==建築規模== 此座音樂廳座落於車水馬龍的市中心,也就是Rotunda Da Boavista附近。原基地是[[電車]]的停靠站,由於外觀結構相當不尋常,恍如一個長方體被削去底部的四角,工程結構上面臨不少的挑戰,一共花了四年,一百萬[[歐元]]建造。 波多音樂廳的設計則在國際上備受讚譽,紐約時報的建築評論家[[尼可來•奧羅索夫]](Nicolai Ouroussoff)曾在文章[http://www.nytimes.com/2005/04/10/arts/design/10ouro.html? Rem Koolhaas Learns Not to Overthink It]裡說:「這是庫哈斯設計過最美的建築。」(most attractive project the architect Rem Koolhaas has ever built);以及「這棟建築充滿了感性的秀麗與熱情的智慧,兩者相當匹配」(a building whose intellectual ardor is matched by its sensual beauty),奧羅索夫並將之與洛杉磯的[[迪士尼音樂廳]],或[[柏林愛樂]]觀眾席建案,認為波多音樂廳相當具有資格成為近一百年內最經典的音樂廳建築之一,代表性與地位可和[[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美國建築師[[法蘭克•蓋瑞]]知名作品)相提並論。 僅管波多音樂廳與波多古城的市容相比較,看似乎格格不入,但庫哈斯將音樂廳多個入口開放給民眾(購票處在內部),並且刪除了一般[[音樂廳]]拾級而上的入口方式,改為拾級而下到達接待處與購票、衣帽寄存處,觀眾更可從牆上的小孔看見演奏聽內[[音樂家]]排演的情形,內部掛滿了波多古城的大圖,以寬廣的空間消除了觀眾對其外觀的壓迫感。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https://i2.wp.com/img.travelm.tw/pixnet/8f4720954bd81dda989c6df18a5cb925.jpg" width="250"></center><small>圖|演奏廳平面圖<br>[https://travelm.tw/porto-casadamusica/ 圖片來自俏鬍子旅行團]</small> |} ==開幕== 波多音樂廳開幕原訂於2005年4月14日,由Clã(葡萄牙知名搖滾樂團)和美國搖滾歌手[[卢•里德]]主持,後來改在4月15日由[[葡萄牙]][[總統]]和行政部長主持,開幕當天有不少知名葡萄牙政客雲集,第一場音樂會就由波多國家[[交響樂]]團演出。 ==內部設施== *大觀眾席:至少可容納1238人。座位數可彈性增加。 *小觀眾席:座位有限,無法彈性增加,共有300個座位,或650個站位,然而席數會因表演需求場地、音響設備大小等變化調整。 *餐廳:位於音樂會頂樓,僅管距離入口處有點遠,但也可容納250人左右。 在波爾圖音樂廳有不少公共區域也可挪做小型表演場地,適合專題[[學術研討]]會或其他[[音樂]]教育活動。 == 參考文獻 == {{reflist}} *東方視覺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714064757/http://www.ionly.com.cn/pro/7/74/20050530/235332.html Rem Koolhaas作品-Casa da Musica音乐厅] 2005/05/30 *陳宛茜·聯合新聞網 [http://www.forgemind.net/xoops/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472 異形來了 建築不再像鞋盒] 2005/04/12 *id公社 [http://www.hi-id.com/?p=57 Rem Koolhaas不过分思考] *葉孝忠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825144633/http://www.chinapress.com.my/topic/sat/default.asp?dt=out&art=20060121yg03.txt 玻璃打不散仙樂飄] [[Category:740 歐洲史地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波爾圖音樂廳
」頁面